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9:27
共9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08:38
意思是使用手段引诱人做坏事;吸引,招引。
读音:yòu huò。
引证: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我这时被四面的歌声*了,降伏了。”
反义词:抵制、自制 劝导。
近义词:引诱、诱骗、迷惑、勾引。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引诱
读音:
释义:指诱导,劝导。通常意为使用施诈手段,使人认识模糊而做出诱导者设计好的行为,通常指坏事。
引证:郁达夫 《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信》:“引诱你到 北京 来的,是一个国立大学毕业的头衔。”
2、迷惑
读音:mí huò。
释义: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使人迷乱。
引证:曹禺 《雷雨》第四幕:“ 周萍迷惑地望着父亲同侍萍 。”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09:56
①引诱;迷惑:他在金钱的*下,出卖了灵魂。
②有很大吸引力:传来一阵阵*人的饭菜香味。
释义:①引诱;迷惑:他在金钱的*下,出卖了灵魂。 ②有很大吸引力:传来一阵阵*人的饭菜香味。
读音:yòu huò
近义词:诱骗
反义词:抵制
造句:
1、古老而神秘的北京,对每一位游客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
2、弟弟抵挡不住美食的*,跟着叔叔回家了。
3、金钱的*使一些意志薄弱者迷失了方向,成了金钱的俘虏。
4、去看电影的*太大了,让我们无法抗拒。
5、钱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11:30
诱导人。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13:22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您好:很高兴为您提供解答。基本解释: ①引诱;迷惑:他在金钱的*下,出卖了灵魂。②有很大吸引力:传来一阵阵*人的饭菜香味。
词语分开解释: 诱 : 诱(诱) yòu 劝导,教导:诱导。诱发。使用手段引人:引诱。利诱。称美之辞:“诱然与日月争光?
惑 : 惑 huò 心疑不定,不明白对还是不对:疑惑。困惑。惶惑。智者不惑。使迷乱:迷惑。惑乱。 成语:惑人耳目。希望能帮助到您,谢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15:30
用手段,使人模糊,做坏事。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17:54
引诱什么意思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20:36
◎ * yòuhuò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23:34
和平年代,男人所面对的*,很少是生死或者战火这一类的极端考验,更多的是机会、地位、金钱、美女之类的软性*。这种情况下,一个自信、率性、成熟豪迈的男人,更应该有勇气说:我不怕*!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02:48
*
再下一个阶段,也许三毒又以其他的诱 惑出现,看破了财富,又有了地位的诱 惑,看破了地位的虚无缥缈,又有了女 色的诱 惑,看破了臭皮囊,又来了名声的诱 惑,等等不一而足。不单是诱 惑,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烦恼,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忧心,心忧则浮而飘,被诸事牵扯,谈何修心。
悟什么?
