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对满16周岁未成年有限制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28 10:46
我来回答
共1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8 12:15
主讲律师
广东英物律师事务所 邓小红律师
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网购、移动支付越来越便捷。各类直播平台、游戏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尤其在年轻人的生活圈子中,直播平台、游戏如同日常必备品,一刻也离不开。当然,在这其中不乏未成年人。随着互联网直播、游戏的幼龄化,像这类未成年人给网络主播疯狂打赏、为游戏随意充值的事情,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上期我们分享了《未成年保*》不满16周岁不得开通网络直播和校园欺凌学校不得隐瞒两个亮点,今天继续为大家分享和讲解《未*保*》的其他亮点,帮助大家解决烦恼。
图源:网络
第三亮点是:平台应*未成年人上网消费、打赏。
相信大家可以经常在新闻上看到很多关于未成年人打赏主播、充值游戏装备的案例,很多熊孩子偷偷使用家长的手机进行游戏充值,打赏主播,打赏金额多的甚至可以把一家人一整年的辛苦积蓄搭进去。随着智能手机和网上支付的广泛应用,未成年人直播打赏,虚拟充值等导致的纠纷屡见不鲜,这些类型的案例也频频引起社会的热议。《未成年人保*》第七十四条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的在线教育网络产品和服务,不得插入网络游戏链接,不得推送广告等与教学无关的信息。
有一则新闻说道,某市有一个9岁小孩,假期在家闲来无事,在玩父母手机的过程中迷上看游戏直播,因为特别喜欢那个游戏主播,就偷偷拿着父母的手机给喜欢的游戏主播“打赏了”近6万元。好几天过后,父母发现手机中有将近6万元的转账信息,小孩经不起父母的再三询问,这才道出事实情况,是把这笔钱拿出打赏主播了。又气又急的父母只好急忙询问银行工作人员能否将钱返还。父母挣钱不容易,除去日常开支,一年到头好不容易存下一笔积蓄,却被熊孩子随意转出。
图源:网络
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孩子打赏出去的能要求返还吗?
首先,我们要界定对熊孩子打赏主播这一行为的性质,“打赏”这一法律行为的性质是一种赠与行为。能否要回打赏金额的关键在于熊孩子能否独立实施“打赏”行为,也就是赠与行为是否成立。
那么如何界定熊孩子能否独立实施“打赏”行为?
对于熊孩子行为的定性,可以从2021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找到答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的规定:“*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意思就是说,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属于*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没有经过父母同意的情况下进行了与其年龄、智力不相符的行为(如大额打赏主播),这是属于效力待定的行为,需要征得父母的追认,如果父母不追认(也就是不同意),那么该行为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熊孩子进行大额打赏主播等行为,父母是可以向主播追回打赏的。
父母如何追回打赏?
如果发生了熊孩子巨额打赏的情形,家长想要依*,首先应当与直播平台取得联系,将真实情况告诉直播平台,与直播平台协商调解,或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互联网调解平台等反映诉求,通过协会或者平台主持调解的方式达成和解。如果通过上述方式还是无*,家长可以以孩子的名义向人民*提起诉讼,家长可以作为孩子的法定代理人参加到诉讼之中。
图源:网络
针对这个亮点,
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
2021年3月2日,最高人民*发布了7起未成年*益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其中有一个案例就是关于未成年*额网络直播打赏的案件。具体案情是,刘某生于2002年,初中辍学。2018年10月23日至2019年1月5日期间,刘某使用父母用于生意资金流转的银行卡,多次向某科技公司账户转账用于打赏直播平台主播,打赏金额高达近160万元。刘某父母得知后,希望某科技公司能退还全部打赏金额,遭到该公司拒绝。后刘某诉至*要求某科技公司返还上述款项,一审*判处某科技公司退还部分金额,原告刘某对判决结果存在异议,遂向中院提起上诉。
二审过程中,刘某认为,自己作为*民事行为能力人,所进行的巨额打赏与他的身份、年龄以及家庭经济状况都是不相适应的,其行为应当是无效的。被告辩称,刘某初中辍学,而且年满16周岁之后,自己独立生活,其父母安排开立银行卡并管理大额款项,应当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直播平台不应返还涉案的打赏金额。二审承办法官在详细核实所涉事实情况并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意见后,将重点放在了对双方的释法明理上。法官希望该科技公司能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各界一道维护好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同时,法官也对原告的父母进行批评教育,希望家长能承担起应尽的监护责任,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经多番沟通协调,当事双方达成庭外和解,原告申请撤回起诉,涉案公司自愿返还近160万元打赏款项并已经履行完毕。
如此看来,这个案件是一起典型的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案例。实践中涉及到的网络打赏、网络游戏纠纷,多数是*行为能力人,也就是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这些人在进行网络游戏或者打赏时,有的几千、几万元,这显然与其年龄和智力水平不相适应,在未得到法定代理人追认的情况下,其行为依法应当是无效的。
在《最高人民*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对未成年人参与网络付费游戏和网络打赏纠纷提供了更为明确的规则指引。该意见明确了*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应予支持。该规定更多地考量了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同时引导网络公司进一步强化社会责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网络环境。
那么有什么意见或者做法,可以防止出现家中孩子出现“打赏主播”的行为?
