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世纪里的动物都是真的么?或有原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0:33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9 22:06

长毛象.原始动物 长毛象是一种在石器时代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动物,现在已经绝种了。可是,古生物学家却在西伯利亚等地,仍能发掘到保存得很完整的长毛象尸体。 长毛象的形状和现代象差不多,但是体重,据古籍记载相等于现代的一条蓝鲸.头盖骨比较尖。长毛象最与众不同的,也就是与现代的象不同的地方是:它浑身长满了毛,毛的长度甚至可垂到地面;象身在颈部突起成峰,耳朵比较小,一层黄棕色的蓬乱长毛夹杂着黑色的长毛,遮住了长毛象的整个身体,甚至耳朵上都有毛;象牙的形状也很奇特,呈螺旋形向内卷,两牙的尖端相对。 长毛象是象类中唯一能在北极气候下生存的,这全要仰仗它的一身长毛了。长毛象在西伯利亚生存了相当长的时间。在冰河时期,英法和北美洲等到地区有长毛象,但英法地区气候转暖后,长毛象也随着消退的冰向北迁徙。这些地区的长毛象高可达4米,身体也异常重,所以会陷入冰冷的泥泞地里,泥土冻结时,象也就被冻在其中了。 地球在150万年前左右曾出现过几次冰河期。所谓冰河时期是地球上的气温急速下降,在地表高纬度的广大围,全年都被冰层所覆盖着。  若要举冰河时代而生存的动物为代表,可以以长毛象为例。长毛象是在冲积世中期,大约37万年出现,但在1万年前就绝种的动物。  全身长着褐色的长毛,且有着大而弯曲的牙齿。它的长毛和肥厚的皮下脂肪能保护身体,御防酷寒,而长大的牙能帮它挖起被冰雪所覆盖的草。  长毛象的化石在欧洲、西伯利亚、北美和北海道发现。从西伯利亚的永久的冻土层中发掘出骨、皮、肉、毛、完全保存着冷冻前形状的化石。  像这样冷冻的长毛象,被发现有2.5万头之多还原封不动的保存下来。 长毛象的骨骸至少在十五世纪就为欧洲所知,但数百年间,它们一直被视为是巨人的骨骸。在这些早期阶段,我们对于这些绝种大象的知识就开始形成。我们拥有许多保存良好的骨骸,而西伯利亚北部与阿拉斯加的永久冻土层经常可以找到结冻的尸体,它们在「大自然的冰箱」中已保存了数万年之久。 2.剑齿虎  在距今3500万年前的渐新世出现了古剑齿虎,后来的剑齿虎一直生活到距今100万年前的更新世。它是大型猫科动物进化中的一个旁支, 生活在距今300 万~1.5 万年前的更新世——全新世时期, 与进化中的人类祖先共同渡过了近300 万年的时间。剑齿虎的体形大约与现代虎差不多,但是它的上犬齿却比起现代虎的犬齿大得多,甚至比野猪雄兽的獠牙还要大,如同两柄倒插的短剑一般。食肉类动物的犬齿作为捕食猎物的一种杀伤武器,正常的情况应该是上下犬齿平均发展,在攻击时能够上下相合,就可以咬死猎物。但是剑齿虎的上犬齿演化得如此巨大,而下犬齿又相对退化,根本不成比例,所以可能是专门用来对付象类等大型的厚皮食草类动物的。如此特殊而长大的犬齿,只需一对就可戮入猎物身体的深处,并且可以尽量地扩大伤口,造成猎物的大量出血而死亡。与此相适应,剑齿虎的头骨和头部的某些肌肉也相应地发生变化,以便口可以张得更大,使下颌与头骨能形成90度以上的角度,这样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这对剑齿的作用。但是,这种极端特化的发展,显然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即大大缩小对环境和猎物的适应面,随着更新世时期各种大型厚皮食草动物的绝灭,使得不善于快速奔跑的剑齿虎也逐渐无所用其长,竞争不过那些比较灵活的并且全面发展的一般食肉类动物,也随着它的猎物走向了灭绝。代之而兴的就是后来出现的现代虎以及其他大型食肉类动物。 剑齿虎的体型很大,其中最大的种(Thylacosmilus atrox)肩高约1.5米,体重相当于4个成年男子,相当于狮子的两倍,虽不够高大,但它们却拥有壮实的身体,尤其是前肢。它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无疑是头部——两颗长达18厘米的剑齿深深埋入上颌,几乎与头顶处在同一水平面上;下颌则向下伸出了巨大的护叶。这样的护叶虽有利于保护突出的剑齿,但同时也增加了骨折、感染的危险,而且还造成头部变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动的灵活性。3 树懒 树懒科Bradypodidae包括三趾树懒Bradypus和二趾树懒Choloepus两个属,每属因分类体系不同而各有一至数种,共5种。主要分布于中美和南美热带雨林。三趾树懒前后肢均三趾,二趾树懒后肢三趾而前肢二趾。二者颈椎数目也不相同,其中三趾树懒颈椎9枚,是哺乳动物种最多的,而二趾树懒则和多数哺乳动物一样是7枚。由于三趾树懒和二趾树懒结构上的区别较大,有人将二者置于不同的科,树懒科只保留三趾树懒,而二趾树懒则和已经灭绝的大懒兽类的大地懒亲缘关系很近,可置于大地懒科Megalonychidae,并且三趾树懒可以自成一个三趾树懒总科,而大地懒科与大懒兽科组成另一个大懒兽科总科。 树懒已高度特化成树栖生活,而丧失了地面活动的能力。平时倒挂在树枝上,毛发蓬松而拟向生长,毛上附有藻类而呈绿色,在森林中难以发现。三趾树懒分布较广,北到洪都拉斯,南到阿根廷北部,二趾树懒分布略狭窄,北到尼加拉瓜,南到巴西北部。  树懒的适应范围与同属贫齿目的食蚁兽十分不同,它是严格的树栖者和单纯的植食者。头骨短而高,鼻吻显著缩短,颧弓强但不完全。科颈椎数偏离一般哺乳动物的七椎模式,二趾树懒为6~7个,三趾树懒有9个。这种变化不仅发生在种间,甚至同种不同个体之间的颈椎数也不同。外表能见的趾不超过3个,并趾足。三趾树懒三趾等长,跤骨基部及附骨愈合,爪强而成钩状,体型较小,体重4~7公斤,体毛长而粗,毛被为藻类提供了生存条件,雨季时,藻类在毛表的凹陷处生长,使浅色毛皮变成绿色。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9 22:06

