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3:4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4 12:20
对于澶渊之盟,人们的评价呈现了两极化态势,一些人觉得它是一个耻辱条约,因为它是在大宋占据军事优势的情况下,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按照条约要求,大宋每年要给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
但一些人觉得,澶渊之盟是一个双赢条约,虽然大宋每年要给辽国岁币,但以大宋的经济实力,这是一笔很微不足道的钱。签订条约后,双方开始经贸往来,大宋的商业经济远在辽国之上,这笔钱很快能从经贸中赚回来。还有一点,签订和平条约后,两国再没有发生战事,大宋拥有了长达百年的和平时期。
大宋的经贸、文化高度繁荣,但军事实力一直遭人诟病,由于军队战斗力低下,整个国家一直遭受周边国家的欺负。宋真宗时期,大辽多次进犯宋朝疆域,尤其是1004年秋,萧太后和亲率大军南下,一路势如破竹,快*近大宋都城,宋真宗想南逃避祸,但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到澶州督战。
宋真宗御驾亲征后,大宋士兵士气高涨,在交战中射杀辽军大将,重挫了辽军士气,萧太后怕战事僵局下去,对己方不利,于是主动提出议和,就在这种环境下,双方展开了谈判。大宋虽然在军事上占据了一定优势,击退辽军并射杀辽军大将,但辽军是兵临城下,更有底气和大宋谈判。
谈判的结果是,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辽归还一部分土地于宋,但战略要地燕云十六州几乎落入了辽之手。每年宋需要给辽一定的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两国开放边境,互通贸易。
大宋以燕云十六州和少量的岁币,换取国家的和平。但很多士大夫对这个条约极度不满,不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每年要给辽岁币,虽然钱不多,但总归是一件耻辱之事,二是失去了战略要地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是大宋抵御外敌的缓冲之地,没有了燕云十六州,北方骑兵可以轻松南下。
但现实情况时,大宋没了燕云十六州,反而获得了和平,主要原因是,辽有了燕云十六州,就有了产粮之地,即使草原遇上冰期,粮食歉收,辽国可以从燕云十六州予以补充,无需南下抢劫粮食。而且两国互通贸易,需要的东西可以通过贸易换取,因此,没有发动战争的必要。
有了燕云十六州,辽内部也稳定了很多,没有燕云十六州时,遇上草原冰期,粮食不足时,他们不但南下抢劫大宋,辽国内部也为了争夺粮食等,常常大打出手,争个你死我活。粮食有了保障之后,他们的政权稳定了很多,国家更加壮大了,强大起来的辽国,经常出兵攻打其他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