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韩非列传译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3:00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1 21:04

老子,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曾任周朝的藏书史官。孔子曾向他请教礼义,老子以"无为"之理回应,认为君子应顺应时运,若不能则如蓬草随风。他教导孔子,君子应隐藏锋芒,去除欲望,谦虚内敛。孔子赞誉老子如龙,难以捉摸。


老子专注于道德研究,主张隐居不求闻达。他在周都寓居,见周室衰微,离开后留下五千字的《道德经》。有人认为老子是楚人,著有十五篇道家经典,与孔子生活于同一时期。


老子据说活了极长的寿数,关于他的生平有许多神秘传说。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有人推测周太史儋与秦献公的预言涉及老子。至于太史儋是否为老子,至今众说纷纭。老子的后世子孙如李解,虽任职胶西王太傅,但老子本人则是一位深藏不露的隐者。


信奉老子学说的人与儒家有分歧,老子提倡无为而治,认为清静可以引导百姓归正。庄子继承老子思想,著作以寓言形式表达,对儒墨均有攻击。庄子拒绝楚威王的高位聘请,选择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申不害,原为郑国小吏,后任韩国宰相,以法治国,十五年国泰民安。他的理论源于黄帝和老子,著作《申子》两篇。韩非子,出身贵族,精通法术,虽有口吃但擅长著书,主张严明法制。他的著作《说难》揭示了游说的艰难,最终因秦王的嫉妒而受难。


《说难》详述了游说者面临的困境,包括理解君主心理、保密机密、应对君主恩怨等复杂策略。韩非虽有智慧,却因未能逃脱游说的祸患而著书立说,其中《说难》尤为深刻。


李斯、韩非等人的学说,尽管各有特色,但都源于道德理论,而老子的理论则更为深远。他们虽有教化影响,但最终在政治斗争中遭遇不幸,留下了历史的感叹。




扩展资料

《老子韩非列传》出自《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作者司马迁。这是一篇关于先秦道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申子(申不害)和韩非子四人的合传。司马迁将他们合为一传,代表了汉朝人对道家与法家关系的重要看法。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