■角色勘误

剑齿松鼠不存在

那两只“松鼠”到底是什么动物呢。答案是,它们叫“scrat”,这个词是为了它们专门造出来的,意思是“剑齿松鼠”。也就是说,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存在过。

■群众演员

大家都来跑“龙”套

●奇角鹿 在《冰河世纪3》中,剑齿虎迭戈追赶一只看上去像鹿的动物,这只动物叫奇角鹿,是已灭绝的北美哺乳动物,最大的特点是鼻端上长着一只开叉的角。

●甲龙 当主角一行人进入地下恐龙世界之后,有一只很凶的恐龙把他们吓得够呛。这只恐龙叫“甲龙”。甲龙的背部有厚重的被板,尾巴如棍棒,甲龙可长达10米,重达7吨。甲龙是植食动物,动作缓慢相当老实,不会主动吓人。

●冠龙 在《冰河世纪3》中,小猛犸“桃子”出生时,有一群很讨厌的小型食肉恐龙想要尝鲜。这些恐龙叫“冠龙”,它的特点是长着一个“冠”,它的学名就叫“Guanlong”,这是我国古生物学家徐星命名的。冠龙被认为是暴龙类中最古老的品种。

在炎热的夏季,看看疯*笑的动画片《冰河世纪3》就像喝了一杯咖啡冰沙一样痛快。这部电影的一大卖点是里面千奇百怪的动物。虽然《冰河世纪》系列片基本是在胡扯,但是在这个胡扯里加一点*条件可能反而更有味道,所以片中的动物大多数都有原型。下面,我们就来个“角色大起底”,看看那些动物都是个什么来历!

剑齿松鼠斯克莱特

“二百五”希德是地懒

在《冰河世纪》的主角之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个眼睛长在两边,做事特“二百五”的“希德”。在片中,大家说它是“树懒”,树懒是地球上动作最慢的哺乳动物,爬行时速只有2000米,看起来“希德”不是这样呀!

