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典范的历史背景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20:13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22:20

中苏破裂后,关系逐渐紧张,到珍宝岛冲突后,双方在边境附近陈兵百万。来自北方的压力成为中国国防的首要威胁,从60年代以后,苏联大批新型武器装备陆续装备部队,特别是图-22逆火超音速轰炸机对中国威胁尤为重大,其可以2M的速度低空高速突防,从苏联远东,中亚部分和蒙古迅速对中国三北地区重要目标进行打击,而中国空军当年装备的歼-6/7战机根本就无法对其进行拦截,歼-8虽有一定的拦截能力但由于其缺乏完善的机载航电系统,如果逆火在恶劣天候掩护下来犯,那么中国依赖的只有HQ-2防空导弹。而这种固定的防空导弹很难在广阔的地区全面防御这种灵活的超音速轰炸机。因此从60年代中国就需要一种这样的战机;能够在全天候条件下在领空外或者边缘拦截对方轰炸机。这就是歼-9。但歼-9因为不切实际的将指标提高到双三,而中国当时的基础研究水平根本就不到,导致70年代后歼-9的研制日益迟缓。而这种情况下,70年代末根据“部队80年代中后期武器装备更新需要,结合世界歼击机发展水平”,中国提出歼-8大改的设想,以便在80年代为部队提供能够拦截高空和低空高速入侵目标能力的歼击机。歼-8Ⅱ的三角翼布局是最让人诟病的东西,其实想想这个东东实际上也在情理之中,首先中国气动布局技术储备不不足,比较有把握也就是MIG-21的这种常规三角翼布局,另外就是新歼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拦截逆火,这就要求其超音速性能要好,三角翼优点就是展弦比小,激波阻力小,超音速度/跨音速气动性能较好,气动焦点变化平衡,另外结构强度什么的也比较好,80年代中国对M2K和F-16进行性能评价是,虽然F-16在许多方面比M2K要好,尤其是中低空/速度方面。但M2K的优秀的超音速拦截能力还是让中国认为其更适合自己的需要。但三角翼缺点就是诱导阻力大,亚音速时的续航能力和机动性能都不好。M2K采用放宽静稳度加电传操纵和进气道小翼来解决问题,较好的解决高速拦截和低速格斗之间的矛盾。而中国当时技术及工艺储备都严重不足,所以也就没有采取这些东东来提高亚音速的机动性能,但也采用前缘锥形扭转措施来提供亚音速时的巡航性能和机动性能。
要想拦截逆火除了要想优秀的飞行性能外,完善的航电系统亦必不可少,特别是下视/下射能力的脉冲多普勒雷达-PD雷达。歼-8Ⅱ最初准备配备的是14所研制的1471雷达,但当时中国在此领域的基础几乎是空白,尽管1471不是全波形雷达,只有中/低两种脉冲重复率,但其技术难度亦让总师贲德同志望而生畏。作为1471雷达的备份,长虹厂也开始在204的基础上研制具备拦射能力的208雷达。尽管其是单脉冲火控雷达,不具备下视/射能力。但研制工作仍然不顺利,可以说困难重重。而歼-8Ⅱ平台设计却非常顺利,1982-1983完成图纸设计,1984年试飞成功。在这种情况下,**决定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系统的办法也解决歼-8Ⅱ配套系统落后的问题。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