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 解说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0:19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9 10:45

  自明末以后,我国家具大量采用红木为原料。特别是清代雍正、乾隆以后,我国的优质硬木家具主要采用红木制造。故红木家具名扬四海,更被我国各阶层人士所熟知。“红木家具”也就成了我国高级家具的一种代称。

  红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红木指古代正红木,又称老红木,即酸枝类木材;广义红木即今天所说红木,分为紫檀木类、花梨木类、黑酸枝木类、红酸枝木类、乌木类、条纹乌木类和鸡翅木类七大类,涉及到蝶形花科、苏木科和柿树科 3 个科,包括紫檀属、黄檀属、柿树属、铁刀木属、崖豆木属等等个属约 37 个树种。

  一、酸枝(老红木) 酸枝即"孙枝",又名"紫榆"。酸枝是清代红木家具主要的原料。用酸枝制作的家具,即使几百年后,只要稍加揩漆润泽,依旧焕然若新。可见酸枝木质之优良,早为世人瞩目。 酸枝是热带常绿大乔木,产地主要有印度、越南、泰国、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原先在我国福建、广东、云南等地也有出产。酸枝木色有深红色和浅红色两种,一般,有“油脂”的质量上乘,结构细密,性坚质重,可沉于水。特别明显之处是在深红色中还常常夹有深褐色或黑色的条纹,纹理既清晰又富有变化。酸枝家具经打磨髹漆,平整润滑,光泽耐久,给人一种淳厚含蓄的美。 酸枝北方称"红木",江浙地区称"老红木",故酸枝家具除广东地区外几乎都称红木家具或老红木家具。清代的红木家具很多是酸枝家具,即老红木家具。尤其是清代中期,不仅数量多,而且木材质量比较好,制造工艺也多精美。在现代人的观念中,它是真正的红木家具。

  二、花梨木 花梨又称"花榈"。史籍记载至少可分两种,一种是明中叶王佐《新增格古要论》中所讲的“出南番、广东,紫红色,与降真香相似,亦有香,其花有鬼面者”的花梨木,即《琼州府志》物产木类中所称的:“花梨木,红紫色,与降真香相似,有微香……”的花梨,也就是被今人叫做“黄花梨”的花梨木,还曾有过“ 海南檀”等名称。这显然已不在"红木"的观念范围。据多方面材料介绍,黄花梨主要产于我国的海南岛和南海诸地,数量并不很多,是明式家具最主要的用材之一。 另外一种则是北方称为“老花梨” 、 实则是“新花梨”的花梨木,这种花梨木台湾就称"红木"。它是一种*乔木,高可达30米以上,直径也可达1米左右,在热带和*带地区如泰国、缅甸和南洋群岛等地均有出产。过去在我国海南和广东、广西地区也有相当数量的花梨木。这种花梨木在《博物要览》中记载说:“叶如梨而无实,木色红紫,而肌理细腻,可做器具,桌、椅、文房诸器。”陈氏《分类学》中也说:“花梨木为红豆树属,高可达一丈八尺至三丈……浙江及福建、广东、云南均有之。闽省泉、漳尤多野生……木材坚重美丽,为上等家具用材 。”清代不少红木家具实质是这些花梨木制造的。现代从海外进口的花梨木大多也是这类品种,已成为红木家具最主要的用材。 但据明代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中的记载,早就认为花梨木有两种,一为花榈木,乔木,产于我国南方各地;一为海南檀,落叶乔木,产于南海诸地,二者均可作高级家具。海南檀即黄花梨,故明代除黄花梨家具以外,应当也早有明代花梨木家具,即今天我们所称的红木家具。

  红木家具是目前木家具家庭中最珍贵的高档商品。我国自明朝清代以来,此类家具一向为王宫贵族所拥有,平民无力问津。

  红木家具目前又分为全红木家具、主要部位红木家具和红木包覆家具三种。全红木家具是指产品所有木制零部位(除镜和镜托板、线条外)都采用红木制作;主要部位红木家具是指产品外表目视部位必须使用红木制作,内部及隐蔽处可使用其他深色名贵硬木或以外的其他优质木材;红木包覆家具是指产品外表目视部位采用红木实板包覆,内部及隐蔽处可使用其他近似优质木材,但主要部位和包覆红木家具,应在提供的质量保证书中明示使用红木以外树种木材的具体部位。 红木生长缓慢,资源奇缺,且呈逐年剧减趋势,有的已面临灭绝。我国产的红木,不但树种极少,而且产量极低。国内生产的红木家具所用的红木,均从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几个东南亚国家及南美洲、热带非洲进口。随着国际环保呼声的日益高涨,这些国家相继采取严格的*制品*,因而进口渠道日益狭窄、艰难,预计数年后,这些珍贵木材将无法供应,到那时,人们富裕了,想享受这豪华名贵的红木家具,恐怕也很难能买到了。

  2004年,在北京翰海秋拍会上,清黄花梨雕云龙纹四件柜以1100万元成交,创下当时国内古典家具拍卖最高价。

  今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及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布的《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开始执行,其中红木家具因为原材料很珍贵,被禁止出口,此前国家相关部门就已经对紫檀等5种珍贵原木禁止出口。但近年来,无论是收藏和投资领域,以及在家装市场,红木家具行情普遍上涨已成为一个趋势。

