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科举制等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16:5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18:45
在考试内容上,武举包括“平射”和“武举”两项考试。“其制,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马*、翘关、负重、身材之选。翘关,长丈七尺,径三寸半,凡十举后,手持关距,出处无过一尺。负重者,负米五斛,行二十步,皆为中第,亦以乡饮酒礼送兵部。”
长垛,属于“平射”考试中的唯一项目。即射远距离以外的箭靶,考察考生射箭的准确性。“其课试之制,画帛为五规,置之于垛,去之百有五步,列坐引射,名曰‘长垛’。”考生用一石力之弓(约合今天的55公斤),射六钱之箭(约合22.38克)。每人可射三十支,所发箭的准确度均在“次等”以上者,即为合格。 “武举”考试是多项内容的综合测试,要考的内容包括:骑射、马*、步射、才貌、言语、举重等项。首先是骑射,即马射,考验考生骑在马上射箭的水平。马射的靶子“穿土为埒,其长与垛均,缀皮为两鹿,历置其上。”考生用七斗之弓(约合38.5公斤),以命中鹿子的多少来计算成绩。
马*,考核的是考生骑在马上运*准确击刺物体的能力。其制曰:“断木为人,戴方版于顶,凡四偶人,互列埒上,驰马入埒,运*左右触,必版落而人不踣。”以能使方板落地,而偶人不倒者为合格。挑落三、四板者为上等,两板为次上,其余为下等。
步射,以草人为靶,不但考核考生射箭的准确度,还要看其射法之规范程度;翘关和负重,都是考核考生的力气;材貌,是对考生身高的要求,“以身长六尺以上者为次上,以下为次。”这个要求对唐人当近乎苛刻,当时的六尺就约合今天的1.8米了;言语,以“神采堪统领者”为佳。但什么样的身材堪统领全军呢?这个标准也不好掌握了。魁梧挺拔如项羽者,当然堪统领,可韦睿那样体弱不能骑马,每战皆须乘舆的呢?
在考试之前,举子们还要先去谒拜武成庙中的太公像,犹如常科考生谒拜文庙中的孔子像,都是尊祖之意。在上述考核中,“通得五上者为第。”具体掌管武科事宜的,开始是兵部员外郎,至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朝廷认为武科考试,“但委郎官,品位既卑,焉称其事。自今以后,应武举人等,宜令侍郎专知”。于是,转由兵部侍郎专门掌管。
但这种武举,只考武艺和膂力,而不论韬略智谋。使得整场考试就像一场今天的军事五项全能赛,除了选拔孔武有力的赳赳武夫之外,并没有体现出“上兵伐谋”的思想。故而终唐之时,除了选拔出了一位 “再造唐室”的汾阳王郭子仪,似乎再无叫的响的名将了。即便如此,尚有人主张取缔。德宗朝的礼部员外郎沈既济就建议废除武举,他认为:“今内外邦畿,皆有师旅,偏裨将校,所在至多,诚宜设法减除,岂复张门诱入。况若此辈,又非骁雄,徒称武官,不足守御,虽习弓矢,不堪战斗,而坐享禄俸,规逃征徭。今请悉停,以绝奸利。”谏议大夫田敦更加危言耸听,他认为每年参加考试的数百名武举人拿着弓箭出入皇城,可能威胁到皇帝的安全,上表请求废止武举。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乃废武举。知道十年之后,武举才又重新恢复。武科毕竟不如常科、制科那样的受重视,故考生,“每岁不过十人”。又易于受到*、人事等因素的干扰,使武科取人,时断时续的。但它的影响的确深远很大,直到清朝,尚要举行弓刀石马步箭的武举考试。
以明清两代为例,在正式参加乡试以前,还要先参加“童子试”以便取得应试资格。童子试也分*:县试、府试和院试。参加考试的人,不论年龄大小,一律称为“童生”。县试由知县主持,考期多半在每年的二月,参加考试的童生在报名时必须填写姓名、籍贯和三代履历,由同考的五名童生和一名童子试已经及格的“廪生”(领取*补贴的考生)共同担保,保证你所填内容真实可靠,并且不是“娼优皂隶”(被歧视的下等人)子孙。府试由知府主持,院试由朝廷派遣的“学政”(负责一省的教育*)主持。院试及格,就可以参加每三年一度的乡试。乡试一般在省城举行,考试及格,应试者就算正式进入了统治阶级,可以被人称为“老爷”。乡试合格者既可以直接做官,也可以继续参加在第二年举行的会试。会试在京城举行,会试取中后,就要接着参加在皇宫里举行的殿试。考中者就是进士,前十名决定后,皇帝首先接见,叫做“小传胪”,然后再于太和殿接见全体进士,叫做“大传胪”,同时宣布名次,随后,所有进士去出席由礼部举办的“琼林宴”,到孔庙参拜孔子,而后由礼部将进士的名字刻碑立在国子监,称为“进士题名碑”。殿试之后,除状元、榜眼、探花三名可以直接授予官职外,其余进士还要再进行一次朝考,朝廷综合会试、殿试、朝考三项成绩分别授予不同的官职。
科举的流程
以明清两代为例,在正式参加乡试以前,还要先参加“童子试”以便取得应试资格。童子试也分*:县试、府试和院试。参加考试的人,不论年龄大小,一律称为“童生”。县试由知县主持,考期多半在每年的二月,参加考试的童生在报名时必须填写姓名、籍贯和三代履历,由同考的五名童生和一名童子试已经及格的“廪生”(领取*补贴的考生)共同担保,保证你所填内容真实可靠,并且不是“娼优皂隶”(被歧视的下等人)子孙。府试由知府主持,院试由朝廷派遣的“学政”(负责一省的教育*)主持。院试及格,就可以参加每三年一度的乡试。乡试一般在省城举行,考试及格,应试者就算正式进入了统治阶级,可以被人称为“老爷”。乡试合格者既可以直接做官,也可以继续参加在第二年举行的会试。会试在京城举行,会试取中后,就要接着参加在皇宫里举行的殿试。考中者就是进士,前十名决定后,皇帝首先接见,叫做“小传胪”,然后再于太和殿接见全体进士,叫做“大传胪”,同时宣布名次,随后,所有进士去出席由礼部举办的“琼林宴”,到孔庙参拜孔子,而后由礼部将进士的名字刻碑立在国子监,称为“进士题名碑”。殿试之后,除状元、榜眼、探花三名可以直接授予官职外,其余进士还要再进行一次朝考,朝廷综合会试、殿试、朝考三项成绩分别授予不同的官职。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18:45
科举制始创于隋朝。至唐朝进一步发展、完善,成为选拔官僚的主要方法。随着科举制的推行,学校教育也日益发展。*设国子监,下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六学。地方上设有州、县学。学生称生徒,学习成绩好的,由学校保送参加科举考试。
唐代科举分为常举和制举。常举每年举行考试,科目主要是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另外还有秀才、道举、童子、一史、三史等科。常举的应考者有两个来源,一为生徒,即由各级各类学校保送者;二为乡贡,即经州县考试选拔的自学者。应考者主要集中在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科主要考试对儒家经典的记忆,比较容易;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和政论,难度很大,而且又是做*的主要途径,因之最受重视。人们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说明考中进士之不易。常举初由吏部主持,后改由礼部主持。
制举是为了搜罗非常人才而临时设置的考试,不常举行。所设科目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等一百多种。一般士人和官吏都可应考,录取者优予官职或提升。
科举制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进一步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