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茶包 冲泡方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07 23:08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8 00:37

品饮花茶,先看茶胚质地,好茶才有适口的茶味,窨入一定花量,配以精湛的加工技术,才有好的香气。花茶中蕴含香气如何,是非常重要的,它有三项质量指标: 

  一是香气的鲜灵度——即香气的新鲜灵活程度,与香气的陈、闷不爽相对立

  二是香气的浓度——即香气的浓厚深浅程度,与香气淡薄浮浅相对立,一般经过三次窨花,花香才能充分吸入茶身内部,香气较为浓厚耐久; 

  三是香气的纯度——即香气纯正不杂,与茶味融合协调的程度,与杂味、怪气、香气闷浊相对立。 

  这种香气的质量鉴别,只有评茶师和饮茶爱好者长期品尝积累经验,才能细细地辨别出来,这就是评茶的艺术。 

  泡饮花茶,首先欣赏花茶的外观形态,取泡一杯的茶量,放在洁净无味的白纸上,干嗅花茶香气,察看茶胚的质量(烘青,炒青、晒青及嫩度、产地等),取得花茶质量的初步印象。茉莉花茶有一些显眼的花干,那是为了“锦上添花”,人为地加入的茉莉花干是没有香气的,因此不能看花干多少而论花茶香气、质量的高低。但花干色泽白净、明亮,为好花干的标志,黄褐深暗,为花干质差的表象。花茶泡饮方法,以能维护香气不致无效散失和显示茶胚特质美为原则。对于冲泡茶胚特别细嫩的花茶,如茉莉毛蜂、茉莉银毫、茉莉东风茶一类特高级名茶,因茶胚本身具有艺术欣赏价值,宜用透明玻璃茶杯,冲泡时置杯于盘内,取花茶二三克入杯。用初沸开水稍凉至90℃左右冲泡,随即加上杯盖,以防香气散失;手托茶盘对着光线,透过玻璃杯壁观察茶在水中上下飘舞、沉浮,以及茶叶徐徐开展、复原叶形、渗出茶汁汤色的变幻过程,“一杯小世界,山川花木情”,堪称艺术享受,称为“目品”。冲泡3分钟后,揭开杯盖一侧,鼻闻汤中氤氲上升的香气,顿觉芬芳扑鼻而来,精神为之一振,“香于九畹芳兰气”、“草木英华信有神”。有兴趣者,还可凑着香气作深呼吸,充分领略愉悦香气,称为“鼻品”。茶汤稍凉适口时,小口喝入,在口中稍事停留,以口吸气、鼻呼气相配合的动作,便茶汤在舌面上往返流动一二次,充分与味蕾接触,品尝茶味和汤中香气后再咽下,如是一二次,才能尝到名贵花茶的真香实味。此味令人神醉,正如宋人范仲淹茶歌所说“茶味今轻醍醐”、“茶香兮薄兰藏”。综合欣赏花茶特有的茶味,香韵,谓之“口品”。民间有“一口为喝,三口为品”之说,细细品啜,才能出味。 

  一开茶饮后,留汤三分之一时续加开水,为之二开。如是饮三开,茶味已淡,不再续饮。通过三开茶汤的鼻闻、口尝,综合领略茶味的适口度和香气的鲜灵度、浓度、纯度后,三香具备者为“全香”,茶形、滋味、香气三者全佳者为花茶高品、名品、珍品。泡饮一般中档花茶,不强调观赏茶胚形态,可用洁白瓷器盖杯,冲泡100℃沸水后盖上杯盖,5分钟后闻香气,品茶味。此类花茶香气芬芳,茶味醇正,三开有茶味,耐冲泡。 

