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童通学安全的回顾与展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17:25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3小时前

壹、前言

根据台北市 *** 委托靖娟儿童安全文教基金会(以下简称靖娟基金会)进行台北市国小通学安全之调查结果显示,有30.4%的学童表示曾在上、下学途中受伤,且受伤者每人平均有达1.96次之情形;台北市共有151所国小,约17万位学童,每天有相当多上下学的交通旅次行为,虽学童上下学的时间集中,但由于各学校周边环境条件不一,交通现象亦各互有殊异,且近年来「少子化」及「跨区就读」情况及家长对学童安全之重视,以致家长多以汽机车或安亲班车辆接送之,又因国内各国中小学周边路道人行空间环境尚非十分完善,而致学童、行人与车辆交错于路面之景象,如此非但造成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秩序紊乱,也严重威胁孩童及行人的安全。因此,学童通学的安全及学校周边交通秩序之维护更是一个值得国人关注的课题。

长久以来,台北市 *** 秉持着以学童通学安全为优先的理念,除了致力于通学环境改善外,也在每年的国际无车日举办「走路上学周」活动,并自民国95年起首度与靖娟基金会合作,就学童通学路程安全及环境改造能有整体 *** 通的通盘检讨,并依学校环境及个案需求提出具体行动作为;又在学童通学路程安全工作上长期耕耘,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结合民间团体、社区与 *** 之合作模式,再借由工程改善、教育宣导与加强执法等三个面向切入,以消除学童上下学的潜在交通威胁,提供安全的通学环境。其次,透过台北市成功的体验及实施模式,藉以强调学童通学路程安全的重要性,进而提供各县市施政之参考。

贰、儿童通学安全问题

依靖娟基金会于民国96年调查发现,都会地区超过七成学童之上下学均以汽机车接送,且有53.0%之家长考量交通或人身之安全等因素而不愿让学童走路上学;此比例若相较于家长回顾自己小时候上下学之方式,有七成以上是自行走路上学,显示学童通学之型态已有极为明确之变化。至于家长不让孩子走路上学所顾虑之前三项因素分别为距离过远(占15.6%)、车速过快(占14.1%)及担心孩子被绑架(占11.6%):此外,认为因道路设施不佳与人车争道的因素则占四成以上。可见学童因生理与心理未臻成熟,且对路环境与交通设施或常识等认知尚待养成之情形,大部分的家长仍多不敢贸然让孩子走路上学。

Sandels(1975)对于儿童的交通行为进行研究观察,发现儿童的概念与认知与成人差距甚远,儿童的认知及思考以自我为中心且易受周遭环境影响而分心。另外学童上、放学采集体疏散的方式进行,短时间内学校周遭的交通负载量大增,人车交织与疏散动线的流通即成为孩子是否得以安全通行的关键,此外考量儿童步行速度较慢、低年级学生身材矮小、视觉认知差异、对危险的认知不足等,特殊的生、心理情形,在进行交通环境规划的考量上应与成人有所不同,以符合实际需求。

尽管要大幅改变学校周边人行环境与交通型态仍有许多人为、法令或技术性之限制与困难性,但是台北市 *** 、靖娟基金会及校方等三方面,除秉持发现问题,寻找可行方案措施外,并也多方协调地区邻里、商家及各单位,配合现场会勘,以力求逐步改善,期待从小处着手,逐渐累积提升孩子上学的安全指数。

参、通学路程改善规划流程

民国95年起台北市 *** 首度与靖娟基金会、交通安全文教基金会、淡江大学运输管理学系及台北市导护志工总队等团体共同合作,从不断尝试中发展出得以落实通学安全的工作模式;或许一般民众会认为应该由公部门主导即可,但就其所需人力、协调事项及时间等因素,均非是一种极具效率性的作法,故经由民间团体之连结与发声,深入了解问题及路程安全需求,再借由公部门成立单一对口与整合列管追踪,非但可克服公务体系人力不足及横向联系或分工的难处;且在三方配合与目标一致下,进而落实学童路程安全环境至整个工作及规则流程,详如图1所示。

肆、交通安全教育宣导

交通事故不仅是台湾儿童十大死因的第一位,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民国97年出版的「世界预防儿童伤害报告」中也显示,国际上每天约有700多名儿童死于交通事故,更有27,000多名因此而受伤;因此推动学童路程安全是一个各城市所应重视的普世课题,借由关注改善通学环境,以降低儿童交通事故的发生,让儿童行得安全。

