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17:13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5 01:44
安史之乱的详细经过如下: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平卢、范阳、河东3镇节度使安禄山以奉密诏讨杨国忠为名,率兵15万人南下攻唐。安军连败唐军,攻陷陈留、荥阳、洛阳,直抵潼关。至德元年,安禄山于洛阳称“大燕皇帝”,建立起割据政权。六月,潼关失守,唐玄宗逃往四川。行至马嵬驿,军士哗变,诛杨国忠,缢死杨贵妃。
不久安军进入长安。二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唐廷起用郭子仪、李光弼等著名将领,并向回纥借兵,收复长安与洛阳。安庆绪退守邺郡。唐命九节度使兵围相州,数月不下。乾元二年三月,安军史思明降唐后复叛,南下援救安庆绪,大败九节度使军于相州。
然后杀安庆绪自立为帝。再次攻陷洛阳。并于上元二年败李光弼于北邙山。正欲西进长安时,被其子朝义所杀,其子朝义即位。宝应元年(762年),雍王李适率蕃汉军与回纥兵大败史朝义,攻克东京。安史旧部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归降。广德元年正月,史朝义逃往河北,最后穷蹙自杀。叛乱始平。
“安史之乱”的影响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在战争中,人民群众特别是黄河中下游的人民遭到了空前的浩劫,北方经济受到很大破坏,出现了千里萧条,人烟断绝的惨景。
同时,唐朝*的力量削弱了,各地出现了四十多个大小军阀,形成了方镇割据的局面。不仅威胁着王朝的力量,也加深了社会矛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5 01:44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朝时期的一次重大**,发生在公元755年至763年期间。其经过如下:
在唐玄宗时期,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两位外族将领都受到了玄宗的信任,被任命为河北和河东的节度使,拥有大量的兵权和财富。然而,由于这两位将领的野心和不满,他们开始暗中谋划反叛。755年,安禄山在长安发动了反叛,史思明也于次年加入反叛。他们号召了大量的叛军,占领了长安等城市,迫使玄宗*到四川。
安史之乱期间,唐朝内部出现了大量的动荡和混乱。叛军控制了中原地区的大部分,唐军在抵御叛军的同时还要应对多个少数民族的叛乱。唐朝开始向吐蕃等西域诸国求援,但吐蕃趁机要求割让领土和岁币。763年,唐朝最终击败了叛乱,但是唐朝内部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损失,国力大幅削弱,这也标志着唐朝走向衰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