原来,希德所属的种类“Sloth”既有“树懒”的意思,也有“地懒”的意思,希德应当是“地懒”。地懒是一类灭绝的懒兽,它属于哺乳纲中的异节目。这个目还包括食蚁兽和犰狳,最初被称为“贫齿目”,意思是没有牙齿的动物。不过除了食蚁兽,另两类动物都有牙,而且能终身生长——“希德”就长着两个大门牙。有人认为最后的地懒生活在海地和古巴,在公元前1550年才灭绝。

虽然人们把灭绝的懒兽类都叫“地懒”,把没灭绝的都叫“树懒”,但其实这只是一种“省事”的方法,因为在灭绝的懒兽里也有树栖的。

懒兽中最有名的是“大地懒”,这些巨兽的重量推测几达4吨。其实懒兽家族曾经相当繁盛,除大地懒以外还有不少种中型和小型的懒兽,《冰河世纪》中的“希德”就是某种中型懒兽,考虑到环境设定是北美,所以原型很可能是磨齿兽。这些地懒肯定不像现生的树懒那么懒,但肯定没有片中的“希德”那么“多动”。

注意,无论是树懒还是地懒,或者说懒兽,都带一个“懒”字,而不是“獭”字,这个“獭”是鼬科动物,和“懒”兽一族差着十万八千里!

黄鼬巴克略大了些

费尔南德和艾丽两口子属于猛犸象,体重可以达到10吨。迭戈大家都知道,它是一只剑齿虎。《冰河世纪3》中新增的人气角色“巴克”是个什么动物?片中它被称为“黄鼠狼”,英文是“weasel”,应当翻译成“鼬”,黄鼠狼就是“鼬”的一种。这些动物都非常活跃,但力气都不大,片中“巴克”主要靠灵活智取的性格还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不过,“Weasel”这类动物最大不过一米,一般都只有二三十厘米长,重不到1公斤,片中的“巴克”显得太大了。

《冰河世纪3》中的哗啦、艾迪这对活宝是两只负鼠。负鼠有一个绝活儿,它们会在疾奔中突然立定不动,以迷惑捕食者,这种略显疯狂的特性也类似片中负鼠兄弟的性格。如果实在跑不了,负鼠会突然昏死过去,这在片中也可以看到。有一种理论认为,食肉动物不拒绝吃尸体,但是突然死掉的动物会让它们感到疑虑,因为它们自己可能也面对同样的死亡威胁。所以,负鼠的“装死”有时还是很有效的。已知的负鼠有67个种类,它们是澳大利亚之外仅有的有袋动物。

搞笑动画也扯“科学淡”

虽说《冰河世纪3》中的很多设定是有科学依据的,但作为一个娱乐产品,其中也不乏扯淡的内容。下面我们就和专家一起,看一看这部电影中有哪些地方是符合科学的,哪些地方比较扯吧。

时代 冰川设定还靠谱

咱们说了半天《冰河世纪3》这部电影,那么什么是“冰河世纪”呢?

北京大学史前生命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孙元林说,“冰河世纪”在中国的科学术语中叫“冰川期”,只要两极还覆盖着广阔的冰盖,就应当算处在“冰川期”,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现在的时代还应当算是“冰川期”。

一般意义上的“冰河世纪”,指的是我们这个“冰川期”寒冷的顶点,大约发生在2万年到1万多年前,学术上叫“末次冰期”。为了避免混淆,现在学术上把大的冰川期叫做“冷期”,在中间最冷的时候叫“冰期”,比较暖和的时候叫“间冰期”。现在我们正处在“间冰期”。

即使有冰盖,也并非是像现在南极点那样全部是冰,可能会有苔原之类的有植被地带间杂其中,可以养育很多大型动物。《冰河世纪》中出现的大多数哺乳动物确实都在这一时期出现在北美洲。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冰河世纪1》中出现了人类。现在认为人类猎手在距今1.5万年到1万年前来到美洲,可能对距今2万年到1万年前的北美动物大灭绝负有责任。所以说,《冰河世纪1》中动物救人类小孩的故事还是相当伪善的。在后面两集中,甩掉了人类这个“包袱”,故事就爽利多了。

