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中国第一批赴美公派幼童,都是谁?各自发展如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2:5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1天前
1872年8月,中国首批30名幼童从上海启程,远赴美国,踏上了漫长的求学之路。这批幼童,年仅10岁至16岁,肩负着大清帝国师夷长技的使命,在异国他乡度过了近10年的时光。
这一批幼童的选拔过程充满了挑战。1854年,广东人容闳提出官派留学的建议,得到了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支持。然而,这一建议在当时遭遇了很大的阻力,许多家长担心孩子会受到西方的“野蛮”影响。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勇敢地选择了支持,写下了自愿文书,让自己的孩子踏上这条未知的留学之路。
在抵达美国后,这批幼童被分到美国家庭中寄居,并进入当地小学或中学学习。同时,他们也在“幼童出洋肄业局”接受中国文化教育。局内设有办公楼、翻译房、教读房、书室及拜阙所,供幼童接受中国传统教育。
1877年后,幼童们逐渐进入大学,其中14人考入耶鲁大学,7人分别考入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理海大学、瑞萨莱尔理工学院、拉法耶特学院等知名学府。然而,清廷和出洋肄业局在几年后决定撤回幼童,终止留学计划。这使得许多幼童在学业尚未完成的情况下被迫回国。
回国后的幼童们在天津施展所学,许多人在不同领域做出了贡献。如梁敦彦在北洋电报学堂担任教习,黄仲良前往天津机械局工作,蔡锦章加入北洋舰队,吴仰曾、邝荣光、陈荣贵等人在开平煤矿任职,蔡绍基等人参与朝鲜海关组建。而何廷梁在天津医科学堂工作,后来成为海军军医。
罗国瑞、钟文耀、牛尚周、程大器等回到上海,分别服务于上海港务局、江南制造总局和江南兵工厂。欧阳庚在1879年重返美国担任见习领事,后来担任驻外总领事长达20多年。容尚谦和詹天佑在福州水师学堂学习,容尚谦成为海军军官,参与了中法马江海战和中日甲午海战。詹天佑则转入中国铁路公司,参与和主持了京津、京张等铁路的修建。张康仁在两年后重返美国入读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毕业后成为第一位在美国执业的华人律师。
这批幼童的留学经历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故事见证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尽管他们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他们的勇气和智慧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