  泡饮中低档花茶,或花茶末,北方叫“高末“,一般采用白瓷茶壶,因壶中水多,保温较杯好,有利于充分泡出茶味。视茶壶大小和饮茶人数、口味浓淡,取适量茶叶入壶,用100℃初沸水冲入壶中,加壶盖,待5分钟,即可酌入茶杯饮用。这种共泡分饮法,一则方便、卫生,二则家人团聚,或三五亲朋相叙,围坐品茶,互谈家常,较为融洽,添增团结友爱、和睦的气氛。

  小贴士

  1、选购干燥度好的花草茶,水分最好在4%以下,便于保存。 

  2、自行调配花草茶时,要注意花草的性质,如安眠作用的熏衣草,就不要与可振奋精神的迷迭香一起冲泡。如果不知道各种花的药性,最好单独饮用。 

  3、若觉得冲泡出来的复方花草茶味道不好,可以放入一两朵干燥的玫瑰花,玫瑰的香气可使整壶茶变得好喝起来,而且玫瑰属于中性,不会跟其他花草茶相冲突。 

  4、想喝甜甜的花草茶,最好添加蜂蜜,因为蜂蜜同样属于大自然的产物,且与花朵的味道相搭配比较和谐。

  原料介绍

  花茶一般采有绿茶的茶胚,少量的有红茶和乌龙茶,再与鲜花窨制而成的一种复合茶,由于窨花的次数不同和鲜花种类不同,花茶的香气高低和香气特点都不一样,其中以茉莉花茶的香气最为浓郁,是国花茶中的主要产品。

  花茶是我国特有的香型茶,花茶既具有茶叶的爽口浓醇之味,又兼具鲜花的纯情馥郁之气,有“引花香,益茶味”之说。

  一般根据其所用的香花品种不同,划分为茉莉花茶、玉兰花茶、珠兰花茶等亚类,其中以茉莉花茶产量最大。每种亚类又根据其加工原毛茶坯的产地、质量与制作工艺的精细程度划分出若干等级,有特级、一、二、三、四、五级等六至七个等级。 

  营养分析

  茶中含有的多酚类物质,能除口腔细菌,使人吐气如兰。其中的儿茶素,能抑菌、消炎、抗氧化,有助于伤口的愈合,还可阻止脂褐素的形成,并将人体内含有的黑色素等毒素吸收之后排出体外。

  茶叶中的绿原酸,亦可保护皮肤,使皮肤变得细腻、白润、有光泽。茶叶中的茶多酚、脂多糖、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能通过综合作用捕捉放射性物质,可以减少辐射对皮肤的伤害。茶叶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所以常喝茶可使皮肤白皙、有光泽。

  同时鲜花含有多种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氨基酸、糖类等,鲜花的芳香油具有镇静、调节神经系统的功效。

  相关人群

  一般人均可饮用

  1. 适宜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油腻食品食用过多、醉酒者。

  2. 不适宜发热、肾功能不良、习惯性便秘、消化道溃疡、神经衰弱、失眠、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

  食物相克

  不要用茶水送服药物;服药前后1小时内不要饮茶;人参、西洋参不宜和茶一起食用;忌饮浓茶解酒;饭前不宜饮茶;饭后忌立即喝茶;少女忌喝浓茶。 

  制作指导

  冲泡时间不宜过长,不宜用保温杯泡茶。饮茶不宜过浓,隔夜茶勿饮。

  食疗作用

  花茶性温,春季饮花茶可以散发冬季郁积于人体内的寒气

  其他相关

  我国花茶的生产,始于南宋,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最早的加工中心是在福州,从12世纪起花茶的窨制已扩展到苏州、杭州一带。明代顾元庆(1564-1639)《茶谱》一书中较详细记载了窨制花茶的香花品种和制茶方法:"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诸花开时,摘其半含半放之香气全者,量茶叶多少,摘花为茶。花多则太香,而脱茶韵;花少则不香,而不尽美。三停茶叶,一停花始称。"但大规模窨制花茶则始于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到1890年花茶生产已较普遍。

