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实习周记,毕业实习报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3:59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1 20:58
土强度报告完成后再做混凝土的检验批验收。
1.首先划分检验批:
混凝土验收按照施工流水段划分检验批,验收前与监理单位一起划分检验批,确定检验批数量。
2.技术保证资料
混凝土供应单位提供资料。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混凝土合格证;混凝土氯化物、碱总量计算书;
2.施工现场混凝土资料
现场标养试块抗压强度报告及强度统计、评定记录,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混凝土施工记录、施工缝隐(预)检记录、预拌混凝土运输单;混凝土养护责任卡;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3.混凝土外观质量
混凝土结构外观不得有严重缺陷并及时做好处理方案,进行处理。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止措施如下:
1. 蜂窝
(1)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2)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捣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黏浆,才能使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 应采取措施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2. 麻面
(1)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2)预防措施:
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黏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3. 露筋
(1)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2)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厚度及马凳铁高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h 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重挠度减少;使用振捣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
4. 孔洞
(1)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2)预防措施:
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捣器。
5. 缝隙及夹渣
(1)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2)预防措施:浇筑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砂、木屑。
6. 缺棱掉角
(1)产生原因: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2)预防措施: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量准确;搅拌时间要足够;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应在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能拆除;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
7. 墙柱底部烂根
(1)产生原因: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50mm 厚以上同强度等级水泥砂浆。(2)预防措施: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5mm 应予以填塞严密,特别要防止侧板吊脚;浇筑混凝土前先浇足50 厚的同强度等级水泥砂浆。
8. 梁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
(1)产生原因: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段;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2)预防措施: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
9. 楼板表面平整度差
(1)产生原因:未设现浇板厚度控制点,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跌级和斜水部位没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混凝土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2)预防措施:浇灌混凝土前做好板厚控制点,浇捣楼面应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跌级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和模具定位;混凝土达到1.2MPa 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
10. 基础轴线位移,螺孔、埋件位移
(1)产生原因:模板支撑不牢,埋件固定措施不当,浇筑时受到碰撞引起。(2)预防措施:基础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要予以充分考虑;当混凝土捣至螺孔底时,要进行复线检查,及时纠正;浇筑混凝土时应在螺孔周边均匀下料,对重要的预埋螺栓尚应采用钢架固定;必要时二次浇筑。
11. 混凝土表面不规则裂缝
(1)产生原因:一般是淋水保养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或厚大构件温差收缩,没有执行有关规定。(2)预防措施: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保养;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草袋等覆盖,保持构件有较久的湿润时间;厚大构件参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有关规定。
12. 钢筋保护层垫块脆裂
(1)产生原因:垫块强度低于构件强度;放置钢筋骨架时冲力过大。(2)预防措施:垫块的强度不得低于构件强度,并能抵御钢筋放置时的冲击力;当承托上人的梁钢筋时,垫块中应加钢筋或钢丝增强;垫块制作完毕应浇水养护。
最后来谈谈混凝土裂缝问题。
混凝土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其微观裂缝是本身物理力学性质决定的,但它的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有害程度的标准是根据使用条件决定的。从结构耐久性要求、承载力要求及正常使用要求,最严格的允许裂缝宽度为0.1mm。近年来,根据大量试验与泵送混凝土的经验将其放宽到0.2mm。当结构所处的环境正常,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无侵蚀介质,钢筋混凝土裂缝宽度可放宽至0.4mm;在湿气及土中为0.3mm;在海水及干湿交替中为0.15mm。沿钢筋的顺筋裂缝有害程度高,必须处理。
在修补裂缝前应全面考虑与之相关的各种影响因素,仔细研究产生裂缝的原因,裂缝是否已经稳定,若仍处于发展过程,要估计该裂缝发展的最终状态。 裂缝的现状调查(裂缝类型和宽度);有无病害(漏水、钢筋锈蚀);产生裂缝的经过(发生时间和过程);施工记录的检查;根据混凝土钻芯检查构件的强度、厚度;荷载调查;中性化试验;钢筋调查(钢筋位置、细筋数量及有无锈蚀);地基调查;混凝土分析;荷载试验;振动试验。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有表面处理法,填充法,灌浆法和结构补强法等。
1.表面处理法: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
表面涂抹适用范围是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漏水的缝,不伸缩的裂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表面贴补(土工膜或其它防水片)法适用于大面积漏水(蜂窝麻面等或不易确定具体漏水位置、变形缝)的防渗堵漏
2.填充法
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0.3mm),作业简单,费用低。宽度小于0.3mm,深度较浅的裂缝、或是裂缝中有充填物,用灌浆法很难达到效果的裂缝、以及小规模裂缝的简易处理可采取开V型槽,然后作填充处理。
3.灌浆法
用此应用范围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1 22:16
