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濮之战,晋文公退避三舍,有怎样的意义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12:44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8 19:24

导语:周襄王二十年的时候晋国和楚国在城濮展开了一场战争,此战目的就是争夺中原霸权。在这场战争中晋文公主动当缩头乌龟,一举取得了胜利,一战使经过成为华夏民族的灯塔,从此晋国引领华夏民族“尊王攘夷”,晋文公也成了继齐桓公之后的又一位霸主。

城濮之战之前的国际形势春秋时期周王室虽然衰败了,但是周礼这杆大旗还是有很强的号召力,齐桓公就是竖立起“尊王攘夷”的大旗,这才成就了一番霸业。

当时的周王室就相当于现在的联合国,虽然名义上是天下共主,但实际控制力非常小,地域之间有了矛盾往往都是自行解决。齐桓公干的事就是打着周王室的号令,多次代替周王室召开国际峰会(九合诸侯),调停局部战争、出兵维护和平。

但是齐桓公死后,中原各诸侯没有一个能扛起大旗的君主,权力陷入真空,南方的野蛮人(楚国)趁机北扩。楚国是不遵周礼的,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和中原诸侯的意识形态不同,齐桓公生前多次以意识形态不同为借口敲打楚国,遏制楚国北上的势头。

但是齐桓公并没有搞一系列遏制楚国的具体*,以至于被压制的矛盾在齐桓公死后开始爆发。当时宋襄公自不量力,试图用他并不存在的威望来接替齐桓公的霸业。宋襄公也有模有样的搞了一个国际峰会,邀请了楚国、齐国、鲁国等一系列小国。小国是去了,但是齐国和鲁国并没有去,他们认为宋国不具备军事调停的实力,如果峰会谈不好,估计楚国就会趁机北上。

在峰会上楚国的利益诉求并没有得到满足,因此楚国绑架了宋襄公,并且派兵大举北伐宋国。之后宋国挫败了楚国的侵略,并且在鲁国的调停下楚国也释放了宋襄公。但是双方的矛盾越来越深,随后宋襄公和楚国展开了泓水之战。宋襄公在这场战争中坚持“仁义作战”,错失良机,以至于兵败。宋国兵败后中原诸国一时间无人遏制楚国北扩,楚国迅速把势力范围扩大到黄河北部地区。

宋襄公死后宋国遭到楚国报复性打击,宋国招架不住,为了避免灭国所以请求第三方(晋国)调停。上面我们说过了,楚国和中原诸侯的意识形态不同,中原诸侯他们是尊周礼的,他们是有共同*观点的,晋国经过一番考量后决定救宋,一边让宋国用金钱拉拢齐、秦,同时出兵伐曹、卫国(楚国北扩的马前卒,俗称狗腿子)。

城濮之战的过程

从晋国插手的那一刻其实就开始了战争,只不过在初期晋、楚是在*上展开一场无硝烟的战争。我个人认为*战争其实非常重要,军事战争只不过是*谈崩了的结果,双方无法用*解决问题,只能通过武力达到彼此的利益诉求。

晋国的决定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从文字上我们很难看明白晋国为什么这样布局,我们需要打开春秋时期的地图。

如图所示,晋国夹在了齐、秦之间,如果齐、秦有一方对晋国的调停不满意,那么晋国就有可能面临两线作战的危险。春秋时期的格局是“一超多强”,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强大到一挑三、一挑四,所以大国开展大规模军事行动必须考虑到周围大国的态度。

受制于地缘*,宋国在齐国旁边,一个国家周围出现了一个强大的政权,那必定会对国土构成军事威胁,宋国在泓水之战后对齐国构不成威胁了,而且还能起到威胁楚国借道伐齐的作用。但如果坐视楚国吞并宋国,那楚国必定会对齐国构成军事威胁(ps:此时曹国、郑国、卫国是楚国的狗腿子,楚国完全可以借道伐齐,但有宋国在,楚国也不好长驱直入)。

齐、楚之间意识形态不同,双方更是积怨已久,这种矛盾是需要铁和血来解决的。但是齐桓公晚期齐国爆发了一场*斗争,*斗争严重消耗了齐国的国力,齐国一时间无力应对楚国的威胁。与其过早面对矛盾还不如卖宋国和晋国一个顺水人情,后世史学界单方面强调齐国看在金钱的面子上才同意调停的,这是不对的。让宋国保全下来符合齐国的利益,齐国没必要反对调停。

同时秦国与楚国有领土接壤,楚国强大起来不符合秦国利益,一个半死不活的楚国才符合秦国的利益。而且晋文公时期秦国和晋国交好,双方缔结了*联姻(*之好),而且秦国的主要战略方向是西扩,没必要在这个时候把晋国得罪了。晋国在一开始就通过外交关系解决调了威胁,可以全心全意对付楚国。

当时晋国决定伐曹、卫,开始与楚国扳手腕。晋文公*曹国时,曹国国君偷看晋文公洗澡,而且当时曹国**,晋国打着“吊民伐罪”的口号伐曹,完全合情合礼。伐曹需要经过卫国,按照周礼来说晋国合情合礼,卫国应该准许借道,但是卫国投靠了楚国,也开始不遵周礼,断然拒绝了晋国的合理需求,因此晋国占领了道德制高点,伐曹、卫完全合情合礼(ps:以上所说的礼都是周礼,解释一下,避免读者认为这是错别字)。

