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是怎样过元宵节的?有那些习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06 00:39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3-06 05:00

倒贴福字

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

贴春联

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

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年夜饭

全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是除夕的重要习俗。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全家团圆的好机会,特别是随着很多人工作变得越来越忙碌,春节团圆的意义更大。

压岁钱

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


总结:

1、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倒贴福字。

2、春节来临之前会在门上贴春联。

3、春节是个团圆的日子,家人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4、家中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取平安的意思。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02:08

  六安市元宵节习俗:
  六安地区的元宵节,市民习惯过早不过迟。清晨即烧香、点烛,鸣放鞭炮,吃元宵。中餐菜肴丰盛,合家团聚。晚间,点亮门灯,通夜不息。街道、村落玩灯、唱戏。
  元宵节当天,还有“炒跳蚤”之俗,即将瓜子、花生、玉米放在锅中翻炒,谓可使家中保持卫生、田里庄稼不生虫害。乡间少年常三五聚集,将干扫帚点燃后抛向空中,谓“撂火把”、“玩火球”。
  农村常有好事者,于元宵节清晨,到附近庙里去抢“红子”。红子是人家上年生了小孩,今年元宵节送给庙里,送子娘娘塑像的“红盖头”。
  传说送子娘娘上的“红子”,送到谁家,即使久婚不育的妇女,也会生孩子。年年这天都会有成群结队的人,到庙里抢“红子”。
  抢来的“红子”,一群人敲锣打鼓,送到希望生孩子的人家。主人则要办酒席招待。如果以后生了孩子,还要于第二年元宵节,买一块红布到庙里去还“红子”。

  六安市各地其它元宵风俗:
  金寨:上百子灯
  上百子灯,这一点最能体现到金寨人的人情味。正月十五晚上,金寨的一些人家要到一些孤坟上去点上一盏灯,这些坟茔往往是没有后代的死者,或者虽有后代,但后代们离坟茔太远,根本没办法来“上灯”。
  去“上灯”的人家的本意就是告慰地下的死者:不要太遗憾,咱们这些来“上灯”的人都是你(指地下的死者)的后代啊!

  霍邱:蒸馍馍
  跑百病
  这一天家家户户,红灯高挂,又叫“灯节”,是春节的又一个庆贺的*。各地挂灯笼,舞狮子,划旱船,挑花挑,打花鼓,唱大头和尚戏,热闹非凡。

  南乡洪集、姚李一带,每年十五,都有盛大的庙会,并且还有“抢红子”的习俗。西乡石店一带,农家中午蒸馍馍,又“争风”,预示收割,扬场有风;晚上菜肴丰盛,饭后炒花生、瓜子。
  正月十六日,是走亲访友的吉祥日子,称为“跑百病”。妇女们相互拜访,一直持续到正月底。

  霍山:吃尾巴座子、 舞狮舞旱船
  正月十五,全家团聚吃元宵,另外要吃尾巴座子,三十晚上吃猪头,十五晚上吃猪尾。元宵节早起放鞭炮,烧香燃烛,晚上通宵点灯,处处灯火通明,俗语说:“三十晚上火,十五晚上灯。”
  一些地方还有给亲人坟上送灯的习俗。较大的集镇都要组织玩灯。舞狮舞龙舞旱船。
  当地有“过了正月半,各人寻事干”之说。但这只是理论上的说法,事实上一些门面三天年仍然做买卖(不是大开门)。
  而十五以后拜年的依然不断,“手拿镰刀去割麦,家里来了拜年客”,只要在上半年初次见面,仍然称作拜年。

  舒城:吃粽子、回娘家
  提井水吃粽子,在这个团圆日,家里的长子要起来提第一桶水,意为当门立户,必须管家中吃喝。
  粽子和鸡蛋煮好后,吃时不能说粽子,要说元宝;吃粽子不能用剪刀,而要直接用手去解开麻线;鸡蛋叫做金蛋。
  接姑娘回娘家。按当地的风俗,出嫁的女儿是不能回家过年的,只能在十五的时候回家。
  吃着汤圆放烟花。晚上天黑的时候,家里的每一盏灯都要点亮,这是让各路“邪神鬼怪”让道。然后吃汤圆,按照习俗,一人要吃上10个。在吃汤圆的时候,开始放爆竹、点烟花了。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