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中元节是三个节日,这些节日都有怎样的来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07 18:34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7 20:03

“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元都未日闲”,唐朝诗人令孤楚对生死看得很开,大概是因为人生的不得意。时值中元,他却觉得自己偶来人世,但仔细品读,世间众人又莫不是偶尔来之。

中元节,是一个饱含思念的节日。可以是逝去的先人,也可以是曾经陪自己一起过中元节的家人、朋友、伴侣。

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中元节的来历可并不简单,经过了一番变化历程。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些知识你需要了解一下;

一、“七月”,为何如此神秘?

“七月半”,农作物成熟的时节到了。远古先民在农事丰收之际,会祭拜天地,感谢神灵庇佑。久而久之,“七月”,成了这个古老的国度极为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

《易经》曰:“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可见,七,具有难言的神秘色彩。《西游记》中,太上老君将孙悟空置于炼丹炉中,一练便是七七四十九天,为何一定要是四十九天?练他个*十天岂不是更稳妥些?

据《易经》记载,七乃阳数,天地之间有阳气,阳气七天一反复,每七天灭绝一次,七天后又可以重生。所以,七,乃是天地运行之道,遵循阴阳消长之理。

二、“祭祖、庆收”之节

故而,每年七月意义重大。随着后世发展,到了先秦时代,七月半基本定型,成了祭祖节日。人们秋收之后,为报先祖恩情,便会献上新米,告知祖先自己生活的很好,以尽孝道。

至于为何七月半的内涵会发生改变?大家可以参考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先秦时代虽然法家一家独大,但儒家思想更得民心。

众所周知,世间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因为世间无时无刻都在变化。七月半中多了“孝道”这一内涵,仅仅只是个开始。

三、“鬼节”的由来


东汉后期,道教盛行。道教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称之为“三官大帝”,三官各司其职,到了七月半这一天,各有各的事。

天官,要在七月十五上元赐福。地官,则要在七月十五中原赦罪。水官,要在七月十五下元解厄。

且不去说天官和水官,两个职责大家一看就明白,至于这地官的“敕罪”,如何说道?

赦罪,地官打开地狱之门。咱们知道地狱的乃是冥界,冥,界鬼魂之所也。地狱之门大开,鬼魂得以重返人间,有家的回家,没家的瞎逛。

显然,人们对这些鬼怪更为忌惮、畏惧,但又因为自家亲人可能会回来看自己,又有些期待。于是,各地便开始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

久而久之,本是祭祖、*收的佳节却变成了鬼节——中元节。

不过,这样一来很多道士、和尚的工作就来了,他们要为这些亡魂超度。有些地方*会筹资举办大醮,也有些地方百姓会自发组织举办,邀请道士来超度亡魂。

四、为何说中元节是三个节日?

关于中元节“三个节日”的说法,就不得不说说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到底有何历史渊源呢?

当一个民族人口越多,所形成的文化便愈加宏大,加上历史足够悠久。江山代有才人出,文化的影响力愈发强大,同时也会具备更不可抗拒的吸收能力。

“吸收能力”,顾名思义,外来文化只要进入中国就会被同化、被吸收、被融合,比如佛教文化、蒙古文化等。

文化一多,就有各自的立场,“中元节”就是最好的体现。在民俗语言、道教、佛教的说法中,七月半这一天可称之为祭祖节、中元节和盂兰盆节,三者不分高下,成并列关系。

前面解释过道教的中元节,盂兰盆节又有何说法?

“盂兰盆”,是梵文的发音,意思是救倒悬,“倒悬”即地狱。解救地狱正在受苦的鬼魂,很多人觉得盂兰盆节与道教的中元节基本一致,实则不然。

道教中元节,由地官释放关押在地狱的鬼魂回家探亲,乃是赦罪,盂兰盆节则是解救。

道教中,中元节结束后,鬼魂回到地狱,而盂兰盆节的鬼魂则被超度了。所以说,二者还是不同的。

结语

中元节,是中国极为古老的传统节日,经过历代演变,内涵也在发生变化。但是所有内涵均不会舍弃,均可用。

也就是说,到了中元节可以祭祖,可以*收,可以祭鬼神,皆可。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