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焚香文化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18:27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20:02

今天夏奈尔香水之类所吹嘘的人工合成香水的“复合调性”,其实早在中古时代,在宋代的中国,就已建立起了非常发达与复杂、精致的体系。

经过汉唐的发展,到了宋代,海外香料的进口贸易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制香业也发达到后人难以想象的水平。南宋诗人杨万里有一首《烧香诗》,讲述一次焚香的亲历:

诗人自炷古龙涎,但令有香不见烟。素馨欲开茉莉拆,低处龙麝和沉檀。

像当时的所有士大夫一样,杨万里把焚香当作最高雅的审美享受,对于“香道”也很娴熟,因此,他亲手在炉中焚炷了一枚“古龙涎”香饼。

所谓“古龙涎”,在宋代,实际是各类高档人工合成香料的一个通称。“素馨欲开茉莉拆,低处龙麝和沉檀”,恰恰写出了宋代上等合成香料的原料之奢侈,更写出了这些香料在香气层次上的丰富——素馨花构成了香芬的前调,中调是茉莉花香,尾调则以天然沉香、檀香为主打,但混和有少量龙脑、麝香。

宋代的合成香料,包括顶着“古龙涎”名目的各种制品,配制方式繁多,其香氛效果也各自有异,这使得我们无法完全还原《烧香诗》中所焚“古龙涎”的制作工艺。

不过,相传宋人所做的《香谱》足以证明,诗中的描写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如相传宋人陈敬所著的《陈氏香谱》中有一个“四和香”方:沉、檀各一两,脑、麝各一钱,如法烧。

正是以沉香、檀香为主料,辅以龙脑和麝香。或许无妨推测,这四样贵重香料的组合,在宋代,是一种公认为“最优组合”的经典香型。

至于杨万里所焚的“古龙涎”香饼中蕴涵着不止一层的花香,这正是宋代制香业的一大特色、一个划时代的成就。

在这个时代,茉莉、素馨等海外香花植物在广州一带广泛引植,南方地区原有的本土芳香花种如橙、橘、柚花等也得到开发,宋人便开始了把花香引入香料制品的实践。

孟玉松汝窑豆绿釉香薰

最独特也是当时最流行的方式,是把沉香、降真香等树脂香料与各种香花放在一起,密封在甑中,放入蒸锅,上火蒸:

凡是生香,蒸过为佳。四时,遇花之香者,皆次次蒸之。如梅花、瑞香、酴、密友、栀子、末利(茉莉)、木犀(桂花)及橙、橘花之类,皆可蒸。他日之,则群花之香毕备。(《陈氏香谱》“南方花”)

树脂类香料用香花来蒸,不仅要蒸一次,而是要一年四季不停地上火蒸。凡是有香花开放的季节,就拿当令的花与这香料一起蒸上一回,这样一年坚持下来,频频蒸过的香料如果再入熏炉焚炷,就会散发出百花的芬芳。

“花蒸沉香”

实际上,从宋代文献与宋人的诗词作品可以知道,那时,“花蒸沉香”是最普遍的制香方法,素馨花恰恰是用以蒸香的主力,如程公许有《和虞使君“撷素馨花遗张立,蒸沉香”四绝句》之作;而在相传宋人陈敬所作的《陈氏香谱》“南方花”一节,茉莉花也被列为蒸香的花品之一。

因此,就有了杨万里的那一次具体的体验:一枚小小的“古龙涎”香饼,衬在银叶做的隔火片上,由炉中炭火微烤,便开始幽芳暗生。在复合的香气中,首先隐约可辨的是素馨花的气息,然后,似乎有茉莉花在房室中悄然开放。接着,是沉香、檀香的主调稳定地氤氲着,但是其中还有龙脑与麝香在暗暗助力。

然而,接着,杨万里笔锋一转:平生饱食山林味,不奈此香殊妩媚。呼儿急取蒸木犀,却作书生真富贵。

作为一生热爱自然的文人,他对于造价昂贵的高档香品并不认同,于是立刻撤下“古龙涎”香饼,改而焚炷自己一向使用的香料——“木犀”。“木犀”,是宋人对桂花的叫法,诗人舍弃沉、檀,而宁愿取桂花的天真香味。

杨万里的这种态度,也是宋代士大夫在焚香一道上的普遍态度。他们并不赞成当时整个社会对于名贵香料毫无节制地放纵消费,但也从来没有试图运用*影响力去*、禁止他人如此享受。

士大夫阶层所采取的方式,是以身作则,就地取材,在熟悉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寻找价廉、省便但风味不减的天然香料,用之取代原料昂贵、工艺复杂的名贵香品。《陈氏香谱》中就记载了一种用便宜材料取代贵重原料的办法:

或以旧竹辟,依上煮制,代降;采橘叶捣烂,代诸花,熏之。其香清,若春时晓行山径,所谓草木真天香,殆此之谓。

把旧竹篾片代替降真香,作为“香骨”;再找些橘树叶捣烂,一样可以起到香花的作用。把这两样原料按照“花蒸香”的方法炮制一番,旧竹篾片就能变成可供焚的香料,而且效果还特别好,香气清新,有“草木真天香”之妙,让人一闻到,就感到如同身处在春天早晨的山道上!

草木“天香”

与之相近似,当时还有一种“小四和”香,它是相对于名贵的“四和香”而得名。“四和香”的四味配料为沉、檀、脑、麝,均是最珍贵的进口香料;“小四和”的配料也是四味,却是“香橙皮、荔枝壳”、“梨滓、甘蔗滓”,水果食用后残剩的果壳或榨浆后的弃渣被神奇地废物利用,将它们“等分,为末”,一起碾成碎末,混在一起,就做成了可焚的香品。

在明人周嘉《香乘》中,还记有一种与“小四和”相近的制香方法:以荔枝壳、甘蔗滓、干柏叶、黄连,和,焚。又或加松球、枣核。

这一香品有个很幽默的名字——“山林穷四和香”,让人闻之失笑。荔枝壳、甘蔗渣,相对于沉香、檀香,当然是太廉价的材料,用它们制作的香品,自然也与“富贵”二字无缘。

但是,配料来自于天生的草木,恰恰是这种“山林”气质让古代士大夫为之倾情,在他们心目当中,这样的香品散发着造化慷慨赋予植物的原生香气,是最本真的“天香”。

不得不说,古人们实在是太会享受生活了!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