修心的目标有了,那么修心怎么修,怎么擦 拭我的心,这要靠心的理解来实现—–悟。悟就是想通,我们总是说要悟,可道理都摆在那,轮廻因果,缘分命运,还有什么可悟的哪?实际上,明月飞花一草一木无不带有悟的契机,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件事都有可能让我们领会更多, 悟就是将佛法应用到生活中去再从生活中体会出佛法的一个练习的过程,就是我们在准备考圝试的过程中反复应用基本纲领反复做练习题再从练习中掌握基本纲领直到熟练的过程。 修心路上的每一次正确应用佛法,心境就提升一分;同时又可能前九次全对,第十次错,也可能导致修行全毁前功尽弃,所以才说修心路上“如履薄冰”。
有很多同 修对台长的“说法”研究得的非常仔细,理解得非常透彻,修得非常精进,这是好的现象,说明大家认识到这个法 门的好处。但是从网上问的问题和平时的待人接物上可以看出,很多人现在还处于还债的阶段,还没有认识到佛法即人生,学佛先学作人的基本道理,虽然因为念经的原因,脾气上有了改进,但并没有主观上开始反省自心,主动地找毛病改正品行,也就是说佛法还没有被应用到生活中去,还没有把佛法应用到自己身上。比如说“戒定慧”,有多少人还不明白为什么要戒,戒什么,怎么戒了就能定?为什么要定,定什么?等这都是要心中明白的问题。
同样很多我们平时儿熟能详的一些前人总结的经验,也要从中悟出它的原理是什么,它依据佛法的哪个基本定律,这样才能明白前人为什么这么说。比如说:为什么“忍辱能精进”,依据哪一原理;为什么要这么强调“无我”,有什么作用;等等,知道这句话也能按着作,只是简单地机械地照搬套用,只有理解了原理才能举一反三明白真正会应用,这一点和我们学习数学应用定律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悟”并不是那么遥远抽象,每天的学佛中我们都已经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在悟:怎么念经,念经怎么就会变好,小房子是怎么应用的,等等,接下来就是要系统地有 意识地悟,想更多的“为什么”从而明白更多的道理, 修心的人不敢作坏事就跟懂法的人不敢违法乱纪一样,因为他明白道理。
修行修什么?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 为的是达到觉 悟的最高的境界—彻悟。修行有三个方面:行为的规范,言语的禁忌和意识品行的提高。实际上,当我们知道了尘网中孽力占很大成分,而孽障又是来自与“身口意”,那么就很容易理解这三 点的目的都是为了避免造孽:行为的规范杜绝身 体造的孽障,言语的禁忌使自己不造口业,意识品行的提升又是为了防范意念上的坏念头,从而少造意业。明白了原理,我们就可以以此为基准修正行为,减少孽障,不再编织新的尘丝。当然应用这个原理到生活中去和应用到什么程度就取绝于每个人的领悟力了。比如说:工作单位的领 导明显地给你的工作量大,使你每天埋头苦干还常常班加点,别人同样的薪水,但要清闲的多,在这种情况下,你能忍住不骂人,你能忍住不作出格的事,可内心里你能不能真正地不生气哪?不生气又为什么这么重要哪?你不生气,别人会不会认为你是懦夫哪?正确的心态应该是什么哪?这些都是要我们自己领悟的。
每回答一个问题,你的境界就增一分,领悟的不同,境界就不同。如果领悟不出,则会时时比较着别人的工作量,不停地感受着不公平待遇,渐渐地愤 恨起来,这时候孽缘早已种下而不自知,反而认为自己才是受 害 者,渐失道心。“*领进门,修行在各人”,正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遇到的问题也不同,所以台长不可能把每个人要悟的答 案都摆在面前供大家选择,好在万变不离其宗,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宗旨就是用因果、缘分理解生活,用台长教的法 门解决生活中问题,用建功德不起恶缘来作为约束自己的准绳。
修行的三个方面并没有讲到积功德, 那功德怎么会是修行的结果呢? 修行三个方面直接的结果就是做善事持善 念说好话,都是功德。
修心修什么?
修心是修行到一定阶段后必然要面对的一个题目,初学者或还没有感应的人,可以先专心致志的消 业障作功德,这是因为当身上的孽障还很多的时候,你的债还太多,心上的污垢还没有擦 拭,谈不上修心;而当我们消孽障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往往这时候会有经历过梦考,闻到了天檀香,见到菩萨笑等灵感后,逐渐的修心就摆在面前了。这就是台长所传的“修今世法”区别于其他“修来生法”的一个特征:魔由心生,实际上心魔和孽障是密不可分的。现在我们能够还债后再修心,那么我们就是轻装上阵;所以同样修心,台长的法 门明显可以让大家的心障减轻,容易克服心魔,提升境界。
从修行的三个方面还可以看出,修行和修心是息息相关的,要修正自己,首先就得发觉自己的行为上有什么不正的地方。这个“觉”的过程就是修心的过程,反省自身,反省自心,逐步提高。修心没有一定的明确规定按部就班的操作规程具体说明如何修心,因为各人的业力不同,修行所遇到的障碍不同,从而修心的路也就有差别。但万法归一,无论我们修心路有多么大的差别,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佛心菩萨心,佛心即是众生心,菩萨心即是慈悲心,所以只有时时反省自心,对照佛心菩萨心,就能找到心中要修正的地方从而修正我们的行为。
佛心就是无我地想着众生的苦,菩萨就是慈悲喜舍,这都是极高的境界,所以是我们的榜样和终极目标。修心的基本起点就是修正心灵,达到心净心定的境界,也就是着眼于实际,从我们身上的毛病找起,去除三毒“贪嗔痴”,去掉我执他执,从而定下心来,一心修行,得到心灵的纯净,逐渐地明 心见性,见到我们本来的佛性—包括良心、善心,使之培养壮 大,发展成慈悲心。
什么是心净?