茉莉花茶具有促进大脑功能,保护神经细胞;还有镇静止痛作用,对妇女“痛经”有一定疗效;茉莉花茶中的茉莉酮对男人前列腺炎、前列腺肿大也有防治作用。据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茉莉花性辛甘温、和中下气、避秽浊、治下痢腹痛。”福州地区民间有以茉莉花干炖黄花鱼头,服用治头晕。妇女分娩前用茉莉花干炖服可防难产。

  用茉莉花茶水煮大米饭,吃起来芳香可口,又能养生保健,祛病延年,老人吃了可软化血管、降低血脂和胆固醇、防中风和抗老化。茶水中的芳香物质可增加白细胞,增强抵抗力;茶水中氟化物,食用茶水煮的米饭可防龋齿。夏秋两季服用茶水煮米饭还可以祛风散热,防治痢疾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8 01:55

茉莉花茶冲泡方式
一、玻璃杯泡法
器具:150ml玻璃杯、茉莉花茶3g(茶水比为1:50,视杯子大小及口感可自行添加)、烧水壶一个
步骤:
投茶:取3g茶叶,置入150ml透明玻璃中;
洗茶:水烧开后微凉,至85--90度(即烧开略凉)时,绕圈沿杯璧注水,至玻璃杯1/3出处,略微摇晃玻璃杯,让茶充分被水浸润,然后快速倒掉茶水;
注水:再往杯中注水,使茶叶上下翻滚,注水至七到八分满,待茶叶略沉,即可饮用;
续水:饮至1/3时就可以续水再添加了,这样滋味不会过浓过苦或者淡薄。
提示:
1、一般竹制茶勺一勺为5g左右,3g差不多半勺多一点;
2、茉莉花茶茶坯较为细嫩,最好不要用100度沸水冲泡,以免烫熟茶芽,影响口感;
3、玻璃杯冲泡,可以看到茶叶在杯中的动态之美。
二、飘逸杯泡法
器具:飘逸杯一个、茉莉花茶5g(小泡包装一泡)
步骤:
投茶:取5g茶叶(茶水比:1:30),置入飘逸杯过滤网;
润茶:沿过滤网边缘绕圈注水(水温在85--90度),略微浸润茶叶后,快速将水过滤倒掉;
注水:再一次沿过滤网杯壁绕圈注水,第一泡3-5s左右出水,第二泡7s-9s出水,第三泡10s-12s,后面视情况增加,可延长至1分钟。
提示:投茶量及时间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整,飘逸杯因要多次冲泡,投茶量过少,后续滋味寡淡,所以可把握在5g左右。
三、盖碗泡法
器具:盖碗一个、烧水壶一个、公道杯一个、茶杯若干、茶盘一个、茶漏一个
步骤:
1、温具:将盖碗、公道杯、茶杯等略微烫洗,可按从盖碗---公道杯---茶漏---茶杯的顺序依次;
2、投茶:取5g茶叶(茶水比约为:1:30),放入盖碗中;
3、润茶:将烧开的水微凉,至85--90度,用回旋低斟的方式,将开水冲入盖碗中,刮去上层茶沫,然后将茶水快速到掉;
4、冲泡:将茶漏放入公道杯中,再次拿壶,高冲水至盖碗中,第一泡3s-5s左右出水,第二泡7s-9s,第三泡10-12秒,依次类推,后面几泡建议控制产品品质耐泡程度而定。然后倒入公道杯中,分杯饮用。
提示:
1、出汤时间可按茶叶的品性与自身的口味喜好略微调整,大宗茶出汤可以稍快一点;
2、冲水时最好不要从盖碗的中间冲水,可沿杯壁下冲,这样不会破坏茶气,形成苦涩;
3、洗茶出水要快;
提示:
1、天怿系列一级茶一般2--3泡有香气,特级茶一般5--6泡有香气。
2、 特级茶冲泡温度可更低一点,可在80--85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8 04:03

很简单的水温不要太高一般85度水温左右,还有您可能是茶叶放的太多了,所以有点涩!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