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16: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03:51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09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技能及能力领域的教学目标及要求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是指通过手术在皮下将距离相近的某一动脉和浅表静脉血管联通,人工形成体内动静脉间直通管道;目的在于一方面利用表浅静脉便于穿刺的优点;另一方面通过动脉直接供血,使表浅静脉血流量增大达到治疗所需。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尿毒症患者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时的首选血管通路已得到广泛认可,较之其他类型通路(如中心静脉置管、人造血管等)有明显优势,如:1、狭窄发生率低;2、血栓形成率低;3、可反复穿刺、自行愈合,感染发生率低;4、并发症较少,使用寿命长。其最大问题在于其手术是否成功及成功后使用寿命受限于患者自身血管条件,此外它需要较长时间“成熟”期才能使用,需马上透析患者无法使用。现代血液透析技术在血管通路问题解决后才得到了迅速发展,而目前血管通路技术仍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瓶颈,严重影响到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发展史20世纪60年代前,为了引出血液进行透析,通常采取直接静脉穿刺或切开患者动、静脉,分别插入临时塑料导管建立血管通路。这些导管使用寿命短,且每透析一次均要永久结扎一根动脉及静脉,而人体四肢可利用的血管数量有限,使得尿毒症患者不可能长期接受透析治疗。1960年Quinton医生首次研究成功动静脉外瘘,即利用有机材料制成外瘘管,分别在动、静脉中各插入一根,而其体外部分通过连接管彼此连接,透析时则将两者分离,分别与透析器管路的动、静脉端口联接,进行透析。治疗结束后,再将两根体外瘘管对接。由于其可重复使用,一段时间内外瘘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治疗中。至1966年Cimino和Brescia医生首次将手腕附近彼此相近的桡动脉和头静脉在皮下吻合建立动静脉内瘘。与外瘘相比,内瘘感染率低、出血风险大大减小、使用寿命长,对日常生活影响小。由于内瘘的优点明显,在其问世后不长时间即取代外瘘成为透析患者主要血管通路,同时外瘘技术逐步被淘汰。随后许多学者创立出很多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方法。适应证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适用于慢性肾衰竭需要长时间血液透析的患者。(1)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小球滤过率min 或血肌酐>4mg/dl(352umol/L),应考虑实施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由于动静脉内瘘需较长时间成熟才能使用,建议患者在预期开始透析时间前半年内提前行内瘘术。(2)老年患者、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合并其他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尽早考虑血管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