修正心灵为修心的出发点,但不同的人对正的看法不同,哪怕是对立的两个方面,可能都认为自己是正。这就是我们面 临的第一个题目,怎样是正,一个自私的人会说“人不都这样”? 一个经常和妻子吵架的人会认为她总是这样不关心我,而一个和80岁的老妈10年不相往来的儿子也会振振有词的说:“她当年对我老婆狠得不得了”。
在这种情况下,什么是他们反省的契机,十年如一日从没认为自己错,怎么会突然去反省。这个契机多来自外界,某日法 会上台长的一句话,有时坐车也能产生一些悟性,一个儿子扶着年迈母亲的也是一个剪影,或者是同事叙述的一个邻里旧事,等都可能是翻然悔悟的契机,但契机必须有功德的积累作基础,所谓“厚积薄发”,无论是通 过念经或其它善事的积累功德到了这个层次,才有“一点就破”的可能;这个层次就是导致这种“不正”的孽障消除了,心灵上遮掩你本性的污垢擦掉了,这时候才能见到“不自私”的本性、“爱和包容”的本性、“孝”的本性。
同时心中还有制 造这些污垢的源头:贪嗔痴,人生不如意十有八圝九,这十有八 九大多数都因为贪嗔痴,所以称为“三毒”。刚对自己的自私内心里批了好一阵,转眼单位里评职称,又是当仁不让,舍我其谁;刚把老妈妈接回来,10年冰冻得以化解,妈妈一句话又暴跳如雷;刚刚见到的一点善的本性又无影无踪了。
三毒不除,修心则是事过功半,甚至寸步难行,即使久负盛名之有修,也有不能尽除三毒的可能。这一点只能由自己解决,别人的劝告,别人的帮助等外来之力是起不到决定作用的, 哪怕是台长耳提面授让你别贪让你不要痴,自己看不破也没用。有多少痴心男女缘分已了还要苦苦思念,有多少荣华富贵之后不能安于现状反而孤注一掷以 东山再起,这些都是看不破,看不破人生苦短,念念无常,虽然说到缘分因果都明白,但用到自己身上就是另一回事:不再是缘起缘落都是因往世的因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缘分了了,一分羁绊就没了;不再是人间一切落叶飞花,皆为虚幻,命里的富贵和自己的往世善业相联 系,喜欢就应加紧修功德以期来世的荣耀一生。所以三毒之害伴随着修心的全过程,也是修心之人所时刻面 临的最大挑战。
对付三毒的法宝没有别的,“戒定慧”是关键,就是先克制自己,克制了,心就安定就能继续修行,终有一天能看开看破,这就是得了智慧,从而此毒就不再为毒。再下一个阶段,也许三毒又以其他的诱 惑出现,看破了财富,又有了地位的诱 惑,看破了地位的虚无缥缈,又有了女 色的诱 惑,看破了臭皮囊,又来了名声的诱 惑,等等不一而足。不单是诱 惑,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烦恼,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忧心,心忧则浮而飘,被诸事牵扯,谈何修心。
人生在这个世间,就不可避免地和其他人发 生 关 系,我们可以自律不生恶缘,却不能让周围的人也都不生恶缘,如果别人对我们生起恶缘,也就是我们遭遇不公、不平、误解、甚至辱 骂的时候,“忍辱精进”就是保持我们心灵纯净的方式。忍辱不是懦夫的表现, 而是唯一的不“接”恶缘的法 门:别人向我射 出一根恶缘的尘丝,我们一生气,心中一恨,则尘丝就沾在我们身上,从这一刻起,恶缘的因果就形成了;只有忍辱而不接这口“恶气”才能使恶缘不落地生根,忍辱是表象,真正要求的是心不起波澜视外辱如无物才行,也就是修心中的“境转心不转”。