楚成王一看晋国要支持宋国,就让大将子玉不要去招惹晋军,避免兵戈。楚成王是个明白人,他认为晋文公在外*十九年,历经千难万险才回到晋国,他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苦,他的能力也要超乎常人,这种人是老天庇佑的人,不要自找苦吃(天之所开,不可当)。但是子玉偏偏不听,以至于楚成王大怒,给他的部队也很少(少与之兵)。

子玉其实也是有些能力的,他向晋国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晋文公要释放曹、卫的国君,作为*交换,他们也会释放宋国之围。晋文公本身就是想要遵从周礼,树立一个大国形象,继而图霸。如果晋文公不听子玉的建议,那就相当于告诉天下人晋文公并不是想要解宋国之围,是为了一己私欲而发动的战争。这样以来晋文公就从名义上就要弱一头,出兵的合理性就不在了。晋臣先轸认为子玉的建议十分切中要害,楚国这是以一言定三国,我们如果不听他们的建议,那就等于放弃宋国。与其这样,还不如偷偷放了曹、卫国君,然后威胁他们与楚国划清界限,最后徐徐图之。

之后曹、卫国与楚国断交,怒气冲冲的子玉率兵追击晋军。晋文公在*时期受过楚王恩惠,曾经许诺两国交战的时候会退避三舍(90里),因此晋文公下令军队退避三舍。当时将领们都不满意未战先退,纷纷提出反对意见。晋臣狐偃则是认为出兵要名正言顺,晋文公受过恩惠,曾经许诺退避三舍,如果我们不照做,那就是失信,我们理亏。我们如果后撤,他们还追击,那就是他们仗势欺人,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迎战。最后晋军后撤三舍,退到了城濮地区。楚将子玉认为晋国不行了,所以大举追击晋军,并且声称“日必无晋矣”。

双方开战时晋国下军冲击楚国右翼,楚军右翼挡不住猛烈的攻击,很快就溃败了。在战争中军队有一点小溃败都会加剧士兵的恐慌心理,更别说楚军右翼几乎是全军溃败了。为了避免楚军大规模溃败,子玉加强了对晋国中军和上军的攻势。晋国下军击溃楚军右翼后开始佯装败退,楚将子玉认为可以从晋国下军打开突破口,所以让楚军左翼追击晋军。楚军左翼追赶上晋国下军时,晋军中军迅速截断楚军左翼与指挥部的联系,迅速整合部队击溃了楚国左翼。

左翼和右翼相继溃败,楚将让中军停止进攻,残部迅速退出战场。晋军在楚军撤退后占领楚军营地,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孙子兵法》有云:“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晋国用的最好战术就是通过利益避免秦、齐插手此次调停,试图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事实上楚国已经有了停止战争的念头,如果不是子玉强行出兵,那晋国完全有可能不战而胜。在谋略上、外交上晋国都比楚国优秀,而且在实战战术上也非常精彩。主动挑选有利自己的主战场,同时诱敌深入激起军队作战情绪,最后充分吸取臣子的意见,灵活布局军队进退,一举战胜楚军。

反观楚国,君臣思想不一,子玉强行出兵导致楚王大怒,给他的兵力也是非常少的一部分。在春秋初期楚国都是靠庞大的体量碾压弱国取胜,通俗来讲就是擅长打“人海战术”,但是晋国不是弱国,本身军队人数就不少,更何况这次楚国出兵并不多,在军队人数上楚国也没多大优势,甚至双方还有可能是旗鼓相当。在战争中受晋军误导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以至于楚军左翼被包围,这都是子玉犯的错误。两者相对比,高下立判。在这一场战争过后子玉羞愧自杀,很明显他是为了他犯下的错误买单,但他犯错的代价就是楚军损失惨重,楚国北扩的势头被遏制,*退到桐柏山、大别山以南地区。


晋国的软文化输出

《左传》写城濮之战中频繁出现三个词汇,“德”出现了6次、“礼”出现了9次、“信”出现了3次,晋文公反复提及德、礼、信,为什么?为的就是对外输出软文化,建立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从而更好的图霸。我们在上面就说过了,晋国和楚国的意识形态不同,晋国是遵周礼的国家,它完全对外调停中原矛盾,守护华夏文明,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让周围的诸侯服气,重新竖立“尊王攘夷”的大旗。要想做到这些,晋国必须具备强大软文化,这一点是军事做不到的,必须要竖立“德”、“礼”、“信”。宋襄公其实也是走的这个路子,他在战争中反复强调仁义,就是想要竖立一个负责人的形象,但可惜他的军事实力不支持他图霸。

在战争中楚国也试图挫败晋文公的想法,试图打断晋国对外输出软文化,子玉和晋国做的*交换就是例子。不过晋国并没有让楚国如意,晋国拒绝了子玉的建议,同时主动释放了卫、曹国国君,让这两国开始亲晋。

在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召开了国际峰会(践土之盟),晋国被推为盟主,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此次峰会。此次峰会决定了晋文公霸主的地位,中原诸侯无不朝宗晋国。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