体温 暴龙也能冰面走

在《冰河世纪3》中,出现了暴龙在冰面上行走的镜头。这和我们一般的认识完全不同。那么,是否曾经有恐龙在寒冷地带生活过呢?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表示,恐龙很可能曾经在寒冷的地带生活过,因为南极和北极地区也曾经发现过恐龙化石。虽然在恐龙繁盛的侏罗纪和白垩纪南极地区可能不像今天这么冷,但长达数月的极夜里一定也不会暖和。恐龙如何在寒冷的极地生存的问题,与“恐龙究竟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这个更大的问题纠缠在一起。在寒冷的环境中,温血动物通过新陈代谢制造热量保持身体温暖;相反,冷血动物则通过从周边环境吸取热量温暖身体,比如蜥蜴爬在石头上晒太阳。美国罗德岛大学的法斯托夫斯基强调说,温血动物不一定比冷血动物更优越,温血动物耐力更持久,但冷血动物需要的食物要少得多。

暴龙主要生活在北美西部,耐寒能力肯定比不上两极的恐龙。不过,偶尔到冰天雪地里去一次没被冻死,也说得通。

育幼 冰窟难孵小暴龙

在《冰河世纪3》中,我们看到暴龙妈妈把蛋放在寒冷的冰窟里,并且自己出去“溜达”。这种描写真实吗?

徐星说,有人认为暴龙会保护幼年个体,在卵孵化完之前也有守护巢的习性。不过它这么大的体重可能不会趴在蛋上孵卵。有人认为窃蛋龙会趴在蛋上孵卵。现在更多的学者认为它是守护自己卵的好母亲。

还有学者认为,暴龙的育儿方式可能和鳄鱼类似。北京动物园两栖爬虫馆工作人员乔轶伦表示,鳄鱼产卵后会在离水比较近的地方筑一个简易的巢。在孵化期间,母鳄会在离巢不远的地方守护,但不会不停地看着,经常会外出觅食。它能够通过幼鳄在壳中的叫声预知它们出壳的时间,在它们出壳的时候会用嘴一条一条叼起它们,把它们分别送到水里。有趣的是,鳄鱼后代的性别是孵化时的温度决定的。拿美洲鳄作为例子,在28℃~30℃下,孵出来的小鳄鱼多是“女生”;30℃~32℃下,则雌雄各占一半;32℃~34℃下,孵出来的则多是“男生”了。有人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就是因为环境温度的变化,让恐龙只能孵化出单一性别的后代。因此,在冰窟孵化恐龙的几率极低。

飞行 翼龙飞得不太好

《冰河世纪3》是立体电影,其中立体感体现得最充分的莫过于“翼龙大追逐”一段。在片中,“巴克”等人骑行的是“无齿翼龙”,它体重大约15千克,但是头部却有1.8米长,两翼开展约8.2米。而追逐他们的是风神翼龙,它的翼展至少有11米~15米,是史上最大的飞行动物。

这场追逐异常激烈,两种翼龙在面对“溶岩瀑布”的时候会突然做垂直爬升,在峡谷中做急速“之”字型转弯。翼龙的飞行能力真的有那么厉害吗?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人员邢立达表示,大型翼龙主要是靠高空气流和海面的上升气流进行滑翔,它的骨骼和肌肉并不能应付这么剧烈的机动动作,所以片中的描述太过夸张。据《新京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9 22:07