另外要从心中剔除的还有一个“执”,无论是“我执”还是“他执”,都是因为不全面的理解事物而造成的一种偏见。由于每个人的经历和在生活中获得的感受都不一样,所以形成这种自己认为正确的偏见。可想而知由于“执”的存在,我们在认识事物和道理上会有怎样的偏差。但困难之处在于自己不自知不觉察其为偏见,那么自己就会被这种假象的真 理所欺 骗而坚持下去。解决的根本是去除“我”,不以“我知我见”来认识佛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会“辩证地全面地”看问题,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佛法。
心要时时地擦 拭,消孽障,让忧愁诱 惑等尘埃不着落,从而得“心净”,心灵的纯净,目的是显露本性。净到一定程度后,本性就显露 出大部分,不再容易被污垢遮掩,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小心的呵护着这些本性,培养它壮 大它,让它不要再迷失,这才是学佛的入门之时。
那是不是只有脱离尘世才能心净哪?尘世间是最好的修心地,心不净躲在深山也还是放不下。求心净,并不是要求大家放下一切,放下缘分,甚至为了躲避缘分而不与人交往,这里的“净”讲的是干净,纯洁,不沾染污 秽的习 气和恶缘分;所以心的干净是修出来的而不是躲出来。
心定是怎么回事?
大家信佛都有不同的机缘,有的人很容易,第一次听台长的法 会就坚定的学下去,有的人听节目录 音中和自己的情况类似按着台长教的方法去做了,见了效果,知道所言不虚才信了。不管机缘如何,信了心就定了下来。这种定是暂时的定,身上的病好了,孩子可以开口说话了,知道佛法的伟大了,可是我很忙,忙得没时间念经,或者先是劲头十足,渐渐疲怠,或者只是怎么教怎么作,不去学习,不去领悟,这都不是定。
下次遇到别的问题,工作丢 了,爱情出问题了,还是在原地打转,不知如何应付;或者台长上次教的方法让我一个月内找到新的工作,为什么我的爱情用了台长的方法半年还没来,疑惑随之而来;有孽障才有牵挂,有了牵挂, “我”就随着牵挂去了, 心也就不定 了。所以修大乘佛法(救助众生的法)要有小乘佛法作基础,先要把自己修好自己家修好,只有“心 无 罣 碍”才能“无 有 恐 怖”,再谈修心救 度他人。
“心定”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坚定的信念,二是坚定的目标;其基础建立在明理上,明白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区别,明白因果明白灵性世界的真 实,明白命运的高低起伏是为什么,还要明白善 缘恶缘业力尘网的关系,这样才能定下心来修行;同时还要明白菩萨的慈悲,菩萨的伟大和真 实不虚,菩萨闻声救苦的同时,我们要先自己作好自己的功课,等,这样才能坚信困 难是有原因的,困难也是暂时的;从而达到心不随境转,境转心不转,一心觉 悟的境界,当然这是比较高的境界,我们不一定人人都能作到,但至少知道了方向,我们就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至于最终成绩如何,还要等参加了考 试结果出来的时候才知道。
心浮则飘,心净则定,心定则生道。
总的来说,佛法人生,人生佛法,把佛法应用到人生,自人生中参悟佛法,坚韧不拔,自会入佳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