孩子的认知能力与辨识能力有限,《民法典》从最大程度保护孩子与家长的权益,但是孩子通过手机对主播进行巨额打赏,这背后家长的责任确实也是应当注意的。家长平时应该对孩子使用手机进行一定的约束,即要求孩子在需要支付费用之前,必须征得家长的同意,然后由家长进行操作。特别是在输入付费密码这一块,尽量不要让孩子自己操作。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家长要引导小孩,不要将个人的银行账号、银行卡密码和个人身份信息等私人信息告诉其他人。此外,家长不要将支付密码等信息告诉孩子,也不要在微信*有大金额钱款的银行卡。我作为孩子家长,感觉也是在和孩子斗智斗勇。孩子的成长,不能离开家长的正确教育和引导。
第四亮点是:不准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未成年人保*》第五十九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烟、酒、彩票销售网点。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彩票或者兑付彩票奖金。烟、酒和彩票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或者彩票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任何人不得在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公共场所吸烟、饮酒。
图源:网络
关于这个亮点,
为大家分享一宗北京市海淀区人民*
督促落实未成年人禁烟保护案,
这是检例第88号指导性案件。
这宗案例的基本案情如下:北京市海淀区人民*在法治进校园宣传活动中,结合调查核实发现,本区学校周边的部分零售经营场所存在违法出售烟草制品等行为,使得未成年人可轻易获得烟草制品,可能损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违反《未成年人保*》《烟草专卖法》等相关法律规定。2019年5月17日,海淀区人民*决定针对未成年人禁烟保护予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经调查核实发现,本区存在违法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等明显违法的情形,相关行政监管部门履职不到位。经海淀区人民*向区烟草专卖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两机关高度重视检察建议提出的问题,积极履行监管职责,采取切实有效整改措施消除学校周边可随意购买烟草制品的问题。
这篇案例的要旨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涉及公共利益的,人民*应当提起公益诉讼予以司法保护。校园周边存在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等违法行为时,检察机关可以采取提出检察建议的方式,督促相关行政部门依法履职,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推进未成年*益保护。
据报道,为落实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统一部署,自2021年6月起,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省范围内联合开展为期3个月的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烟侵害“守护成长”专项行动,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21年8月,广东省河源市烟草专卖局开出全省首张向未成年人销售卷烟罚单。2021年8月,河源市烟草专卖局接到群众举报投诉,称高新区某中学附近的一家便利店向未成年人销售卷烟。河源市烟草专卖局高度重视,迅速采取行动,立即联合高新区市场监管局赶到现场核实情况。经对该便利店立案调查,执法人员依法收集了相关证据材料,形成环环相扣的证据链条,证实该便利店存在向未成年人销售卷烟的违法事实。河源市烟草专卖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相关规定,对涉案当事人依法作出“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10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同时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当事人于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日缴纳了罚款,并表示今后将引以为戒,自觉守法经营,坚决杜绝此类违法行为。此张罚单是广东省开出的首张向未成年人销售卷烟罚单。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总*对广大青年有着深切关怀和殷殷嘱托。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乎千万家庭的幸福安宁。希望广大师生能够深入了解《未成年人保*》《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法律知识,提高教师和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在遭遇不法行为时,能够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要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做一名知法、守法的好学生。
来源|《法治声音》栏目组
编辑 | Lan
校对 | 乔然
民法典公益宣传片
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宣传片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8 13:33
微信支付对满16周岁未成年人是没有什么*的,只要你经过微信实名认证。并且绑定了银行卡,就可以自由地使用微信支付了,如果你没有绑定银行卡的话,那么累计的支取额度只有1000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8 15:08
只要你经过微信实名认证。并且绑定了银行卡,就可以自由地使用微信支付了,如果你没有绑定银行卡的话,那么累计的支取额度只有1000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8 16:59
微信支付需要实名认证,所以如果不满十八周岁,作为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使用微信支付是受*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8 19:07
微信支付对满16周岁未成年是不能进行操作
而且未成年人在微信使用中只有聊天功能
未成年人没有对金钱的规划,所以更不会让未成年人使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8 21:32
微信支付对满16周岁未成年有*吗?微信支付对没满16周岁未成年的肯定是有*的,因为他们没有身份证,认证不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9 00:13
微信支付小额可以没有*,如果想要购买理财产品就需要实名认证了必须有身份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9 03:11
未满16岁的小孩子是不能申请微信支付的,所以说只能够请父母帮忙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9 06:26
微信支付对满16周岁未成年有*吗?手机不管谁使用,只要用微信支付出,多少钱都没有*?因为是他的自由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9 09:57
没有*的,也可以支付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9 13:45
未满十六岁未成年办理的银行卡绑定微信是会受到*的。
微信官方说是*未满18岁的或者超过70岁的老年人用户绑定银行卡的,此方面的*也是为银行方面针对不同年龄设置的,具体的原因需联系改银行的客服解决,或者微信官方建议可以更换其他成年人的银行卡绑定。扩展资料:微信支付绑定未成年实名:
办理银行卡完善信息实名,需要再监护人的陪同下去大型的银行网点办理,以便完善实名信息。没有办法办理银行卡的,需要联系官方客服提供零钱的资金来源及监护人的信息去处理。要户口本、出生证明、证明与未成年孩子之间存在监护关系即可。微信官方资料无误后清空未成年的账户信息,请务必绑定监护人的银行卡重新实名。
因为现在不管是小学生还是说初中生 有的都是未满16周岁的他们都会在爸妈的手机上玩儿一些网络游戏 有的甚至还会充钱 所以说微信对于微信支付进行了实名认证 主要目的是不让孩子们沉迷于游戏 不让他们花大量的钱投入到游戏当中去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