沿钢筋的顺筋裂缝有害程度高,必须处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1 20:58
土强度报告完成后再做混凝土的检验批验收。
1.首先划分检验批:
混凝土验收按照施工流水段划分检验批,验收前与监理单位一起划分检验批,确定检验批数量。
2.技术保证资料
混凝土供应单位提供资料。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混凝土合格证;混凝土氯化物、碱总量计算书;
2.施工现场混凝土资料
现场标养试块抗压强度报告及强度统计、评定记录,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混凝土施工记录、施工缝隐(预)检记录、预拌混凝土运输单;混凝土养护责任卡;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3.混凝土外观质量
混凝土结构外观不得有严重缺陷并及时做好处理方案,进行处理。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止措施如下:
1. 蜂窝
(1)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2)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捣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黏浆,才能使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 应采取措施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2. 麻面
(1)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2)预防措施:
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黏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3. 露筋
(1)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2)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厚度及马凳铁高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h 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重挠度减少;使用振捣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
4. 孔洞
(1)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2)预防措施:
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捣器。
5. 缝隙及夹渣
(1)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2)预防措施:浇筑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砂、木屑。
6. 缺棱掉角
(1)产生原因: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2)预防措施: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量准确;搅拌时间要足够;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应在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能拆除;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
7. 墙柱底部烂根
(1)产生原因: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50mm 厚以上同强度等级水泥砂浆。(2)预防措施: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5mm 应予以填塞严密,特别要防止侧板吊脚;浇筑混凝土前先浇足50 厚的同强度等级水泥砂浆。
8. 梁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
(1)产生原因: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段;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2)预防措施: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
9. 楼板表面平整度差
(1)产生原因:未设现浇板厚度控制点,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跌级和斜水部位没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混凝土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2)预防措施:浇灌混凝土前做好板厚控制点,浇捣楼面应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跌级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和模具定位;混凝土达到1.2MPa 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
10. 基础轴线位移,螺孔、埋件位移
(1)产生原因:模板支撑不牢,埋件固定措施不当,浇筑时受到碰撞引起。(2)预防措施:基础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要予以充分考虑;当混凝土捣至螺孔底时,要进行复线检查,及时纠正;浇筑混凝土时应在螺孔周边均匀下料,对重要的预埋螺栓尚应采用钢架固定;必要时二次浇筑。
11. 混凝土表面不规则裂缝
(1)产生原因:一般是淋水保养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或厚大构件温差收缩,没有执行有关规定。(2)预防措施: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保养;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草袋等覆盖,保持构件有较久的湿润时间;厚大构件参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有关规定。
12. 钢筋保护层垫块脆裂
(1)产生原因:垫块强度低于构件强度;放置钢筋骨架时冲力过大。(2)预防措施:垫块的强度不得低于构件强度,并能抵御钢筋放置时的冲击力;当承托上人的梁钢筋时,垫块中应加钢筋或钢丝增强;垫块制作完毕应浇水养护。
最后来谈谈混凝土裂缝问题。
混凝土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其微观裂缝是本身物理力学性质决定的,但它的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有害程度的标准是根据使用条件决定的。从结构耐久性要求、承载力要求及正常使用要求,最严格的允许裂缝宽度为0.1mm。近年来,根据大量试验与泵送混凝土的经验将其放宽到0.2mm。当结构所处的环境正常,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无侵蚀介质,钢筋混凝土裂缝宽度可放宽至0.4mm;在湿气及土中为0.3mm;在海水及干湿交替中为0.15mm。沿钢筋的顺筋裂缝有害程度高,必须处理。
在修补裂缝前应全面考虑与之相关的各种影响因素,仔细研究产生裂缝的原因,裂缝是否已经稳定,若仍处于发展过程,要估计该裂缝发展的最终状态。 裂缝的现状调查(裂缝类型和宽度);有无病害(漏水、钢筋锈蚀);产生裂缝的经过(发生时间和过程);施工记录的检查;根据混凝土钻芯检查构件的强度、厚度;荷载调查;中性化试验;钢筋调查(钢筋位置、细筋数量及有无锈蚀);地基调查;混凝土分析;荷载试验;振动试验。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有表面处理法,填充法,灌浆法和结构补强法等。
1.表面处理法: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
表面涂抹适用范围是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漏水的缝,不伸缩的裂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表面贴补(土工膜或其它防水片)法适用于大面积漏水(蜂窝麻面等或不易确定具体漏水位置、变形缝)的防渗堵漏
2.填充法
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0.3mm),作业简单,费用低。宽度小于0.3mm,深度较浅的裂缝、或是裂缝中有充填物,用灌浆法很难达到效果的裂缝、以及小规模裂缝的简易处理可采取开V型槽,然后作填充处理。
3.灌浆法
用此应用范围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1 22:16
沿钢筋的顺筋裂缝有害程度高,必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