  品艺苑北京商行总经理、古典家具收藏网创办人卓祖杭表示,*出台未必能对红木家具的整体行情产生影响,目前红木资源很少,现在生产红木家具所需要的原料,绝大多数要从东南亚、南美洲、非洲进口,来满足国内市场巨大的需求。

  明清时期增值快 “老红木”易上手

  据了解,红木家具在我国的明清时期曾经达到过鼎盛,无论是用材还是设计都曾走在世界前端。

  中国收藏家协会家具收藏委员会秘书长张绍武介绍,其实红木家具在历代都有,但是在明清时期,其制造工艺最为精湛,其中明朝的雕刻工艺比较简明,形象明快;清朝时期则比较复杂,但是各个朝代中,都是如下几种材质的家具最受到关注:如紫檀木、黄花梨木、鸡翅木以及酸枝木,其中紫檀家具最为珍贵。

  卓祖杭所经营的品艺苑北京商行,十多年来一直从硬木家具原料产地———广东、福建等地区,收购一般民间所藏的古典家具,每年都投入1000万元的资金,但是近年来的收购价格一直在大幅上涨,七八年前,一般一件古典家具收购价在几百元,现在都要达到4000元至5000元。

  卓祖杭介绍,家具的价值与木材、年份、品相、款式、存世量,工艺(雕工手法)等等各个因素都有关系。在各种值得关注的硬木家具种类中,其中被北京人称为“老红木”的红酸枝木家具,是一般家庭和收藏爱好者最容易上手的品类,相比紫檀、黄花梨等价格低一些,如一套紫檀的明朝圈椅的价格,可以买五套老挝进口的老红木家具。

  张绍武介绍,硬木家具的市场价值获得很大提高,尤其在2000年后的几年,当时一对紫檀木椅子10多万的价格,现在要近百万。张德祥介绍,最顶峰时期的明清家具近年来获得更多的认可,市场价值每年都以20%的速度增长。

  仿制品仍具收藏价值

  明清时期古典家具的仿制品,由于其所用木材本身坚硬紧密、纹理华美、色泽幽雅等,也有升值空间,因此在当前的家装市场受到热捧。

  张德祥介绍,仿制明清时期的高仿家具,在近10年非常兴盛,这主要是由于当前市场上有巨大的需求,一方面人们对于中式家具文化的追求,另一方面也在于它的收藏价值,其材质的珍稀性,使得其仿制品也具备很高的收藏价值,而且由于仿制品的易得性,品种更为齐全,与当前人们的生活更为接近,因此仿古家具在市场价值的增长速度更快。

  卓祖杭介绍,南海黄花梨木是最好的木质,但是现在市场上原料已经基本绝迹了,因此这种材质的仿制品本身的价值也非常高,同时雕刻工艺也是仿制品价格的决定因素。

  卓祖杭介绍,红木家具的走红行情,主要还是中国市场拉动整个东南亚地区,因为本身中国红木家具的原材料主要产自两广地区,经过明清时期的大量采伐,现世存量已经非常稀少了,历史上就从相邻国家进口的比较多,如清朝时的紫檀就从印度和印尼进口,尽管像越南一些国家也鉴于树种的珍稀,在本国内*出口,但是受到中国整体市场向好的影响,仍然不能杜绝。

  ■解读

  “红木家具”由来

  中国古典家具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物学会鉴定专家、北京市文保文物鉴定中心鉴定专家张德祥介绍,其实“红木家具”这个概念过于宽泛,在我国《国家红木标准》中,将红木家具规定为5大属性、8大类别,共33个类别,这是在当时江浙地区出现大量明清家具仿品时一个地方性术语,后来国家轻工业部门将珍惜树种制造的家具统称为“红木家具”,而在历史上,最有价值的如紫檀木等家具,一直被称为“硬木家具”。

  因此当前的家具市场上,有不少都打着“红木家具”的旗号进行宣传,但并不是所有的“红木家具”都值得收藏。

  ■市场

  量虽少拍价高

  红木家具在拍卖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很小,不过其中也不乏亮点,能够反映出家具市场价格的上涨。2003年,康熙皇帝御制“寿山石嵌人物图雕空龙寿纹围屏”,拍得2358万港元,刷新中国家具拍卖成交价世界纪录。嘉德2004秋季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紫檀雕福庆有余四件柜以539万元成交,创造了国内紫檀家具拍卖的最高价格。

  同年在北京翰海秋拍会上,清黄花梨雕云龙纹四件柜以1100万元成交,创下当时国内古典家具拍卖最高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9 10:46

红木家具始于明朝。其外观形体简朴对称,天然材色和纹理宜人。红木主要采用中国家具制造的雕刻、榫卯、镶嵌、曲线等传统工艺。红木家具的造型和工艺中明显的民族性是对许多收藏者最有吸引力的部分,很多人称红木家具为人文家具、艺术家具。

红木家具按产品用材分可分为全红木家具、主要部位红木家具和红木包覆家具三种。
  1.全红木家具是指产品所有木制零部位(除镜和镜托板、线条外)都采用红木制作;
  2.主要部位红木家具是指产品外表目视部位必须使用红木制作,内部及隐蔽处可使用其他深色名贵硬木或以外的其他优质木材;
  3.红木包覆家具是指产品外表目视部位采用红木实板包覆,内部及隐蔽处可使用其他近似优质木材,但主要部位和包覆红木家具,应在提供的质量保证书中明示使用红木以外树种木材的具体部位。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