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知多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06 01:42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03:11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所以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节习俗在当代起着一定的作用。春节习俗在现代人的生活中依然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传承文化精神,体现亲情团结,祈求招财纳福;传递着当代人们的文化追求,感受着浓浓的年味,开启新一年的篇章。
  腊月廿三
  祭灶 祭灶在民间的影响很大、流传极广。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专门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视作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
  民间传说,在除夕之夜,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间百姓家的厨房内。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
  腊月廿四
  扫尘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室外屋内,房前屋后,彻底进行打扫,干干净净迎新春,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中国在尧舜时期就已经有了扫尘的风俗。这一习俗之所以盛行,是因为“尘”与“陈”谐音,“扫尘”的目的是要把所有不好的运气统统扫走。这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喜悦。
  腊月廿九
  贴春联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范围很广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驱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作“桃符”,即春联的前身。
  贴门神 为了祈福,一些地方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
  贴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普及性很广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贴“福”字 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盼望着福气进入家门。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中国民协*冯骥才则表示,大门上的福字不宜倒贴。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一个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正贴。把大门上的“福”字翻倒过来,则头重脚轻,不恭不敬,有悖于中国“门文化”与“年文化”的精神。民俗讲求规范,应当讲究,也应当恪守,要表现出一种文化的高贵和尊严。
除夕
  祭祖 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是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饽饽,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头,献供新茶。
  春节上祖坟一般在大年三十,到祖坟去请过世的亲人回家过年。上坟放鞭炮、烧纸并磕头叫上家族已故的亲人“回家过年”,扫完墓一定要背着手稳重地往家走,不许打闹也不许拐地方或串门,必须直接回家,也是把祖上的福气、财气带回家。到家在供好的祖宗牌位前烧香磕头,并言“你们在家过年吧!”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对“守岁”这一习俗进行了描绘。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寒山寺,有一种“击钟分岁”的守岁习俗,除夕之夜的夜半时分,敲钟108下,意在消除人世间的108种烦恼。唐朝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一诗中对此进行了生动的描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置天地桌 天地桌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主要为接神使用。一般没有大佛堂的人家特别重视,因为平时对佛献供较少,到年终岁尽时要对神佛大酬劳一次。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受祀的偶像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时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
  吃年夜饭 这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
  接神 接神是为新旧年分野,但接神时间也不太统一,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正”之时,即午夜零点开始接神,有的则在“子正”之后才接。祭灶后,诸神都回天宫,不理人间俗事,到除夕子时后,即新的一年来临时,又降临人间理事。接神的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全家中的最长者主持。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按方位叩首礼毕后,肃立待香尽,再叩首,最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时鞭炮齐鸣,气氛极浓烈。
  踩祟 接神后,将芝麻秸从街门内铺到屋门,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声,称为“踩岁”,亦叫“踩祟”。由于“碎”与“祟”同音,取新春开始驱除邪祟的意思。
  接财神 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表示欢迎财神降临,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要说些吉利话,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之类的口彩。另外,有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胡子,身上背黄布袋,装扮成财神爷模样的人,后面跟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散发财神爷像,以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等一堆讨吉利的话,直到主人欢欢喜喜地接过财神爷像给他们分些钱,这些人才连声道谢,更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的人家。
  压岁钱 吃过年夜饭后,家里的长辈要给儿女压岁钱,以祝福晚辈平安度岁。压岁钱,又称“压胜钱”“押岁钱”“守岁钱”等。最早的压岁钱的“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而是专门铸成钱币的吉利品或避邪品,是小儿身上带的护身符。因为“祟”与“岁”同音,所以压岁钱有“厌胜鬼祟”的意思。
  宋代以来,人们用现实流通的钱币作为压岁钱,明清时代广泛流行。明清时代的压岁钱,由长辈用红线将铜钱串起来,吃过年夜饭后直接给予晚辈,或者在晚辈睡下后放置在床脚或枕边。使用钞票时,家长们则喜欢选用号码相连的新钞票,预兆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而红纸包钞票,这种压岁钱称为“吉利红包”。
正月初一
  开门炮仗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饮屠苏酒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者饮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宋朝文学家苏辙在《除日》写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来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留着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拜年 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新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后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正月初二
