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三伏天的诗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6:35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9-13 16:47

1、《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宋 黄庭院坚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2、《乙未六月大暑》

宋 方回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在我须无欲,于斯患不能。

又应当闵雨,谁识始藏冰。

人力回元造,生生实所凭。

3、《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宋 司马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4、《销夏》

唐 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5、《水调歌头·大暑》

宋 刘辰翁

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

新秋七七,月出河汉斗牛间。

正是使君初度,如见中州河岳,绿鬓又朱颜。

茎露一杯酒,清彻瑞人寰。

大暑退,潢潦净,彩云斑。

三壬三甲厚重,屹不动如山。

从此五风十雨,自可三年一日,香寝镇狮蛮。

起舞愿公寿,未可愿公还。

懂视网 时间:2022-12-12 00:14

1、《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

[宋] 吴芾

剧暑当三伏,新凉似九秋。

日光还欲吐,云影未全收。

2、《游栖霞寺》

[唐] 皮日休

不见明居士,空山但寂寥。白莲吟次缺,青霭坐来销。

泉冷无三伏,松枯有六朝。何时石上月,相对论逍遥。

3、《初伏大雨戏呈无咎四首》

[宋] 邓忠臣

突洽尘鱼生甑釜,十年都城困风土。

不辞挥汗过三伏,败屋怯听滂沱雨。

张侯作诗召清风,渴读如饮雪山乳。

笑我形容太瘦生,我亦悔前用心苦。

晁子迭唱亦起予,两从终日同堂语。

奈何拘学技艺穷,跛鳖欲趁骕骦舞。

魁然围腹贮文史,朝来气爽宽酒户。

为君急置槎头鳊,缕翠霖红落雕俎。

4、《岳州夜坐》

[唐] 张说

炎洲苦三伏,永日卧孤城。赖此闲庭夜,萧条夜月明。

独歌还太息,幽感见馀声。江近鹤时叫,山深猿屡鸣。

息心观有欲,弃知返无名。五十知天命,吾其达此生。

懂视网 时间:2022-12-12 00:16

1、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出自:(唐)白居易《销夏》

2、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在我须无欲,于斯患不能。

又应当闵雨,谁识始藏冰。

出自:(宋)方回《乙未六月大暑》

3、长山绕井邑,嘐嘐天外青。

烟云无近远,水石何幽清。

半崖盘石径,如见小蓬瀛。

时节方大暑,忽若秋气生。

高亭临极巅,登高宜新晴。

俗士谁能来,野客熙清阴。

漫歌无人听,有酒共我倾。

时复一回望,心月出四溟。

出自:(宋)杜子是《集元刺史句咏寒亭》

4、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出自:(宋)司马光《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懂视网 时间:2022-12-12 06:23

1、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王毂《苦热行》

释义:一轮太阳凝固在天上不再下去,所有地方都像是在蒸笼里一般。

2、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释义: 夏天天热难熬天长夜短,开门可以凉快好过些。

3、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杨万里《夏夜追凉》

释义:夜里跟白天一样热的睡不着,开门起来到外面透透气乘凉。

4、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李白《丁督护歌》

释义:就连能够吃苦耐劳的老牛见到月亮都疑是太阳,条件反射,对酷暑心有余悸,足以说明吴地的炎热,纤夫拖船的辛苦!

5、七月六日苦炎蒸,对食暂餐还不能。——张耒《大暑戏赠希古》

释义:七月正值三伏天,天气炎热,热到吃不下饭,一小口都不想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5 08:49

夏夜追凉

创作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原文: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译文:

夏天的中午,天气炎热,想不到夜晚还是那么热。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吧。 

这时,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可是,这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追凉”,即觅凉、取凉。较之“觅”和“取”,“追”更能表现对“凉”的渴求,杜甫“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羌村三首》其二)诗意可见。但这首诗在艺术处理上却有其独到之处:它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其中有皎洁的月光,有浓密的树荫,有婆娑的竹林,有悦耳的虫吟,以及作者悄然伫立的身影。

首句貌似平直,其实也有一层曲折:中午时分,烈日暴晒,是一天中最为酷热的时刻,而今,“夜热”竟然与“午热”相仿佛,则“夜热”之甚,可想而知。唯其如此,才引出次句诗人月下独立的形象。“开门”,点出作者原在室内。或许他本已就寝,而因夜里天热的缘故,辗转反侧难以入梦,迫于无奈才出门纳凉。而“明月”,则点出正值“月华皎洁”的三五之夜。

这样,作者“独立”的目的,应该说是“追凉”与“赏月”兼而有之,追凉可得体肤之适,赏月则可得精神之快,难怪他要独立不移、执着若此了。

第三句是对周围环境的点染:竹林深深,树荫密密,虫鸣唧唧。“竹深树密”,见其清幽;“虫鸣”,则见其静谧——唯其静谧,“虫鸣”之声才能清晰入耳。诗人置身其间,凉意顿生,于是又引出结句“时有微凉不是风”,这一真切、细微的体验。

“不是风”,点明所谓凉意,不过是夜深气清,静中生凉而已,并非夜风送爽。范成大《六月七日夜起坐殿取凉》诗亦云:“风从何处来?殿阁微凉生。桂旗俨不动,藻井森上征。”虽设问风从何来,但既然桂旗不动,可见非真有风,殿阁之“微凉”不过因静而生。人们通常说“心静自凉”,其理相若。因此,范诗实可与这首诗参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5 10:07

1、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出自:(唐)白居易《销夏》

2、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在我须无欲,于斯患不能。 

又应当闵雨,谁识始藏冰。

出自:(宋)方回《乙未六月大暑》

3、长山绕井邑,嘐嘐天外青。 

烟云无近远,水石何幽清。 

半崖盘石径,如见小蓬瀛。 

时节方大暑,忽若秋气生。 

高亭临极巅,登高宜新晴。 

俗士谁能来,野客熙清阴。 

漫歌无人听,有酒共我倾。 

时复一回望,心月出四溟。

出自:(宋)杜子是《集元刺史句咏寒亭》

4、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出自:(宋)司马光《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5 11:42

描写三伏天的诗句:
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王毂《苦热行》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高骈《山亭夏日》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 杜甫《江村》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 杜甫《夏夜叹》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杨万里《夏夜追凉》

写三九天的诗句: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5 13:33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出处:白居易《观刈麦》

释义: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出处:李商隐《晚晴》

释义:一个人深居简出过着清幽的日子,俯瞰夹城,春天已去,夏季清朗。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出处: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释义:初夏了,天气总算还清爽煦和,芳草也未尝因骄阳的淫威而枯萎。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出处:杜甫《夏夜叹》

释义:夏天天热难熬天长夜短,开门可以凉快好过些。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出处:戴复古《大热》

释义:农民在夏天的时候耕作,得到的粮食却不敢吃。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