■角色勘误

剑齿松鼠不存在
那两只“松鼠”到底是什么动物呢。答案是,它们叫“scrat”,这个词是为了它们专门造出来的,意思是“剑齿松鼠”。也就是说,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存在过。
■群众演员
大家都来跑“龙”套
●奇角鹿 在《冰河世纪3》中,剑齿虎迭戈追赶一只看上去像鹿的动物,这只动物叫奇角鹿,是已灭绝的北美哺乳动物,最大的特点是鼻端上长着一只开叉的角。
●甲龙 当主角一行人进入地下恐龙世界之后,有一只很凶的恐龙把他们吓得够呛。这只恐龙叫“甲龙”。甲龙的背部有厚重的被板,尾巴如棍棒,甲龙可长达10米,重达7吨。甲龙是植食动物,动作缓慢相当老实,不会主动吓人 在《冰河世纪3》中,小猛犸“桃子”出生时,有一群很讨厌的小型食肉恐龙想要尝鲜。这些恐龙叫“冠龙”,它的特点是长着一个“冠”,它的学名就叫“Guanlong”,这是我国古生物学家徐星命名的。冠龙被认为是暴龙类中最古老的品种。
在炎热的夏季,看看疯*笑的动画片《冰河世纪3》就像喝了一杯咖啡冰沙一样痛快。这部电影的一大卖点是里面千奇百怪的动物。虽然《冰河世纪》系列片基本是在胡扯,但是在这个胡扯里加一点*条件可能反而更有味道,所以片中的动物大多数都有原型。下面,我们就来个“角色大起底”,看看那些动物都是个什么来历!
剑齿松鼠斯克莱特
“二百五”希德是地懒
在《冰河世纪》的主角之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个眼睛长在两边,做事特“二百五”的“希德”。在片中,大家说它是“树懒”,树懒是地球上动作最慢的哺乳动物,爬行时速只有2000米,看起来“希德”不是这样呀!
原来,希德所属的种类“Sloth”既有“树懒”的意思,也有“地懒”的意思,希德应当是“地懒”。地懒是一类灭绝的懒兽,它属于哺乳纲中的异节目。这个目还包括食蚁兽和犰狳,最初被称为“贫齿目”,意思是没有牙齿的动物。不过除了食蚁兽,另两类动物都有牙,而且能终身生长——“希德”就长着两个大门牙。有人认为最后的地懒生活在海地和古巴,在公元前1550年才灭绝。
虽然人们把灭绝的懒兽类都叫“地懒”,把没灭绝的都叫“树懒”,但其实这只是一种“省事”的方法,因为在灭绝的懒兽里也有树栖的。
懒兽中最有名的是“大地懒”,这些巨兽的重量推测几达4吨。其实懒兽家族曾经相当繁盛,除大地懒以外还有不少种中型和小型的懒兽,《冰河世纪》中的“希德”就是某种中型懒兽,考虑到环境设定是北美,所以原型很可能是磨齿兽。这些地懒肯定不像现生的树懒那么懒,但肯定没有片中的“希德”那么“多动”。
注意,无论是树懒还是地懒,或者说懒兽,都带一个“懒”字,而不是“獭”字,这个“獭”是鼬科动物,和“懒”兽一族差着十万八千
费尔南德和艾丽两口子属于猛犸象,体重可以达到10吨。迭戈大家都知道,它是一只剑齿虎。《冰河世纪3》中新增的人气角色“巴克”是个什么动物?片中它被称为“黄鼠狼”,英文是“weasel”,应当翻译成“鼬”,黄鼠狼就是“鼬”的一种。这些动物都非常活跃,但力气都不大,片中“巴克”主要靠灵活智取的性格还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不过,“Weasel”这类动物最大不过一米,一般都只有二三十厘米长,重不到1公斤,片中的“巴克”显得太大了。
《冰河世纪3》中的哗啦、艾迪这对活宝是两只负鼠。负鼠有一个绝活儿,它们会在疾奔中突然立定不动,以迷惑捕食者,这种略显疯狂的特性也类似片中负鼠兄弟的性格。如果实在跑不了,负鼠会突然昏死过去,这在片中也可以看到。有一种理论认为,食肉动物不拒绝吃尸体,但是突然死掉的动物会让它们感到疑虑,因为它们自己可能也面对同样的死亡威胁。所以,负鼠的“装死”有时还是很有效的。已知的负鼠有67个种类,它们是澳大利亚之外仅有的有袋动物。
搞笑动画也扯“科学淡”
虽说《冰河世纪3》中的很多设定是有科学依据的,但作为一个娱乐产品,其中也不乏扯淡的内容。下面我们就和专家一起,看一看这部电影中有哪些地方是符合科学的,哪些地方比较扯吧。
时代 冰川设定还靠谱
咱们说了半天《冰河世纪3》这部电影,那么什么是“冰河世纪”呢?

北京大学史前生命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孙元林说,“冰河世纪”在中国的科学术语中叫“冰川期”,只要两极还覆盖着广阔的冰盖,就应当算处在“冰川期”,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现在的时代还应当算是“冰川期”。

一般意义上的“冰河世纪”,指的是我们这个“冰川期”寒冷的顶点,大约发生在2万年到1万多年前,学术上叫“末次冰期”。为了避免混淆,现在学术上把大的冰川期叫做“冷期”,在中间最冷的时候叫“冰期”,比较暖和的时候叫“间冰期”。现在我们正处在“间冰期”。

即使有冰盖,也并非是像现在南极点那样全部是冰,可能会有苔原之类的有植被地带间杂其中,可以养育很多大型动物。《冰河世纪》中出现的大多数哺乳动物确实都在这一时期出现在北美洲。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冰河世纪1》中出现了人类。现在认为人类猎手在距今1.5万年到1万年前来到美洲,可能对距今2万年到1万年前的北美动物大灭绝负有责任。所以说,《冰河世纪1》中动物救人类小孩的故事还是相当伪善的。在后面两集中,甩掉了人类这个“包袱”,故事就爽利多了。

