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6: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7 07:09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流行一种说法:高兴的时候,时间快;而在难过的时候,时间慢。如果你的春节需要和“七大姑八大姨”周旋,需要小心翼翼地回答婚恋或工资问题,甚至面对仪式、礼节或价值观冲突,时间就走得慢。但是,不管你经历着什么样的春节,等到它结束的一刻,可能同样舍不得。因此你会觉得,在春节里的每一天都过得很慢,但是整个春节过得好快,七天一晃而过。
原因之一在于,对于许多人而言春节提供了一种空间:放下包袱、压力、*和苦闷,暂且放空。春节一旦结束,你走出家门,到社会上继续闯荡,就要接受另外一套更复杂的生活竞争规则。即便是学生,也要重新拿起课本。
我们今天就来说说日常生活中的时间体验。说其“体验”,自然超越统一的时间表,由个体经历和社会背景赋予时间意义。那么,所谓体验中的时间,高兴便快,难过就慢,果真有其事吗?英国心理学作家克劳迪娅·哈蒙德回顾和梳理已有研究给出肯定的回答,只不过她整理出的另一个结论却来得有点伤感:如果你觉得时间越来越快,很可能是你老了。
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我老了”
当你11岁时,暑假里无所事事的一个星期显得特别漫长;而当你成年后,向公司请了一个星期假来重新给家里装修,墙还没刷完一半,这周就很快结束了。任何超过30岁的人都会告诉你时间正在加速流逝,不管是周日晚上还是圣诞节这样的标志性时间,感觉下一个总比上一个来得更早。
当2001年,新闻播出杀死一位2岁婴儿杰米·巴尔杰的、当时年仅10岁的两个男孩已经长大*并已经准备好迎接成年生活时,很多人感到震惊。人们并不惊讶于他们这么快就获得自由,而是惊讶于发现当年的小男孩现在已经变成成年人了。当小巴尔杰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岁的年纪,凶手与被害者越来越大的年龄差距让人觉得愈发不安。部分原因是我们对罪犯的反感,但这也提醒着我们,不管是否如我们所愿,时间永不会停止前行。
“有研究请人们在心中默数,判断何时过了3分钟,发现年轻人判断准确度较高,平均只超出3分钟3秒;而中年人平均超出16秒;60~70岁的老年人平均则比实际超出40秒后才认为到了3分钟,这可是一个不小的误差。似乎老年人体内的时钟变慢了,因此实际过去的时间比他们判断中的要多,这让他们感觉时间变快了。”
——克劳迪娅·哈蒙德,《错觉在或不在,时间都在》。
在成年人中,感觉时间随着年龄增大而越来越快的现象非常普遍,但小孩子则没有这种体会。很多人给出的第一解释都直接与数学有关。在40岁时感觉一年过得很快,因为这只是你生命中的1/40,而你8岁的时候一年在你生命中占的总时间比例要高得多。这个叫作比例理论,多年来该理论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包括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这应该归功于19世纪法国哲学家保罗·加奈(Paul Ja),他写道:“每个人都要牢记最后8到10年的校园时光,那是一个世纪那么长。相比下,生命中的最后8到10年时间,只有一个小时那么长。”
在1884年,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就指出,这种比例理论更像是对现象的描述而非解释,我也赞同这一点。“当我们年纪越大时,相同长度的时间感觉越短——对1天、1个月和1年的时间来说都是这样的,但1小时却不一定如此,而1分钟和1秒钟的长度感觉上还是不变的。”比例理论的问题在于它的规律在对短暂时间的体验上会失效。我们并不会把1天的体验放到整个生命的背景下。
假设如此,一个40岁的人会感觉每天都一闪而过,因为一天的长度在他们生命中仅占不到1/14000。这样一天就是飞快流逝并无足轻重的,而若你无事可做,抑或在机场等待登机,就算你有40岁仍会觉得这是无聊而漫长的一天,比一个孩子在海边愉快的一天显然要长得多。
