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3:18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2:07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或者和这些人的行为两样的,为什么呢?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选段: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

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或者和这些人的行为两样的,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

扩展资料:

文章从写作缘起入手,接着以浓墨重彩铺叙登楼所见的不同景象,笔力雄健,气象阔大,描摹传神,是写景状物的杰作。然而,这不是一般的写景文字,在吟咏俯仰间,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感受和远大抱负。为革除北宋积贫积弱的弊端,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遭到保守派的反对而失败,主张革新的*纷遭贬谪。

面对挫折,作者泰然处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对滕宗谅的安慰和鼓励,也是作者的自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表现了作者宽阔的襟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品质。文章结构谨严,气势恢宏,吸取了辞赋的特色,杂用骈偶句式,骈散结合,使文章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3:25

翻译: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或者和这些人的行为两样的,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出自:范仲淹 《岳阳楼记》。

原文节选:

白话翻译: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翻译: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

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

《岳阳楼记》的后世影响:

影响力洞穿史册,成为延绵千年的治国理念之一,政事通达、人心和顺成为后代无数治国理政者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后世有“居官警语”云:“善为治者,贵运轶民之隐,达民之情。”

“治民之大者,在上下之交不至于隔阂。”“上下之交”而不“隔阂”,其核心就是个“通”字,揭示了“政通人和”的关键所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5:00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翻译:我曾经探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
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
人生追求: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6:51

首先,是或异二者之为……二者之为是指前面说的,感极而悲者和其喜洋洋者这两种心情~整句话就是,我曾经探求古代仁人志士的心情,可能和前两种不一样吧,是为什么呢?不以外物的好坏或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8:59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我曾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和上面两种人的思想感情表现不一样,为什么呢?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