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与齐景公的关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3:56

我来回答

9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7-18 05:00

君臣关系。

齐景公,姜姓,吕氏,名杵臼,男,齐灵公之子,齐庄公之弟,春秋时期齐国君主。他的大臣中早期的相国有崔杼庆封,后有相国晏婴、司马穰苴以及梁丘据等人。

齐景公既有治国的壮怀激烈,又贪图享乐。作为君主,他不愿放弃其中的任何一个,与此相应,他的身边就必有不同的两批大臣,一批是治国之臣,一批是乐身之臣,齐景公也和历史上许多君主一样,运用如此的治国用人之道。齐景公在位58年,国内治安相对稳定,然因无有嫡子,身后诸子展开了激烈的王位之争。

晏子,名婴,字仲,谥号平,夷维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齐灵公二十六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晏婴聪颖机智,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8 02:08

君臣关系,晏子为臣,齐景公为君。

晏婴是春秋后期齐国的国相,也是一位著名的*家和外交家。他忧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候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晏婴之父晏弱死后,晏婴继任齐卿,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的卿相,辅政长达50余年。

晏婴头脑机灵,能言善辩,善于辞令,使楚时曾舌战楚王,维护国家尊严。内辅国政,屡谏齐君。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

齐景公,春秋时期齐国君主。他的大臣中早期的相国有崔杼庆封,后有相国晏婴、司马穰苴以及梁丘据等人。齐景公既有治国的壮怀激烈,又贪图享乐,身边就有不同的两批大臣,一批是治国之臣,一批是乐身之臣。齐景公在位58年,国内治安相对稳定。



扩展资料

晏子劝谏齐景公的轶事典故

1、晏子虽然身为宰相,出使四方,家境依然很贫穷。齐景公得知晏子吃得不好,住得也不好,就想为他换座宅子,于是对他说:“看你住的地方靠近市场,地势低洼,又很潮湿。房子这么小,周围又这么吵,到处是灰尘,你怎么住?还是为你换一个清爽干净的房子吧。”

晏子推辞道:“我的先祖世代就住在这里,我还没有继承他们的德业,这里对我来说已经很奢侈了。况且小人临近市场,早晚买东西都很方便。”齐景公就笑着说:“你靠近市场,就能分辨东西的贵贱吗?”晏子说:“当然!我既然贪图方便,怎么会不知道呢?”于是,景公就问他,什么东西贵?什么东西贱?

当时,齐国的刑罚较重,被砍脚的人有很多。晏子就说:“假脚贵,鞋子贱。”景公一听就明白了,晏子是在借机进谏呢。因为这句话,齐景公就减轻了刑罚。

因晏子不肯换新宅,景公就趁著晏子出使晋国时,派人为他翻修了房子。景公为了扩建他的宅院,还拆毁了附近的几家民房。待晏子回国后,房子已经翻修好了。晏子拜谢景公回到家,就把新房拆了,还是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又把失去房子的几户人家都请了回来。

2、齐景公修建宫殿,已经打好了地基。此时,逢于何的母亲病死了。他在路上偶遇晏子的马车,站在马前求拜晏子,希望他能转奏齐景公,因先父的坟墓在路寝台的内墙下,请求国君允许把亡母葬在内墙,以使父母一起合葬。晏子一听说道:“哎呀!这个很难。但我还是会上报国君。假如,国君不同意,那你怎么办?”

逢于何说:“像我这样的小人物,我会站在宫殿的门口,左手握著丧车的辕木,右手拍著胸脯,站着饿死在那里,以告诉四面八方的人说:‘我不能让母亲安葬。’”晏子进宫,将此事报于齐景公。景公一听就怒了:“从古至今,你听说过吗,有人要在国君的宫里埋葬死人?”

晏子说:“古代的明君,宫殿修建的比较少,生活也很俭朴,从不侵占活人的房子,也不侵占死人的坟墓。所以,我从没有听说过此事,有人请求在国君的宫里埋葬死人。但是,现在的君王非常奢侈,盖了许多宫殿,侵占了活人的房子,还侵占了死人的墓地。为了自己的游乐,国君既欺侮了活人,又欺凌了死人,这怎么能是贤君的行为呢?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顾百姓的死活,这也不是治国之道啊!”