“时间”吸引着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图为剑桥年度主题讲座中译合集《时间》封面(版本:华夏出版社 2006年1月),该书便收集了九位研究者的时间观点,他们的领域包括艺术、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等。
比例理论缺乏足够证据支持。如果比例理论成立,那么一个活了80岁的人在20岁时主观上生命只剩一半了。这个结果是根据罗伯特·莱姆里希(Robert Lemlich)在1975年提出的公式58计算出来的。他向不同年龄的人们询问他们觉得时间过得有多快,他发现人们给出的答案与他用比例理论推导出的公式预测出的结果相符。然而,后续的研究发现他的公式并非那么管用。根据莱姆里希的理论,人在60岁时会感觉时间比15岁时快2倍,但实际研究发现,60岁的老人感觉时间流逝的速度平均是15岁少年的1.58倍。
你应该已经注意到了问题的所在:这些全部是基于个人对时间的主观体验,而这种主观性从来都是很难测算的。尽管人们都说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但将这种感觉直观表现出来的难度是超乎想象的。如果要求人们回忆过去的生活,他们会一致表示现在时间过得比年轻时更快,但这种感觉应该来自于他们对多年前时间体验的回忆。
当今天75岁的老人在他们25岁时,当时没有人询问他们感觉一年过的有多快,这就是说我们只能将今天的老年人与今天的年轻人对比。这可能意味着随着年龄增长,时间变快的感觉是因为他们总体上的生活节奏变化了,而不是他们个人对时间的感知出现变化。今天年轻和年长的成年人都声称时间过得很快。
可能小孩子是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因为他们很难控制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一旦成年,几乎所有人都会感觉时间变快了。但仍有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强调了年龄变化与感觉前一个10年流逝速度的关系。一个人年龄越大,他们会说过去的10年过的越快。那么可能对于成年人来说,几天、几月或几年的时间感觉上都不会有什么变化,但以10年为单位的时间可能就比较特殊。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英国物理学家,被认为是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的《时间简史》探索时间和空间核心秘密故事,自1988年出版以来,被翻译成四十余种文字,吸引着全球范围内普通读者,带着自然科学思维对“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
你真的希望时间过得慢一些吗?
但是,你真的希望时间过得慢一些吗?如果你回想关于判断时间流逝的研究,可以发现在很多情况下时间都发生扭曲,让它变得更长了:霍格兰德夫人发烧卧床时;米歇尔·西弗尔躺在地下冰穴内潮湿的折叠床上,周围堆着腐烂的食物,他非常渴望找到一双干袜子,自己还慢慢出现了色盲的症状;处于极度绝望,产生自杀念头的人们,感觉1小时漫长得像3小时;阿兰·约翰斯顿在被囚禁的小屋中,每个漫长的夜晚里数着时间流过,为自己生死未卜的命运担忧。对以上这些人来说,时间都过得很慢(尽管西弗尔后来发现时间实际上过得比他所认为的要快)。我们真的希望得到类似的感受吗?
无聊、焦虑以及不开心都会让时间变慢,但这些都不是理想的精神状态。如果你认为生活中时间过得很快,说明你的生活很充实,不会感到空虚,更可能感到幸福。缓慢流逝的时间可能并非你想要的一种状态,当然除非你能找到一种方法让愉快的体验与时间隔离,使它们持续得更长一些。
有人曾经刻意通过催眠,试图使时间的感受延长。早在20世纪40年代,两位美国精神病医生林恩·库珀(Linn Cooper)和米尔顿·埃里克森(Milton Erickson)就对一些志愿者进行了催眠实验。当进入催眠状态后,医生请他们想象自己完成一段10分钟步行的画面,但却只给他们10秒钟想象出整个过程。只有完全进入催眠状态后的志愿者才能描述出10分钟步行的每一个细节。问题是,这是因为他们扭曲了对时间的感知,让10秒减慢为10分钟,还是仅仅因为他们有极佳的想象力?