  出嫁的女儿回来拜年 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礼物不一定有多么厚重,但“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一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祭财神(北方)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祈望新年要发大财。
  正月初三
  小年朝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为传说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便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这天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贴“赤口” 在中国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25 cm、宽约3 cm的红纸条,上面写上出入平安等吉利话,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攒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流。
  “送年” 一般晚上举行送年仪式,是送诸神和祖先回天。
  正月初五
  祭财神(南方)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习俗中认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
  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穷鬼,又称“穷子”,相传穷鬼乃颛顼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爱喝稀饭。有的地方,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实际上反映了中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昔日的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人们认为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是人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
  “熏天” 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一种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吃七宝羹 七宝羹是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寓意聪明,蒜寓意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

  送火神 在山东半岛,正月初七这天还要“送火神”,孩子们选一根2 m左右的木棒,用麦秸将其绑住,这就是所说的“火神”。黄昏时分,在家门口点着“火神”的一端,孩子们抱着“火神”的另一端跑向离家较远的地方,直到燃烧殆尽为止。这个活动寓意于将“火神”送出家门,一年之内家里没有火灾,平平安安。
 正月初八
  顺星 顺星又名祭星。正月初八晚上,人们去庙里进香祀星君(即顺星)。等天上星斗出齐后,各家还要举行一个顺星的祭祀仪式。祭星时,要在案头、灶台、门槛、锅台等处各放一盏“金灯”(黄灯花)并点燃,叫“散灯花儿”,有避除不祥之意。祭星结束后,全家聚在一起吃一顿元宵。
  放生祈福 正月初八有“放生”活动,就是把家里养的一些鱼、鸟拿到外面,放归野外。明代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说:“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笼禽雀、盆鱼虾、筐螺蚌,罗堂前,僧做梵语,数千相向,纵羽空飞,孽着落屋上,移时乃去,水之类投皇城金水河中网罟笋饵所希至。”初八放生,不仅体现了古人尊重自然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品德,也表达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间各种生物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
  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是天日,传说此日为天界最高神——玉皇大帝的生日,俗称“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称之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他是统领三界十方诸神以及人间万灵的最高神,代表至高无上的“天”。这天的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正月初十
  十,谐音“石”,因此初十为石头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恐伤庄稼。这种风俗也称“石不动”“十不动”。在河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日早晨,以绳系罐鼻,由10个小伙子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正月十一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此日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春节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正月十二
  十二搭灯棚 从这一天起,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选购灯笼,搭盖灯棚。有童谣唱道:“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五
  元宵节 元宵节,又名灯节,节期与节俗活动也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新年期间娱乐活动的*。
  食俗篇
  腊八粥 腊八粥不仅清香甜美,而且能畅胃气、生津液,因而颇受人们的喜爱。喝腊八粥在我国已经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一岁之终,农作物已收晒完毕,农闲了,人们便到野外猎取禽兽,用来祭祖先、敬百神,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称为“腊祭”。南北朝时,农历十二月初八被正式固定为“腊八节”。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腊月初八这天,中国各地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年糕 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汉代杨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
  饺子 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也不相同,北方一些地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人们辞旧迎新之际表达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一盘盘饺子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包饺子时,有的人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
  元宵 南方叫作“汤圆”。在江苏、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汤圆的习俗。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据元代伊土珍《(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载,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
  明代时,元宵在北京已经很常见,做法也与今天无异。清代康熙年间朝野盛行“八宝元宵”、马思远元宵。*初年,还有袁世凯因元宵与“袁消”音同,所以下令禁喊元宵之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05:19

贴年画、窗花、春联、福字;包水饺;守岁;拜年;压岁钱;燃放爆竹;掸尘扫除;包汤圆;制年糕;舞龙舞狮;照厅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