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的学习能力,是如何炼成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5:35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8:57
既然有超强学习能力,那需要付出也别常人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运动
一个学习能力强的人,他的身体素质应该要加强,也就是要加强自身的运动,因为身体就是*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再强学习能力也接受不住。
(2)自制力
世界上*千千万万,如果你学不会自控自己,那么你就很容易分心,不能专注于自己所学习东西。
(3)丰富的知识
博览群书,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当你学习时候你就会用到你所学习知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8:57
我个人认为超强的学习能力不是一下子就能炼成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首先,坚持每天早睡早起,良好的作息习惯是保证大脑正常运转的提前。而且早睡早起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
其次,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刚开始需要家人来督促完成,时间长了,就自然养成习惯了。
第三,坚持阅读,阅读是人类的灵魂,是帮助我们积累丰富的语言基础,而且能扩大自己的眼见。读书破万卷,通过读书,还能提升一个人的气场。
第四,给自己设定一个终极目标,再设定一个小目标,循序渐进的完成一个又一个目标,给自己鼓励一下。
超强的学习能力需要很自律的人才能做到的,希望你能坚持,谢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8:58
你好,楼主超强的学习能力,肯定是靠后天的努力和培养慢慢一点一点来的。其实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强还是要靠后天的培养。而且学习能力强的人一般都讲究学习方法,所以说学习方法对于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有学习策略,我们一定要懂得一些学习的技巧,这样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牢记知识,更好地帮我们。去学习东西。除了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我们也要懂一些,这样的话可以帮我们利用身边的一切来帮助我们学习。还有就是学习策略最让你知道的,但是你也需要付出努力的,没有努力也是很难达到一个理想的学习效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8:58
这一个比更有效的学习方法,间隔式重复回忆法。
普渡大学的Karpicke教授等人 在2011年的时候做了一个详尽的研究来说明反复提取记忆产生的强大学习效果,在这个研究中,参与实验的人会在电脑屏幕上学习一系列第二语言的单词,同时屏幕上会出现这些单词的翻译。在之后记忆提取的环节,参与者需要在这个单词下面写下这个单词的翻译。
这些实验参与者被分成了几组不同的实验设定条件。第一组实验参与者在学习完一个单词之后,不管他在之后的记忆提取环节有没有正确翻译这个单词,都不会第二次在屏幕上看到这个单词了,接着只会学习新的其它的单词。
第二组实验参与者在学习完一个单词之后,在随后出现的回忆环节,如果没有正确回忆起这个单词的翻译,屏幕会继续出现这个单词和翻译,让参与者可以再次学习,如此重复,直到实验参与者正确学习了这个单词的意思,在屏幕上给出正确的翻译为止,接着屏幕上就会继续出现新的其他词语,而不再出现这个已经被学习了的词语。
第三组和第四组的实验参与者在学习完一个单词之后,一旦他们成功的回忆起了一个单词的意思,还会经历一个额外的学习环节,就是重复三次记忆的提取。其中第三组实验参与者在成功回应了一个单词之后,会紧接着再重复回忆这个单词三次,也就是屏幕上会再连续出现三次这个单词,然后参与者在下面写出它的翻译。
而第四组的实验设定是整个实验中的精华设定。第四组人在成功回忆了一个单词的翻译之后,后续还要再经历三次这样的回忆,但是这三次会议并不是紧接着的,而是间隔式的。在第一次成功回忆了之后,屏幕上会出现新的单词让参与者学习,隔一段时间之后,这个之前学习的单词会在屏幕上再次出现,让参与者来回忆,这样的记忆提取过程以间隔的方式出现三次。
四组实验设计
研究者统计了这四个不同的设定下记忆单词的效果。结果发现,第一种不管有没有记住单词都继续学习新单词的记忆方式效果非常差,参与者只能记住1%的单词。而第二种实验设定中,正确回忆一次单词和第三种实验设定中,连续回忆三次单词的效果差不多,参与者大约可以记住20%的单词。而第四种间格回忆,来学习单词的方式效果要好得多,参与者大约可以记住80%的单词。
实验结果
在大家日常的学习中,最多人会经常用到的一个策略是反复被动地阅读,比如说一门课程的教材读完一遍再读一遍,觉得每读一遍就可以加深学习的印象,但是事实上研究发现,被动的重复阅读对学习产生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现在我们知道。间隔式重复回顾,也就是时不时地考一下自己的知识,对我们掌握一个知识点的效果最明显,那么为什么在现实中使用这个方法的人这么少呢?
