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注意什么比较好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2:01

我来回答

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3 09:43

直肠癌患者饮食宜多样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不要长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经常吃些含有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新鲜蔬菜,可能对预防癌症有重要作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营养合理,食物尽量做到移样化,多吃高蛋白、*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四,少吃薰、烤、腌泡、油炸、过咸的食品,主食粗细粮搭配,以保证营养平衡。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3 11:01

直肠癌患者有遗传因素,我们儿孙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我们家中奶奶和三个叔叔都是直肠癌患者,他们都先后去世了,给我们这个大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巨大的精神痛苦!我想咨询医生以下几个问题:
1.我父亲未得此病,我们几个得这种病的几率高吗?
2.我叔叔的孩子得这种病的几率高吗?
3.这种病能不能在成为癌之前就能发现,并通过治疗避免癌症的发生。
4.我们年轻一代应该做哪些必要的检查?
答:首先对你家族中几个人同时患上直肠癌并相继去世深表惋惜与同情。大肠癌是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有明显增加趋势,而且有年青化,症状迟发化倾向。在我国,大肠癌已上升为“癌老二”的地位。上海的调查显示,我国大肠癌发病率的增速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达到年均4%,每年新发大肠癌的病例约有13万之多。
一、大肠癌与遗传的相关性
国外研究认为,大肠癌中有70%~80%没有明确的遗传背景,这类大肠癌被称为散发性大肠癌,剩下大约20%~30%有大肠癌家族史,具有家族聚集倾向,称为遗传相关大肠癌,遗传因素在大肠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遗传相关大肠癌根据其遗传机制和临床表现,大致可以分类四类:一类是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在大肠癌中约占3%~5%;一类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约占大肠癌发生的1%;一类是少见的癌综合征,例如黑斑息肉综合征、幼年性息肉病等,这类大肠癌所占的比例大约0.1%;最后一类是家族性结直肠癌,其有明确的家族史和家族聚集趋向,具体遗传机制尚不清楚,这类大肠癌占整体大肠癌的20%左右。医学研究认为大肠癌属于多基因的遗传病,其发生主要同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关,散发性大肠癌和遗传相关大肠癌的区别,主要是环境和遗传的作用大小不同,在遗传性大肠癌中,遗传因素的影响力度较大。家族史是遗传因素最直接的体现,患癌的危险度同家族史密切相关。而且危险度的强度与家族史中大肠癌亲属的数量、是否一级亲属(注:指一个人的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同父母))、发病年龄相关。以没有家族史的发病危险度为1,那么有腺瘤家族史家属的危险度为2,如果是一级亲属则危险度还要高于2,如果一级亲属年龄小于45岁,则危险度接近4,如果有多个亲属,则危险度接近4.5。危险最高的人群是多个一级亲属有肠癌家族史,而且发病年龄相对年青(比如小于45岁)。总之,这些因素导致发病危险度增加了2~6倍。
二、人群结直肠癌的终生患病风险:
1. 普通人群:患癌风险(指结直肠癌――下同)发病率为5%;
2. 有结直肠癌个人史:患再癌风险15%-20%;
3. 8年以上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患癌风险6%-40%;
4. 腺瘤性息肉:患癌风险5%-72%;
5.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又称林奇(Lynch)综合征:患癌风险70%-80%;
6.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95%。
三、大肠癌十大预警信号
结直肠癌位居人体大肠深处,其起也渐,早期症状不显,但还是以下十大预警信号:
1.有大肠癌家族史,大肠癌系指结肠、直肠和*部位的恶性肿瘤,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是人体错配修复基因缺陷所致,尤其是其父母均患此病者。据报告,约有1/8为家族性癌成员或其后代发生大肠癌。
