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水滴石穿是什么反应

来源:无忧晚年 2019-05-05

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水滴石穿是什么反应”。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水滴能石穿的原因不止一种,有的是物理变化造成的,有的是化学变化造成的。

水滴石穿的一种原因是水从高处滴落,其冲击力比较大,冲击力给石头带来磨损,水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滴一磨,石头就被磨穿了。这一过程是物理变化,只是石头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水滴石穿的另一种原因是由于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与水的共同作用。二氧化碳溶于水而生成碳酸,所以水滴实际上是具有弱酸性的碳酸溶液。

当水滴落在石灰石、大理石这一类石块上时,碳酸就会与石块中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碳酸氢钙,使石块局部缓慢溶解并流失。

主要原因还是化学变化,石头主要成分是CaCO₃,水滴石穿的主要反应是:

CaCO₃+CO₂+H₂O=Ca(HCO₃)₂。

Ca(HCO₃)₂溶于水,这个反应虽然比较缓慢,但时间久了,就会形成水滴石头穿。

“水滴石穿”是一句成语,意思是“水不停地滴下来,能把下面的石头滴穿”。比喻力量虽小,但功到自然成。

扩展资料:

水滴石穿,成语,出自《鹤林玉露》·。拼音shuǐ dī shí chuān。意思是水一直向下滴,时间长了能把石头滴穿,后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也说“滴水穿石”,常与“绳锯木断”连用。

出处原文:

张乖崖为崇阳(古县名)令,一吏自库(钱库)中出,视其鬓旁巾(头巾)下有一钱(铜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更勃然(发怒的样子)日:“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选自《鹤林玉露》)

成语故事:

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当时,常有军卒侮辱将帅、小吏侵犯长官的事。张乖崖认为这是一种反常的事,下决心要整治这种现象。

一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突然,他看见一个小吏从府库中慌慌张张地走出来。张乖崖喝住小吏,发现他头巾下藏着一文钱。

张乖崖上前责问,才知道是从府库中偷来的。他把那个小吏带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气:“一文钱算得了什么!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杀我!”张乖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为了惩罚这种行为,)张乖崖当堂斩了这个小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滴石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反应特性

解决方案2:

首先我得说一下,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选择题,水滴石穿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理变化或者化学变化的过程,而是两种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只能说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那种变化为主,这取决于空气成分、温度、水从什么地方滴下来等等一系列的因素。
先说一下目前大家比较认同的物理变化过程,这并不是完全靠水的重量掉下来把石头给砸个洞,这点力量不足以达到如此效果。根据高速摄影所得到的慢镜头来看,主要是水下落过程中在水滴内形成了小气泡,掉到石头上时就像一个倒扣的空碗,然后迅速被挤破掉,这个过程就像一个微型炸弹在对石头进行定点爆破,长此以往便炸穿了石头修了条隧道~
化学变化过程主要是水滴落时融入了一些酸性气体(溶于水后生成酸的气体)或本身滴落前就溶有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等,滴到石头表面就成了把酸滴到石头上,慢慢把石头腐蚀掉。
这两个过程是同时发生的,只有在确定水和石头的成分及周围环境的情况下讨论哪个过程为主才有意义.

1) 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的区别是什么?
物理反应:指物质的状态或存在的形式发生了改变,而物质本身的性质没有变化.
化学反应: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简而言之,判断标准为:是否有物质变化.

2) "水滴石穿"的简化
考虑一个最简单的情况: 抛开一切外界环境因素不谈, 将水和石看做一个封闭的系统(isolated system), 水和石是其中存在且仅存在的两种物质.
*在此情况下,空气也是被排除在外的,及化学环境为"真空",物理环境则不是(不用考虑水滴在真空中会不会汽化,对石头的施力有没有影响此类问题).

3) 水和石的成分及可能发生的反应
由于原文和典故[1]中均未提到关于水和石的来源,只是打个比方而已,所以以下大部分为假想:
情况3.1(理想状态): 水(H2O)和石(CaCO3)均为纯净物: 只有物理反应
情况3.2(现实状态):
自然界不存在绝对纯净的水,一般水中会含有以下杂质[2]:
如离子杂质(1): Ca2+,Mg2+,HCO3-,SO42-,NO3-,Cl-
如溶解气体(2): SO2,CO2
如微粒物质(3): 泥沙等.
而岩石的成分较为复杂, 主要成分为CaCO3(4)及SiO44-(5)[3]
除了必要的物理反应(如形变):
(3):加剧了水滴对石块的冲击力;
(5):在某些情况下有可能以"sheet"形式存在[4],类似于石墨的结构(一层一层叠加,在同一层内的作用力较强,不同层之间作用力较弱,容易滑动或者分离), 导致结构上的相对不稳定.
其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
(2)+(4):CO2+H2O+CaCO3→Ca(HCO3)2 溶于水的化合物
(5):通常情况下不溶于水,在OH-的存在下会形成H2SiO4与其平衡.

4) 加入其它现实因素
举一些可能影响的例子吧:
4.1 空气湿度和其中成分:
如果此地常年气候湿润,可能加剧CO2溶于水的化学反应;

4.2 水和岩石的成分因地域而异:
比如某地下酸雨,腐蚀的速度必然快很多; 岩石和产地,成分的研究过于复杂,在此不表.

4.3 水滴石的速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