最终,齐景公同意了。后来人们说:“心有仁慈的人,他的话能够为更多的人带来利益。”因为晏子的一句话,景公减轻了刑罚,也因晏子的一席话,齐景公在世上留下一桩前所未有的千古美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晏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齐景公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8 03:26

透过历史,我们如果不能发现点什么,得到点什么教训,无论多么长的历史,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空白。
如果没有晏婴和田穰苴,真不知道齐景公治下的齐国会成什么样子。当然,如果没有齐景公的信任和重用,晏婴和田穰苴也不会名垂青史。历史,有时就是这么一笔糊涂账。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有时候,齐景公倒比晏婴们更真实可信。他喜欢骑马、遛狗,喜欢宫殿阁楼,他贪杯好色,不时还以出游的方式祸害祸害百姓。两千多年前的齐国国君总是可以为所欲为,没有一本*来约束齐景公的行为,只要他适时出来做一下秀,任是怎么胡来也能够被原谅,这让许多现代人羡慕不已。

丞相墓前柏森森
《左传》中有很多关于晏婴的记载,晏婴经常劝齐景公要爱民,但齐景公却总是扰民。多次劝,却依然扰民不断,这样的场景多了就像是在戏台上演戏一般。
有一次,齐景公想要造一个大台,弄得齐国民不聊生,众百姓苦不堪言(这也不是齐景公第一次干这种事)。晏婴出使回来知道这件事情,他马上进言齐景公不要造台,齐景公勉强同意。
晏婴绕道直奔工地,他去催促民工抓紧进度,谁不听,就加以责打。等到齐景公的停工命令一下,民工欢呼雀跃,不知有多么感谢国君。晏婴这样做,是故意把“贤名”让给君王,把“恶名”留给自己。孔子对此大为赞赏,说他既纠正了君王的过失,又使百姓感受到了君王的仁义。
晏子开始治理东阿的时候,没有人敢向他行贿,老百姓没有挨饿的,齐景公反而把他臭骂一通。后来,晏婴开始大肆行贿受贿,搞得老百姓一半在挨饿,齐景公听信左右的好话对晏婴反而满意了。晏婴告诉齐景公*,并请求辞职,齐景公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种迂回的手腕,晏婴一生中不知用了多少次。相信,这让齐景公彻底分不清好歹,只把治国当成君臣间猫捉老鼠一般的游戏。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8 05:00

君臣关系.
晏婴是山东省高密市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家、思想家、外交家.以有*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善于辞令,主张以礼治国,曾力谏齐景公轻赋省刑,汉代刘向《晏子春秋》叙录,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家管仲相提并论.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现存晏婴墓在山东淄博齐都镇永顺村东南约350米.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8 06:52

晏子虽为臣子却教育齐景公 齐景公虽为君王但离不开晏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8 09:00

晏子为臣,景公为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8 11:24

发育古城发个红包广告词哈哈给干哈吃噶好吧高光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8 14:06