这是因为大多数人把提取记忆这件事情当作只是回顾一下自己学习的效果,测试一下自己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没有想到其实练习回顾知识点这件事情本身就会促进学习。这就导致很多同学在学习的时候,当回顾一个知识点发现自己记住了,就以为自己已经充分掌握了这个知识点,下次就不会再去重复学习这个知识点,时间一久这个知识点就又会被渐渐忘掉。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回忆一次的效果是很有限的,只能让你记住20%左右的知识点。只有在整个的学习进程中时不时的去回顾一下以往学习到的知识点,才会让这个知识更加持久牢固地留在我们的大脑中。
在你学习了一段知识后,每隔一段时间自我测试一次,这个方法其实传统的教育中已经广泛使用了。在你刚学习之后马上自我测试一下,然后隔一段时间,比如几个星期或者一个月再自我测试一下,这样每隔一段时间就自测一次的方法可以明显帮助你强化自己的记忆效果。
为什么有间隔的重复回顾这个方法可以让记忆效果增强呢?因为有间隔地反复提取记忆,反复考自己以前学习到的知识点,是一个促进理解的过程。我们知道,死记硬背,也就是在短时间之内重复的去记一些知识,这样学到的知识往往是不长久的。知识在大脑中没有办法很好的组织起来,也没有办法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点,没有办法用来作出推论和解决新的问题。只有当我们理解一个知识点,让这个知识点在我们的大脑中变得有意义的时候,这个知识点才能在我们未来的人生中真正起到作用,才能够长久在头脑中保存下来,成为我们大脑中知识大厦的建筑材料。而在过去20年的研究中发现,有间隔地提取记忆这个方法可以促进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间隔式重复回顾法和思维导图哪家强?
科学家在一个研究里对比了重复回顾法和思维导图方法最终带来的学习效果哪个更好。在这个研究里,有一组同学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使用思维导图的方法,一边读一边把知识要点做成思维导图;另外一组同学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每读一个章节就放下书总结一下章节中的要点,把记得的要点写下来,然后再重读一遍这个章节,再回忆一次。对比这两个方法,结果发现,思维导图的方法已经对学习有非常明显的增强效果了,而提取记忆的方法效果比思维导图更好。通过几次提取记忆,回顾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好理解知识,通过学到的知识作出推论解决新的问题,更好地转化知识。
你在日常的学习中很容易使用间隔式重复回顾法。比如在每学习一个章节之后回答一些问题或者做一些简短的测验,都可以帮助你练习回顾知识点。在做这些测验的时候要注意不要一边查阅书本一边做练习,2008年的一个研究发现,开卷测验带来的学习效果在一个星期以后远远没有关上书本强迫回答问题的效果好。
重复回顾法还可以和思维导图方法结合起来,达到更好的效果。在你学了一部分知识之后,不是去一边查阅书本一边做出思维导图,而是合上书本,努力*自己回忆刚才学习到的知识,然后在闭卷的状态下做出思维导图。研究发现,把提取记忆和思维导图结合起来的方法让学生在一个星期后的回忆效果比光看书本做思维导图的效果要更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8:59
归纳总结能力:自学的核心与法宝,大脑的本能会天然地寻找事物中的共性,并将其归类,这种特性放在学习上面所产生的影响就是:学习的内容越有逻辑-归类分组做的越好-大脑就越容易理解和记忆-就更容易把某个知识点学好。学习笔记,错题集,记忆效率等都需要归纳总结能力。
归类分组:将具有共性的知识点有序分组。
MECE原则:归类分组的核心原则,当你归类的时候,一组中的各个知识点不能有重叠和遗漏。有重叠,说明多做了无用功,有遗漏,说明你的归纳并不完整。
三种常见的归类方式:
1.按步骤顺序归类,步骤顺序是按照时间或者步骤的先后顺序来归类。比如做历史笔记时,可以按照某事件发生的时间来记录。
2.按结构顺序归类,结构顺序是将一个整体划分为不同的部分,由几个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比如学习我国省级行政区有多少时,可以按照各种不同版块(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来划分。
3.按主次顺序归类,主次顺序是按照其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列。
总结概括:提炼知识中隐含的共性,得出概括性的高层结论,进一步浓缩知识点。
三种常见的总结技巧:主语相似,寻找谓语间的共性,谓语相似,寻找主语间的共性,如果表面没有相似成分,就寻找共同的隐含含义。
尽量养成做思维导图笔记的习惯,尤其是在做结构顺序归类的情况下。书写时不一定非要固定的图形格式,也可以用普通的纯文字书写(比较方便),同级的内容可以用同种颜色或符号标记,会美观实用很多。尽量养成层级清晰的书写记录习惯,比如多级标题+数字编号+善用换行之类。层次清晰的记录,不仅可以在学习的时候帮助梳理思路,在复习时候也会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