体温 暴龙也能冰面走

在《冰河世纪3》中,出现了暴龙在冰面上行走的镜头。这和我们一般的认识完全不同。那么,是否曾经有恐龙在寒冷地带生活过呢?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表示,恐龙很可能曾经在寒冷的地带生活过,因为南极和北极地区也曾经发现过恐龙化石。虽然在恐龙繁盛的侏罗纪和白垩纪南极地区可能不像今天这么冷,但长达数月的极夜里一定也不会暖和。恐龙如何在寒冷的极地生存的问题,与“恐龙究竟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这个更大的问题纠缠在一起。在寒冷的环境中,温血动物通过新陈代谢制造热量保持身体温暖;相反,冷血动物则通过从周边环境吸取热量温暖身体,比如蜥蜴爬在石头上晒太阳。美国罗德岛大学的法斯托夫斯基强调说,温血动物不一定比冷血动物更优越,温血动物耐力更持久,但冷血动物需要的食物要少得多。

暴龙主要生活在北美西部,耐寒能力肯定比不上两极的恐龙。不过,偶尔到冰天雪地里去一次没被冻死,也说得通。

育幼 冰窟难孵小暴龙

在《冰河世纪3》中,我们看到暴龙妈妈把蛋放在寒冷的冰窟里,并且自己出去“溜达”。这种描写真实吗?

徐星说,有人认为暴龙会保护幼年个体,在卵孵化完之前也有守护巢的习性。不过它这么大的体重可能不会趴在蛋上孵卵。有人认为窃蛋龙会趴在蛋上孵卵。现在更多的学者认为它是守护自己卵的好母亲。

还有学者认为,暴龙的育儿方式可能和鳄鱼类似。北京动物园两栖爬虫馆工作人员乔轶伦表示,鳄鱼产卵后会在离水比较近的地方筑一个简易的巢。在孵化期间,母鳄会在离巢不远的地方守护,但不会不停地看着,经常会外出觅食。它能够通过幼鳄在壳中的叫声预知它们出壳的时间,在它们出壳的时候会用嘴一条一条叼起它们,把它们分别送到水里。有趣的是,鳄鱼后代的性别是孵化时的温度决定的。拿美洲鳄作为例子,在28℃~30℃下,孵出来的小鳄鱼多是“女生”;30℃~32℃下,则雌雄各占一半;32℃~34℃下,孵出来的则多是“男生”了。有人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就是因为环境温度的变化,让恐龙只能孵化出单一性别的后代。因此,在冰窟孵化恐龙的几率极低。

飞行 翼龙飞得不太好

《冰河世纪3》是立体电影,其中立体感体现得最充分的莫过于“翼龙大追逐”一段。在片中,“巴克”等人骑行的是“无齿翼龙”,它体重大约15千克,但是头部却有1.8米长,两翼开展约8.2米。而追逐他们的是风神翼龙,它的翼展至少有11米~15米,是史上最大的飞行动物。

这场追逐异常激烈,两种翼龙在面对“溶岩瀑布”的时候会突然做垂直爬升,在峡谷中做急速“之”字型转弯。翼龙的飞行能力真的有那么厉害吗?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人员邢立达表示,大型翼龙主要是靠高空气流和海面的上升气流进行滑翔,它的骨骼和肌肉并不能应付这么剧烈的机动动作,所以片中的描述太过夸张。据《新京报》 那两只“松鼠”到底是什么动物呢。答案是,它们叫“scrat”,这个词是为了它们专门造出来的,意思是“剑齿松鼠”。也就是说,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存在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9 22:07

有原型。。但很多已经灭绝了。。
迭哥是剑齿虎。。大约在1万年前灭绝。。属于剑齿猫科动物,其身躯结实又力,比狮虎强壮得多。体形上更接近熊,骨骼巨大,前腿比后腿长,尾巴很短。有着非比寻常的尖牙。
渡渡鸟于1690年灭绝。仅产于非洲岛国毛里求斯,是一种不能飞的鸟,人类的过度捕杀令其迅速灭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9 22:08

有的有 有的是虚构的
动画挺好看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