君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8 17:04

金字塔式的权力机构,使中国古代的宰相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微妙地位。杰出的宰相在此举足轻重的社稷之位上,一举一动,都影响深远。相权过大,会导致太阿倒持;相权过小,会流于帝王*。如何做到恰到好处,就是一个很高的*艺术了。 《宋史�6�1职官志》中有一句话,是讲述宰相的职责的:“宰相之职,在于辅佐天子、统御百官、平治庶政而总揽政事。” 宰相的职责,就是辅佐帝王,调剂君臣关系。然而,要做一个好宰相、好辅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相权过大,会导致太阿倒持,危及社稷;相权过小,宰相的作用显示不出来,会流于*。因此,作为宰相,如何使自己的权力能够保持适当的分寸,做到恰到好处,就是一个很高的*艺术了。 春秋时期齐国的宰相晏婴就是一位对职权掌握得很好的宰相。 晏子作庄公的大臣,起初,他经常对庄公进谏,谏言也经常被庄公采纳。每次上朝,庄公都要赐给他爵禄,增加他的封地。过了不久,庄公不喜欢晏婴了,晏子的谏言也不被庄公采纳了,每次晏子上朝,都把封地和爵位退还给庄公。等到爵位、封地退完时,晏子退下来,坐上马车,深深地叹着气,随后又笑了。 晏子的仆人十分不理解地问道:“大夫为什么叹了笑,笑完又叹,反复如此呢?”晏子说:“我叹气,是为我的君王不免于难而伤心;我发笑,是为我自己有所得益而高兴,我可以免于一死啊。” 后来,庄公荒淫无耻,与大臣崔杼的妻子私通,崔杼就把庄公在自己的家里杀了。晏子听说了,站在崔杼的家门外,他的仆人问:“大夫要为君王死难吗?”晏婴说:“难道是我一个人的君王吗?我为什么要死难呢!”仆人又问道:“大夫要逃走吗?”晏子说:“难道是我的罪过吗?为什么我要逃走呢?”仆人又问:“大夫要回家吗?”晏子说:“我的君王都死了,怎么能回家呢?治理百姓的人,岂能只为凌驾百姓之上,应该以国家的大业为根本;做国君之臣,哪能只为饭食,应该以侍奉社稷为根本。所以,国君要是为社稷而死,做臣下的就应该为国君而死;国君为社稷而逃亡,做臣下的就应该为君出逃;倘若国君为自己的私事而死,不是国君宠爱的亲信,谁能为君王而死难,为国君而逃亡呢?况且,有人因恨自己的国君而把他杀了,我为什么要为此而死,为什么要为此而逃,又怎么能回家呢?” 当时,庄公的尸体还在崔杼的家里,晏婴就要求看望。崔杼家的门开了,晏子走进去。崔杼说:“你为什么不去死?”晏婴回答说:“灾祸发生时,我不在,灾祸结束时,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去死?况且我还听说,将追随国君死亡看成高尚行为的人,是不能够保全国君的;把随国君一起死亡当作高尚道德的人,是不能够建功业的。我难道和国君的私婢一样,非得自缢以从国君吗?”说完,晏子袒露左臂,头缠丧布,坐下来,把庄公的头放在自己腿上哭起来。人们认为崔杼一定会把晏婴杀了,崔杼却说晏子是百姓敬仰的人,放了他可以得到民心。晏婴才得以不死。 庄公死后,景公即位。景公是个才能十分平庸的帝王。然而,景公并非一无是处,他能够接纳谏言。知错改过,任用贤能之士,算得上是一个有德无才的帝王。 一次,齐景公去巡游,他面向北方,望着齐国,十分感叹地说:“呜呼!要是古人都长生不死,那将会是怎么样的状况呢?”晏子说:“我听说,从前上天认为人死去是好事,对仁义之人来说是永久的安息,对不仁的人来说是永久的制裁。假如古时的人都不死,齐国的丁公、太公还统治着齐国,桓公、襄公、文公将辅佐他们,大王您恐怕只好头戴斗笠,身着短衣,手拿农具,在大田之中弯腰劳作,哪还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去担心死呢?”景公觉得晏婴实在太不会讲话,很生气,脸都变了颜色。 没过一会,梁丘据驾着六匹马拉的车子飞奔而来。景公问:“是谁来了?”晏子说:“是梁丘据。”景公问:“你没有看见人,是怎么知道的呢?”晏婴说:“大热天赶着马车飞奔,重者马死,轻者马伤,不是梁丘据又有谁敢这么干!(因梁丘据得宠于齐景公,他做什么事齐景公都不会怪罪,所以才这么说)”景公说:“梁丘据与我最为默契和谐了。”晏子说:“这只能说是相同,不能叫和谐,所谓和谐应当是君甜则臣酸,君淡则臣咸,互有补偿,以求完美。梁丘据是君甘亦甘,一味奉承,以顺为正,怎么称得上和谐呢?”景公觉得晏子是故意在找自己的麻烦,又气得脸色大变。 过了不久,天色将晚了,景公看见西面天空有颗彗星,就召来大臣伯常赛祭祀,以消除彗星带来的灾难。晏子说:“不行,这是上天的示意。日月周围的云气变化、风雨异常、彗星出现等等,都是上天看到世间将有变化,用这些作为凶兆,来警告不敬之人的,来提醒人事的。大王若是振兴文教,接受劝谏,广修德政,即使不派人祈祷,彗星也会自动消失。可现在你饮酒作乐,不修朝政,还亲近小人,宠爱优伶,厌恶礼乐法度,排斥圣贤之士,哪里有空闲对付彗星呢?您即使能通过祈祷除掉这一颗彗星,也将还会有新的彗星出现。”这次,景公听了气得说不出话来,脸色铁青。 