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实现有效教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1:2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16:03
当前,初中数学教师普遍面临的问题是,应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目的.
那么何为有效教学呢?在课堂教学中要具备:清晰的教学思路和多样的教学方法,其中教学的任务导向要明确,而学生在课堂上也具备积极投入以及高效的课堂成功率.
只有符合以上五个特征,一节课才算得上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接下来本文就将针对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展开探讨.
1.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要想让学生投入积极的学习热情,首先教师需要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要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教师是真心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尤其对于数学学困生,教师更要寄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不仅要在课堂上提问时照顾学困生,设置一些浅显的问题,让他们回答,来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更应该在课后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对课堂内容不理解的,教师耐心地去给学生进行课外辅导.
同时在课堂上对待学生要以表扬为主,初中生在心理上需要教师的认可,在与学生交谈中,应加强与学生情感交流,鼓励学生针对数学知识进行多角度的观察,找出规律所在,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探索出数学原理,这样一来,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就能不断地实现感情交流,在慈师的引导下,逐渐喜欢上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
2.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很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是因为觉得数学知识难懂、深奥,与其他学科相比少了亲近感,多了距离感,故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通过创设多种有趣、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去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学会数学知识.
如在学习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时,要教会学生“字母表示什么”,在这节课中要教会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能够用字母和代数式去表示以前学过的运算规律和公式,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去体会字母表示数和代数式表示规律的含义,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探索一般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一个有趣的教学环境中积极探索出规律.
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升上来,教师如果直接开始讲授代数式,学生的思维可能不能及时扭转,故而在讲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导入一首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学生对此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开始玩用火柴棍搭图形的游戏. 问:搭一个正方形要四根火柴,那搭这样的图形需要多少火柴呢?
学生经过自己动手操作,就会知道用这种方式搭正方形的话,搭两个需要七根火柴,三个需要十根火柴,接下来,教师再分配任务,搭十个的话,需要多少根火柴呢?学生在手头火柴足够的情况下,还是可以通过搭建图形,得出搭十个正方形需要三十一根.
教师继续分配任务,那搭一百个呢?这时学生开始议论纷纷,手头火柴不够,如何能够得出需要多少根火柴呢?在这时,教师就可以开始引导学生,可以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开始寻找规律,在前面做过的实验中,2个正方形7根火柴,3个正方形10根,10个正方形31根,那么同学们可否找出它们之间存在的规律呢?大家开始展开了讨论,这时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通过这种学生动手和讨论中被引导出来了,即设所搭正方形的个数是x,那么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证明出,用字母可以表示运算律、公式、法则,即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
通过这一课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学生就会对字母表示数有了直观深刻的感受,对以后学习代数式会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在课堂上让学生亲自动手,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动手验证出数学规律,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探索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了多种综合能力,可以说这是一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案例.
3.引导学生动脑筋,在师生互动中开展数学教学
学习离不开思考,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创设有趣生动的教学情境,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师生问答中实现教学,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第四章《圆的基本性质》中,要学到垂弦定理时,这一课重在让学生理解圆的轴对称性,并利用垂弦定理解决有关的证明和计算问题.
在开始新课教学时,可以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现实生活中,校区的圆柱形水管管道遭到损坏,影响了大家的吃水问题,那么水工师傅经测量得知管道的积水部分深达3厘米,水面的宽度为6厘米,请问:水工师傅应该用多大的水管来替换呢?”这件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一出,学生展开了思考,教师此时可以引入新课,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开始新一课的学习,大家就可以帮助水工师傅修好水管了.
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画一个圆和一条弦,并画出一条垂直于弦的直径,将画好的图形剪下来,将它沿着所画的直径对折.
此时,教师提出问题:圆有几条对称轴?对折后的圆是否有相等的线段和弧?学生开始进行思考和深入探究,可以得出圆是轴对称图形,经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在师生的共同探索中,得出垂弦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在学生的思考和教师的补充下,共同完成了对垂弦定理的学习.
学习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学生不仅在自主分析中体验到了这一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且也领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
在这个轻松愉快的师生互动中实现了有效教学.
总之,只要我们每位教师关注每名学生的成长,灵活使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机会,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就能实现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