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07 22:05
共4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3-08 02:26
1、助跑阶段:身体逐步内倾,加大外侧腿臂的摆动幅度,保持头、躯干成一条直线向内倾。助跑的整个过程应有明显的加速性和较强的节奏感,尤其是最后几步逐渐加快,到最后一步最快。
2、起跳阶段:脚跟着地迅速过渡到全脚掌,双臂后摆,起跳腿充分蹬伸,双臂配合腿向上摆。
3、过杠阶段:腿过杆后内旋下压,使臀部迅速移过横杆。
4、落地阶段:落地时以较大的身体部位着地,或以能产生屈伸的肢体来着地,增长着地时间,吸收力量,使身体安全着地。以往腹滚式着地,以右手、右肩、背后、右脚四点顺序着地,应用关节的分节运动来逐渐缓冲着地力量,采用翻转的方式过竿着地。
总结:
1、助跑阶段:身体逐步内倾,加大外侧腿臂的摆动幅度,保持头、躯干成一直线向内倾,逐渐加速。
2、起跳阶段:脚跟着地迅速过渡到全脚掌,双臂后摆,起跳腿充分蹬伸,双臂配合腿向上摆。
3、过杠阶段:腿过杆后内旋下压,使臀部迅速移过横杆。
4、落地阶段:落地时以较大的身体部位着地,增长着地时间,吸收力量,使身体安全着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7 23:34
初中生女子运动会跳高标准高度一般是1.4米。按田径竞赛规则规定,跳高比赛的第一个起跳高度在比赛开始前由运动员自己向裁判员申请。
由有节奏的助跑、单脚起跳、越过横杆落地等动作组成,以越过横杆上缘的高度来计算成绩的比赛项目。因此跳跃角较大。起跳是从助跑的最后一步摆动腿支撑成垂直部位开始,到起跳腿跃离地面瞬间的动作。
扩展资料
小技巧:
助跑:速度的发挥与控制,助跑速度太快,则不能有充分的起跳准备,更缺乏非常巨大的腿力将水平动量大部分改为垂直动量;速度太慢,则不能产生应有的水平动量,因此速度分配为跳高助跑特有的本质。
起跳:决定高度的关键,是将水平动量改变为垂直动量,仅留部分水平动量越过横竿。从力学的原理来看,起跳是向前的力量与起跳腿前撑时得到的反作用力所造成的向上合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8 00:52
起始高度是100公分就是一米或90公分左右...标准高度是按个人体型..例如你一米六..就应该跳过一米三.. 如果..要按比赛来起跳...就要从一米一开始练...起码..跳过一米三....运动会在学校没什么挑战性....只要跳过一米二五就好...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8 02:27
80-100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