晏婴在一日之内就三次指出齐景公的过失,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日三过”。 后来,齐景公的宠臣梁丘据死了,景公召来晏子,把这件事告诉了他。景公说:“梁丘据忠诚而且爱我,我打算给他办个隆重的葬礼,为他修一座高大的坟墓。”晏子说:“我冒昧地问一句,梁丘据忠诚和爱戴大王的事情,可以让我听听吗?”景公说:“我有所喜爱的玩赏之物,主管*没能为我备办好,梁丘据就尽其所有来供给我受用,因此我知道他的忠诚;每逢刮风下雨或黄昏夜晚找他,他必定会向我问候,所以我知道他爱我。” 晏子说:“听了您的话,我回答就会得罪您,不回答就是没有尽到做臣子的责任,又怎敢不答呢?我听说,做大臣的只把精力放在国君身上,这是不忠;做儿子的这样对待父辈,就是不孝;做妻子的这样对待丈夫,叫做嫉妒。侍奉君王应当遵循的准则是:劝导国君亲近其父兄,对群臣要讲礼义,对人民要有恩惠,对诸侯要讲信用,这才是忠;做儿子要讲的道德是:钟爱兄弟乃至于钟爱父母长辈,对于下辈要仁慈,于朋友要诚恳,讲信用,这才是孝;做妻子应该有的品德是:使各位侍妾都被丈夫喜欢,这才叫不妒。如今,举国的百姓都是您的臣民,而只有梁丘据自己竭尽全力爱护您,那么爱护您的人为什么如此之少呢?全国的财富都归您所有,而只有梁丘据用他的私财供君享乐以示忠诚,那么,忠实的人为什么又如此之少呢?这难道不是梁丘据妨碍了您的视听吗?” 齐景公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便感慨地对晏婴说:“如果不是您说,我还不知道事情已经严重到这个地步呢。”于是就打消了原来的想法,修明*。于是,齐国变得大治。 实际上,晏婴的为相之道仅仅是以柔克刚,他只能用阴柔和缓的办法来阻止齐景公的一些很不适当的行为,至于更多的,他恐怕就做不到了。 有一次,齐景公整天饮酒,喝得大醉,神志不清,过了三天才能醒过来。晏子十分担忧,就去见景公,问道:“大王是不是因为喝酒太多病倒了呢?”景公很不好意思地说:“是的。” 晏子说:“古人饮酒,喝到心情舒畅也就行了。所以,男人们不能因为群聚欢乐而妨碍了办理正事,女人们也不能因为群聚而影响了做手中的活计。古代的规矩,男女一同聚会,轮流敬酒应当不过五次,超过了就要受到处罚。当君王的,当然就更应该身体力行,要为民众做出表率,这样才能在外没有人对国家的*表示不满,在内没有人敢于胡作非为。如今您一日饮酒,三天卧床不起,外面对国家的治理抱怨不已,身边的近臣则趁机在内胡作非为。您这样做,对于那些依靠法制自我约束、自我防范的人,是将鼓励他们任意妄为;对于那些希望得到奖赏和称赞而以此自勉的人,是将诱使他们懒得行善。如此下去,君王背离了德行,百姓轻视赏罚,那就要失去立国之本,所以希望大王一定要节制饮酒。” 景公是个十分贪图享乐的人,他叫人修了一个名叫西曲的大水池。池塘里的水很深,塘边建起一座高大的房屋,房屋的横梁上刻着龙蛇,立柱刻鸟兽,十分豪华。 景公上穿花团锦簇的礼服,下穿白色绣花的袍裙,一身五彩斑斓,腰带上缀满了玉石,头戴帽子,披散着头发,面向南站在那里,一副趾高气扬的傲慢神态。晏子来见景公,景公问道:“您是不是知道,当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时是什么样子的呢?”晏子仰首不答。景公再次问道:“当年管仲称霸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呢?”晏子说:“我听说:只有精通水性的人才能与龙蛇为伍。现在您在横木上雕龙蛇,立柱上刻鸟兽,也不过就是为了建造一座房屋而已,哪有心思经营霸王之业呢?您炫耀居室的华美,炫耀衣服的美艳,一身衣服五彩俱备,腰缀玉球,披头散发,也不过一间房子就能包容的了。您身为一国之王,万众之君,却不务正业,一心用在邪门歪道上,君王的魂魄早已荡然无存了,还拿什么来图谋霸王之业呢?” 景公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惭愧,就走下堂来,来到晏子身旁;不好意思地说:“梁丘据、裔款告诉我这所房子修好了,我这才私下里套上这身服装,实际上是想与梁丘据开开玩笑,我现在就去别的屋子换下这套衣服,听从先生的指教,如何?”晏婴说:“梁丘据、裔款二人迷惑大王,让大王做些*无聊的事情,大王哪里知道实情呢?再者,如果伐木不去其根,再生的枝条还会长出来的,大王为何不就此除去他们二人,以使今后您不再受他们迷惑呢?” 景公听完后,虽然觉得晏婴的说话有点过分,但细细一想,觉得晏婴也是为了国家,才这样说话,也就没有追究晏婴的责任。 后来,晏子去世了。景公闻讯后从宫室走出来,背过身去,流着眼泪说:“唉!当初我和先生游公阜,先生一日里三次指责我的过失,如今还有谁会这样规劝我啊!” 晏婴之所以如此被景公看重,并一再地迁就他,是由于他对国家和社稷有一颗忠心和一腔热血。这一点也是他敢于作为宰相的职责所在。身为宰相,不是考虑自己的安危,也不是考虑帝王的名声,而是顾及国家和社稷,这才是宰相所应有的的品质。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