几十年后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同样进行了通过催眠造成时间扭曲的实验。津巴多知道自己的时间观念有强烈的未来倾向,抗拒享受当下的生活,于是他安排同事对自己进行催眠,并促使他允许当下在自己脑中的扩张,直至完全占据他的全部大脑和身体。津巴多认为这个方法起到了效果,他开始留意到周围的气味,以及墙上挂着的油画中绚丽的色彩。
电影《甲方乙方》(1997)片尾台词:“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假期悖论”——打破陈规,过上值得记忆的生活
那么如果你既不想被催眠,也不想忍受漫长的时间带来的煎熬,而仅仅是想减轻那种“这周过得比上周更快”,或是“马上又要到圣诞节了”的不安感,该怎么做呢?
有一种方法能够让一年感觉过得没那么快:学会驾驭“假期悖论”(即度假时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但事后回忆却觉得假期持续了很长时间的矛盾感觉)。
有的人为了重新找到度假的感觉,干脆把整个生活都搬到度假酒店里。社会学家凯伦·奥莱利(Keren O’Reilly)在对西班牙的英国移民社区的民族志中发现,在国外生活对于很多人的吸引力在于他们更想活在当下。在对西班牙太阳海岸(Costa del Sol)的英国人进行采访后奥莱利发现,人们非常喜欢这里的新朋友对他们的过去一无所知,而且人们在交谈中也很少提到未来。人们告诉她,关于未来,他们只确定一件事,就是他们再也不想回到英国生活了。
除此之外,奥莱利还发现人们很少做明天以外的计划。那里的人们成功进入了一种完全沉浸在当下生活中的状态,甚至给奥莱利的研究带来不小的挑战。当她在约定的时间准时到达计划好的采访地点,却发现采访对象慢悠悠地从路上走来,肩膀上搭着毛巾,准备去游泳,并且因奥莱利表示自己不能和他们一起去而感到奇怪。有一次她因迷路而比计划迟到了一个半小时才找到要采访的一对夫妇,那对夫妇根本没有注意到她迟到了,并对她的道歉感到很诧异。在太阳海岸居住的英国人都有一个特别之处,他们主动移居此地的目的都是为了过上更慢的生活节奏,并花更多精力享受当下的生活。他们想更好地利用假期悖论,创造出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假期回忆。
“马特是一位重度电脑游戏玩家,每天从早上玩到深夜,但他表示自己并不记得整个游戏的内容。当他在游戏中虚拟的长廊等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其他12名玩家进行接下来的射击游戏时,等待的时间过得很慢,但一旦游戏开始,他便以极高的专注力投入到游戏中,这段过程的时间过得飞快。在游戏结束后,人们都低估了游戏持续的时间。”
——克劳迪娅·哈蒙德,《错觉在或不在,时间都在》。
我并不是说你应该再也别看电视、玩游戏或花一个周末什么也不干。但如果你真的想要遏制时间加快的脚步,答案是设计出一个充满活力的时间表,而且只有在你知道某个电视节目会给你带来深刻记忆的情况下才去看它们。当你掌握了这个知识,你可以决定什么对自己更重要。你可能会选择花更少的时间在屏幕前,花更多时间在那些值得记忆的活动上。这会产生大量记忆,并让你认为这段过程花了很长时间,时间会放慢脚步。
但你也许并不想尝试那么多新的活动。也许年纪增长的好处之一就是你能够决定去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而不是寻求新的体验。如果你讨厌自己曾经做过的任何水上运动,何必还去学习冲浪?如果离家2分钟的地方有一家你很喜欢的餐厅,为什么还要不停地寻找新的餐厅?选择的主动权在你自己。
一旦知道为何你会感觉时间变快,这可能就没你想象的那么重要了。或者你认定既然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是生活忙并快乐着的表现,那么实际也没有必要牺牲休息或看电视节目的时间了。就如小普林尼(Pliny the Younger,罗马帝国日期的律师、作家、议员,他的很多信件流传下来,被当作历史研究资料)在公元105年写下的:“过得越快乐,时间看起来就越短。”
《错觉在或不在,时间都在》,作者: 克劳迪娅·哈蒙德,译者: 桂江城,版本: 果壳·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6月
作者:克劳迪娅·哈蒙德 整合:西西
编辑:徐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