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历史?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2-27 12:52

我来回答

7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2-27 17:13

中秋节是由古代祭月演变而来,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又正好在秋季的二分之一日,所以又被称为“中秋”。最初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就演变成为了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

据说中秋节的夜晚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

总结:

中秋节由古代祭月演变而来。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又正好在秋季的二分之一日,所以又被称为“中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7 14:21

01
关于中秋的起源,有诸多说法,但出于先秦时期,则没有太大争议。中秋节源自古代对月神的祭祀,它是汉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祭月,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祭礼之一。早在周朝,天子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而中国的传统历法和上古时期的月亮崇拜有关。古人将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月。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故称“中秋”。而中秋节也从古代天子祭月,逐步发展到民间,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期。
当然还有另一种说法指出,中秋节并非出自古代的月亮崇拜,而是民间庆祝丰收的节日。“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在农业社会,每年到了秋季,就是大丰收的日子。人们为了庆贺五谷丰登,表达愉悦的心情,并期待来年的好收成,就在八月十五的月圆之夜,举行各种活动。这些习俗流传下来,就成了中秋节。
此外,《礼记·月令》上也记载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这不仅是“中秋”一词的最早记载,也能看出在周代,官府都会在八月十五这天,向老人们施粥,以增强他们的体质,防止衰老的福利*。
02
到了魏晋时期,文人*客兴起了中秋赏月的活动。比如《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 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而唐代诗人欧阳詹在《玩月》诗序中说:“月可玩。玩月,古也。谢赋、鲍诗、眺之庭前、亮之楼中,皆玩月也。”可见当时在八月十五这天,就有文人集聚在一起,欣赏皎洁的明月,吟咏诗词歌赋,像谢灵运、鲍照、谢眺等诗人都已开始喜欢赏月,留下了许多玩月诗。不过当时尚未有中秋节之名,八月十五也并非法定节日。
中秋节一词的出现,是唐代时期。《旧唐书·太宗本纪》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记载。而且唐代赏月风俗日益普及,中唐诗人王建在《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说:“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其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一句,就将唐代赏月风俗表露出来。
唐代文人赏月,开始与思念故乡联系起来。比如脍炙人口的李白的《夜静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等等
03
到了宋太宗年间,朝廷正式将农历八月十五定为全民性的中秋节,放假一天,全国欢庆。加上北宋经济发达,国人开始有了夜生活,因此每年中秋汴梁城里都格外热闹。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就描绘了当时中秋节的欢乐场景:“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而南宋临安城的中秋夜,也不亚于北宋的东京,据吴自牧的《梦梁录》的记载:“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
到了明清时期,中秋节同样热闹非凡,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云:“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而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则记载了北京城里,在中秋节里的“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
可见,中秋节从宋代开始,就成为汉民族重要的节日,人们都会在八月十五的晚上,举行各种活动庆祝。可以说,中秋节具备了类似西方狂欢节部分特点。
04
到了当代社会,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中秋节则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尽管如今的中秋节,带有迷信色彩的祭月活动已经消失,也很少有人会出来赏月。但中秋节的娱乐功能并未消失,广大民众仍会在三天的假期里,外出游玩,品尝月饼,并举办各种富有各地特色的民俗活动。
当然,中秋节最核心的价值乃在于团圆。很多地方的民俗中,全家老少都会在中秋节这天团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交流感情。而在我们厦门的风俗中,在中秋节家家户户都会欢聚一堂,举行博饼游戏,欢度佳节,一派美满团圆,其乐融融的气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7 15:39

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剩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齐,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明白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这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7 17:14

关于中秋的起源,有诸多说法,但出于先秦时期,则没有太大争议。中秋节源自古代对月神的祭祀,它是汉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祭月,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祭礼之一。早在周朝,天子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而中国的传统历法和上古时期的月亮崇拜有关。古人将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月。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故称“中秋”。而中秋节也从古代天子祭月,逐步发展到民间,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7 19:05

中秋节的历史其实就很多年,在唐代的时候就有了,在这一天,大家都在一起吃月饼,看月亮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7 21:13

在24节气秋分时节。是古老的净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而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7 23:38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主要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由此延生的祭月活动、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习俗。中秋节在我国由来已久,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说法,虽然关于起源的说法各持一言,但是中秋节的内蕴都是一样的,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的意义是2弘扬传统文化、营造幸福团圆的氛围。中秋节,留下于中国众多民族和汉字文化圈诸国,由来已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我们现在过中秋节有弘扬传统文化、营造幸福团圆的氛围的现实意义,我们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