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臁疮?如何诊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2:13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12:26

臁疮是指发生于小腿臁骨部位的慢性皮肤溃疡。在古代文献里还有裤口疮、裙风(《证治准绳》)、烂腿(《外科证治全书》)等名,俗称老烂脚。

本病多见于久立、久行者,常为筋瘤的后期并发症。主要发于双小腿内、外侧的下1/3处,其特点是经久难以收口,或虽经收口,每易因损伤而复发,与季节无关。

相当于西医的下肢慢性溃疡。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本病多由久站或过度负重而致小腿筋脉横解,青筋显露,瘀停脉络,久而化热,或小腿皮肤破损染毒,湿热下注而成,疮口经久不愈。

西医认为下肢深、浅静脉及交通支静脉的结构异常、静脉压力增高是小腿皮肤营养性改变和溃疡发生的解剖病理基础,长期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造成的下肢深静脉血液回流不畅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而长期站立、腹压过高和局部皮肤损伤是溃疡发生的诱发因素。

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久立、久行者,常为筋瘤病的后期并发症之一。

初起小腿肿胀、色素沉着、沉重感,局部青筋怒张,朝轻暮重,逐年加重,或出现浅静脉炎、淤积性皮炎、湿疹等一系列静脉功能不全表现,继而在小腿下1/3处(足靴区)内侧或外侧持续漫肿、苔癣样变的皮肤出现裂缝,自行破溃或抓破后糜烂,滋水淋漓,溃疡形成,当溃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边缘趋稳定,周围红肿,或日久不愈,或经常复发。

后期疮口下陷、边缘高起,形如缸口,疮面肉色灰白或秽暗,滋水秽浊,疮面周围皮色暗红或紫黑,或四周起湿疮而痒,日久不愈。继发感染则溃疡化脓,或并发出血。严重时溃疡可扩大,上至膝下到足背,深达骨膜。少数病人可因缠绵多年不愈,蕴毒深沉而导致岩变。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一般正常,少数可有白细胞计数增高;分泌物培养及药敏:为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

本病的物理检查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小腿溃疡的发病原因,临床常用的有深静脉通畅实验、浅静脉和交通支瓣膜功能实验等。临床上多用下肢静脉血管造影、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测等方法检查其下肢静脉情况。

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以下的诊断要点可明确诊断、多发于经久站立工作者,以及有下肢静脉曲张、血栓性静脉炎的患者。

1、好发于小腿下1/3,踝骨上9厘米的内、外臁部位。

2、初起时小腿内臁或外臁瘙痒,继而{红漫肿,后则溃烂,滋水淋漓,日久不愈。疮口边缘增厚,形如缸口,疮面肉色灰白或秽暗,流出污浊臭秽脓水,疮口周围皮肤暗红或紫黑发亮。常并发湿疹,极少数有癌变。

本病需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结核性臁疮:此病常有其他部位结核病史;皮损初起为红褐色丘疹,中央有坏死,溃疡较深,呈潜行性,边缘呈锯齿状,有败絮样脓水,疮周色紫,溃疡顽固,长期难愈;病程较长者可见新旧重叠的瘢痕,愈合后可留凹陷性色素瘢痕。

1、臁疮恶变:此病可为原发性皮肤癌,也可由臁疮经久不愈,恶变而来;溃疡状如火山,边缘卷起,不规则,触之觉硬,呈浅灰白色,基底表面易出血。

2、放射性臁疮:此病往往有明显的放射线灼伤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病变局限于放射部位;常由多个小溃疡融合成一片,周围皮肤有色素沉着,或夹杂有小白点,损伤的皮肤或肌层明显僵硬,感觉减弱。

治疗:中医辨治本病多由经久站立或担物负重,以致下肢络脉失畅,局部气血郁滞,复因湿热下注,气血凝滞,腐烂皮肉而成。下肢皮肤受伤,虫咬以及湿疹等,常为诱发因素。其特点是溃疡经久难以收口,或虽经收口,每易因损伤而复发。

湿热夹瘀证:多见于患者的初期,局部表现为下肢小腿的内、外臁处可见大、小不一的数个或单个溃疡,疮色灰暗,脓水浸淫,臭秽,四周漫肿灼热,痛痒时作,甚者恶寒发热,舌苔黄腻,脉濡数。

本病初起因脾主四肢、肌肉,因饮食不节,脾胃湿热内生,或外伤湿热之邪从外而入,湿热之邪,阻滞经络,气血受阻,则局部{红漫肿;热微则痒,热盛则痛,湿盛则肉烂,热盛则肉腐,湿热蕴蒸则痒痛腐烂俱见。湿为阴邪,缠绵胶着,故滋水淋漓,疮腐不鲜。

治则:清热利湿,和营解毒。

方用萆Z化毒汤加减脾虚湿盛证:病程日久,疮面色暗,黄水浸淫,或有湿疹,患肢浮肿,纳呆腹胀,便溏,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沉无力。

因病久湿邪困阻脾胃,或素体脾虚之人,脾虚气血生化不足,疮面失其濡养,气血因不足而流行滞缓,故见疮面色暗,因其脾虚故见纳呆腹胀,便溏,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沉无力之证。黄水浸淫、患肢浮肿均为湿胜之象。

治则:健脾渗湿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气血亏虚证:溃烂经年,疮面肉色苍白板滞,疮沿高起如缸口,四周肤色暗黑,小腿静脉曲张,舌质淡紫,苔白腻,脉细涩。

本病病程缠绵,经久难愈,日久气血被耗,脾胃虚弱,则以气血两虚表现为主。气血亏耗,正气不充,滋养乏源,则疮口下陷。气血虚弱,毒滞难化,则疮周皮色紫暗,疮面肉色秽暗,脓水腥臭,并伴神疲体倦,面色失华等脾虚气血虚弱症状治则:补养气血,和营解毒方用十全大补汤加减西医治疗、抬高患肢,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1、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病因,如下肢静脉曲张、糖尿病等,、疮面过大,肉芽健康者,可考虑手术植皮。

2、可用红外线照射以辅助治疗改善局部循环。如红光治疗仪、TDP等照射。

3、根据分泌物培养及药敏加用抗生素。

4、局部如痂皮厚时可用4%硼酸溶液热敷或1:5000的热高锰酸钾液浸泡后去痂,再外用抗生素软膏,如百多邦等;如溃疡分泌物较多时可用庆大霉素、艾力克(聚维酮碘)、甲硝唑等湿敷中医外治脓水多时可用10%黄柏溶液、复方黄柏溶液等湿敷;溃疡处脓腐多时可飞布七星丹以提脓祛腐;如脓腐尽时可外用皮粘散或七星丹以生肌长肉。

其它治疗可辨证给患者输注黄芪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丹参酮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等补气、活血之品。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