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中国的AI技术在世界上是怎样的水平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25 11:31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5 13:00

从去年开始,人工智能再次迎来了发展历史上的“大年”,资本、人才竞相追逐,企业、应用遍地开花。但随之而来的质疑声音也不断增多:中国AI技术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大火的AI背后究竟有多少泡沫?AI高速发展的人才短板如何补齐?我们所担忧的伦理、隐私安全会不会被突破防线?

在中国新闻社旗下财经新媒体中新经纬3月28日即将举办的第五届财经中国V论坛上,这些问题您都会找到答案。当天,10余位业内专家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的现实与图景。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院长*向中新经纬介绍,人类历史上共有三次人工智能热潮。第一次人工智能热潮以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为起点,提出要用人工智能替代人智能。第二次人工智能热潮大概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神经网络算法备受追捧。当前这次人工智能热潮兴起,则是因为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

“发展人工智能有三个要素,分别为数据生态、计算能力和算法。现在来看,我们国家的算法同发达国家相比是滞后的,但数据生态和计算能力是走在国际前沿的。尤其是在应用层面,我们是走在前面的。”*说。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李春平对中新经纬表示,整体来说,这两年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比较快,首先国家比较重视,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上。应用方面的发展势头也很好,在制造业转型和产业升级上的技术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层面还是有些滞后。

对于当前对AI泡沫的质疑,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当前这波人工智能热潮确实存在一定的泡沫和虚火,但并没有人们担心的那么严重。“人工智能现在还处在正常的发展阶段,新东西出来以后,人们一窝蜂扑上去可以理解。尤其是对于投资界来说,他们有不成文的规定,新方向一定是不能错过的。”他说。

*也表示,任何一项技术在刚出现时都伴随着泡沫,泡沫实际上有助于这个行业的初期发展。AI行业目前就处于这种震荡期,我预想它会逐渐收敛,投资也会走向理性。

资料图 来源:中新网

针对AI行业存在的人才缺口问题,李春平认为,从人才培养上来说,目前人工智能只属于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学科部分,短期内人才培养要达到行业需求还有一段距离。他同时也指出,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高校正在加大培养力度,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工程能力也很不错。

*则认为,目前人才的培养还很难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我们的教育总是滞后于产业,往往是产业走在前面,需要哪些知识和人才再反馈回高校,然后学校再培养。这就造成了现在很多人工智能企业在扩张过程中必须兼并公司才能获得人才。但也能看到,高校正在加强这方面的规划,可以预见的是相关人才会很快填补市场空缺。”

除了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缺口,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就业、隐私保护等问题也是业界关注的焦点。*指出,每次出现技术变革的时候,人们都会思考这个问题,尤其是AI的发展最终会导致失业的说法更是增加了人们的恐惧。“我认为没必要过多担心。”他进一步举例说,农业时代的人口其实很少,20世纪50年代后人口爆发,但那时候技术也在飞快进步,所以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其实是正相关的关系。再比如,机械制造出现以后,也有人担心这会使人变懒退化,但实际上也没有。“这里面可以总结出来的规律是技术的出现不会使人丧失劳动能力,因为我们有更多时间去从事更高级别的活动。”

李春平则认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结合较为紧密,涉及到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在这些领域也需要制定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予以约束,确保技术能够得以正确利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5 14:18

你好!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如今已经从技术突破阶段,向商业化阶段加速迈进。随着AI技术的不断提升,巨头资本的大力投资,国家*的扶持等因素,都为中国的芯片行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AI芯片可灵活运用于场景分类、智能识别中,发挥其本地实时运算的优势,加速行业产品升级,以及将可快速应用在智能摄像头、新零售以及智能营销等市场,此外,也为中国的传统制造业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总的来说,其行业发展的潜力十分之大。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望采纳谢谢!
祝生活愉快!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5 15:53

到203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人工智能(AI)领域的主要参与者。这不是研究员或学者的预测,而是中国*制定的**。*于去年7月发布的文件显示,无论在研究还是应用方面,中国要在未来12年内成为世界上最杰出的AI实践者。
世界各国*也都在忙着支持AI创新,但没有任何国家像中国那样发表了整体计划。更重要的是,中国有能力把事情做好:中国*能够以西方民主国家不可能的方式施行这些*。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