2.有大肠家族性息肉病史,息肉多是发病于青春期,40岁以后可发生癌变。因此,患者一经确诊为大肠息肉,应尽早做全结肠、直肠切除术,以防癌变。
3.大肠腺瘤息肉患者,超过1cm的大肠腺瘤性息肉,有40-50%的癌变机会,应及时进行镜下切除处理,以阻断息肉恶变。
4.大肠癌患者,术后再现腹部或排便异常,癌胚抗原阳性,应及时做电子结肠镜检查,以排除大肠多原发癌的存在或肠癌复发。
5.曾患有消化道肿瘤(如胃癌)、乳腺癌等,这些肿瘤与大肠癌的病因同源。
以上五点提示我们要重视大肠肿瘤高危人群,接下来还要重视对身体有关症状的警觉。
1.中老年人不明原因出现食欲下降、乏力、消瘦者,应做好相关普查和随诊工作,以利于早发现、早诊断。
2.不明原因进行性贫血、面色日渐苍白,已排除其他部位失血和血液疾病者。
3.无原因大便习惯改变,大便习惯改变指排便感觉异常,排便不尽,大便硬烂交替、大便次数多,*里急后重、大便变形等,是大肠癌的早期表现症状之一。
4.腹痛,发病初期腹部不适或隐痛,与排便相关。当出现阵发性腹痛,是因为肿瘤使肠腔狭窄粪便通过受阻,多见于中晚期病人,此时腹部可能摸到包块或可见肠形,多伴有腹胀、呕吐、*不排气等肠梗阻表现。
5、便血或血性粘液便,凡是便中带暗红色血色及血性粘液便者且持续出现,逐渐增多,具有诊断价值;大便潜血化验多次阳性,具有筛查价值,切勿当做“痔疮”、“结肠炎”出血等对待,这在临床上误诊误治病例中屡见不鲜,教训深刻。
四、如何早期检查发现结、直肠肠癌?
目前,结直肠癌患者的早期发现率不到40%,因此,癌前病变和早期肿瘤的诊断率,会改变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率。下面是国外目前对结直肠癌进行筛查的最新建议:
1. 普通人群或远亲有结直肠癌或息肉的人群,应在从50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粪便潜血化验(FOBT),3-5年进行1次结肠镜检查。
2. 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等危险者。检查同上,但应从40岁开始。
3. 有2个亲属患结、直肠癌,其中之一是50岁前发病的人群。应在40岁或比患癌亲属发病年龄少10岁开始,每3-5年进行全结肠镜检查1次。
4. 有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HNPCC)危险者,应从25岁开始或早于患病年龄10年开始,每2年进行全结肠镜检查1次,40岁后每年1次并行基因检测或咨询。
5. 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危险者,12岁后每1-2年进行结肠镜检查1次,应行基因检测或咨询。
6. 有直结肠癌个人史者,手术后每1-2年进行1次全结肠镜检查,连续3年,正常后可5年检查1次。
7. 有腺瘤个人史者,切除息肉后每1-2年检查1次结肠镜,若正常者可3-5年重复检查1次。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3 12:35

平时饮食要多样化,不偏食,不挑食,不要长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常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及防癌食品,如西红柿、深绿色和十字花科蔬菜,大豆制品、柑橘类水果、麦芽及麦片、葱、蒜、姜、酸奶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3 14:27

直肠癌晚期要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饮食方面要注意吃些易消化的,比如粥之类的,不要吃油腻,煎炸类食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3 16:35

直肠炎的症状:便秘与腹泻交替,便中含有粘液及血丝,大便时*口灼痛。因分泌物刺激,*周围表皮脱落,有时成裂口发痒,下腹部胀满不适,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全身不适.直肠癌早期病变仅局限于粘膜,没有明显异常感觉;当癌肿表面溃烂、出血和继发感染时,才出现症状。 较早发现大便习惯改变、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有排便不尽或*内下坠感。当大便带粘液血时,常易误诊为内痔出血或细菌性痢疾。随着肠腔的狭窄,粪便也逐渐变细,并有腹痛、腹胀、肠鸣等不完全性肠梗阻表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3 18:59

直肠癌患者饮食宜多样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不要长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经常吃些含有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新鲜蔬菜,可能对预防癌症有重要作用。可尝试nk细胞回输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