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14:06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5 15:06
中小企业从“专精特新”瞄准“*冠军”
当前,我国拥有中小企业数量超过4000万家,认定为省市级“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数量仅有4万多家,“专精特新”入库培育企业有11.3万家。刘鹤副总理在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上指出,“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有业内专家疾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春天到了。
那么,这些中小企业的企业主怎样把握住当下难得的经济环境,实现本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呢?求是达明团队给出的答案是:从*冠军企业的成长路径中找到规律,制定自己的差异化竞争战略,并将战略有效分解落地。
一、战略定位+精准聚焦
如果有谁试图同时赢得100米和马拉松比赛的金牌,那么他在这两个比赛中注定都会失败,聚焦是获取优异表现的先决条件。
*冠军通过精确的市场定位和聚焦才能够成为市场领导者并且持续地占有市场领导地位。资源分散无法造就世界级的公司,只有坚持不懈的专注才能成就冠军。相对于什么都做而导致的精力和资源分散而言,高度专注战略带来的风险可能更小。
求是达明团队服务的另一家大型机电设备企业B公司,自1976年成立以来,至今一直专注于压力容器、板式换热器、锅炉及各类余热换热器等设备制造,并随着公司的转型升级,从设备供应商转变为行业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在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B企业遇到过很多次行业危机与时代挑战,同时也经历了多次来自其他行业的*,但该企业领导者一直以“打造百年企业,振兴民族工业”为企业发展目标,聚焦设备制造这一利基市场,时刻检视初心,使每一项经营决策都决不偏离企业的战略定位。目前,该企业已发展成为省级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军企业,市智能制造试点企业,并且正向*冠军企业大跨步迈进。
企业之所以能聚焦,是战略选择的结果。持续成功的企业,大部分都是聚焦的。因为聚焦战略会给团队展现更明晰的目标、给企业带来更优质的资源,从而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当然,聚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遇到市场饱和、市场份额增长乏力或技术突破碰到天花板时会重新聚焦或进入新市场,投入到新的战斗中去。
二、战略分解+有效落地
大部分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与企业的战略意图并不匹配,企业战略无法得到有效执行,这源自于管理者根深蒂固的习惯,在规划新的工作时并未考虑到战略性的问题,直白地讲,这些管理者不具备将战略分解至日常的能力。所以,管理者需要打造自己的能力体系,我们把这项能力称之为“战略解码”。
简单地讲,战略解码就是对企业战略进行澄清诠释,帮助企业明晰路径、明确硬仗、分解任务,把企业的战略规划转化为一线员工能够理解的语言和行动指南,并落实为绩效产出,最终帮助企业实现上下同欲、左右协同、力出一孔、使命必达的局面。
求是达明团队在为客户企业制定年度经营目标时,会紧紧围绕战略定位与3-5年发展规划,对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澄清和分解,并将年度目标的达成作为战略目标实现的里程碑,一方面制定出展现经营成果的数字目标,另一方面制定基于发展大计的硬仗目标,并将年度目标进行分解转化,让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能准确理解自己的工作与公司战略达成之间的联系,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真正实现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协同。
战略制定和实施之间的连贯性是企业战略得以落地的关键,企业要打造自身战略解码的能力,用能力驱动战略。
在开放中提速,在融合中发展
“*冠军”是一条艰苦漫长之路,是对广大中小企业领导者意志和定力的考验。尽管不是每一个中小企业都能够体验巅峰之感,但只要沿着*冠军的新路标笃定前行,持续发力,怀揣着心里有团火的坚定信念,坚持不懈地培育和发扬利他爱人、反省自明的企业家精神,就一定能够梦想照进现实。
这就要求中小企业既要苦练内功,也要开放合作。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加油站和企业智脑,各类科研院所、咨询机构正摩拳擦掌,精研产品、强化服务,助推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企业要学会借力这些外部资源与服务平台,降低试错成本,为发展提速。
我们相信,在“专精特新”引领的新时代下,中小企业的*冠军征程会越走越坚定。未来的中国,大量的“*冠军”正在路上疾驰而来。来自求是达明咨询 刘庆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5 15:06
“专精特新”忽然成了一个热词。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5 15:07
国家不断推动企业加入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行列
一是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完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准,夯实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基础。
二是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制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评价标准,聚焦中小企业需求编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指南,分行业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和支持力度。
三是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推动大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等方面实现更高效、更便利的对接,部省联动建立常态化的对接机制和对接平台,推动龙头企业对中小企业开放技术、市场、标准、人才等创新资源,总结推广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典型模式和典型经验,通过融通发展,带动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