另学童通学路程安全环境之改善,除了交通工程(Engineering)及执法(Enforcement)以外,交通安全教育(Education)更是不可或缺之重要环节;交通安全教育应强调任何个人、社会或 *** 所需具备长期性与立即性的学习概念,且在主观或客观的作为上,均让民众从小到大具备基本及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与应变处理能力与态度,如此方可有效率且持续性地将交通安全教育落实于生活化及学习化的素养,进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维护学童的生命安全。

一、实践交通安全教育目标

(一)生活实践:从学童生活周边的交通环境、设施及交通情境切入,以了解及具体落实在现实的生活中。

(二)生命体验:从观察或实际体验及个案分析中,体会交通事故之可怕、发生原因及影响程度,进而提醒学童于通学路程中应注意事项,并珍惜生命价值。

(三)生计发展:让学童熟习交通法规、设施、使用与维护,也体会现代国民对交通安全认知与应变能力,使其成为生存必备且终身学习的对象。

二、交通安全教育的方式

以家长为对象,除透过宣导单沟通外,亦请学校在开学的家长日(学校日)期间,说明学校的交通安全计画及需要家长共同配合的项目;另以学童为对象,在交通安全教育上则包括下列几项。

(一)环境教育:学童因长时间在校园周边环境中活动,借由其环境教育而可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以建立其交通安全观念;例如融合设置各种交通设施(含号志、标志或标线)、交通安全标语及主题常识等,让小朋友在环境中自然学习及熟识之。

(二) 课程融入式教学:交通与生活息息相关,任何包含语言、社会或自然等素材,若能在教学过程中予以融入,除可让教学多样化外,更可具体将交通安全落实于生活化中,小朋友更容易将学习(或内化)化于生活中。

(三) 主题活动:配合学校开学时期、校外教学或毕业旅行前,进行「交通安全周」或「交通安全月」的主题宣导活动,经由多次的提醒及相关宣导活动的配合,深化其对于交通安全的正确认知与行为。

集会时说故事

宣导交通安全闯关游戏

图2:国小办理交通安全教育的照片

伍、社区资源整合

学校是社区的一部分,传统上小学更为邻里中心;近年公部门所推动学校社区化与去围墙化,目的在于互享资源、共荣发展,而在推动通学路程安全工作上乍看与社区连结似无直接关系,但是经过靖娟基金会几年的推动经验所知,若社区与学校有良善沟通管道,学校能积极主动邀请社区共同参与,社区居民又可基于维护学童安全而牺牲微细的个人利益,彼此信赖,互助合作,将能顺利克服学童通学路程安全上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以台北市中正区河堤国小为案例,长期以来河堤国小两侧都欠缺人行道,虽家长曾多次反映通学路段人车争道的危险性,学校与里长亦曾努力争取改善,但碍于经费与社区未能凝聚共识,而迟迟无法设置人行道;之后,经由台北市 *** 交通局、教育局及靖娟基金会等相互协调下,河堤里邹里长多次与居民沟通,并协调人行空间并非仅是因学童上下学使用而设,社区居民亦是其使用者,且可藉以整顿周遭环境,更可提升里邻的生活品质等理念,终获里民支持,在学校四周建立起完整的人行空间,共同为学童通学路程安全尽一份心力。

除了硬体建设的改善外,社区的配合往往也是通学路程安全的重要一环,故靖娟基金会再结合河堤里社区发展协会与社区重要人士共同组成儿童安全委员会,该委员会在社区中推动更多相关安全的工作,包括宣导居民配合不随意停放车辆、占用人行道及共同维护人行空间等;这是一个极为典型的案例,相信国内仍有许多类似的情形亟待解决,能有效结合社区及相互体认合作,将可创造学童路程安全及改造社区环境的共同需要。

陆、成效分析

台北市 *** 交通局与靖娟基金会从民国95年起合作,协助市内国小进行学童通学路程安全的改善,迄今已有24所国小,范围遍及中正区(8所)、内湖区(4所)、士林区(3所)、北投区(2所)及信义区(7所);之前已有16所国小共检核出189不安全项目(含违规停车、人行道坑洞、自行车路线、安全教育、号志时相、导护志工、执法及通学安全路径等),且已有173项已完成改善,改善率达91.5%;其中,改变较大者为河堤国小的人行系统增建、国语实小的天桥拆迁、福林国小的人行系统改善及增建、以及南湖国小校门整顿工程,其次改善前后的情形比较,请参见图3之照片所示;另其他改善工程及措施,如障碍物的移除、实施机车退出人行道及骑楼、补植路树及环境维护等,请参见表1所示。

表1:台北市执行国小学童路程安全之成效情形

陆、结语

「世界预防儿童伤害报告」(2008年版)指出,有效预防措施的普 遍实施可挽救一半以上的儿童生命;也就是说要「用对的方法作对的事」,学童是国家的新生命,也是未来的主人翁,国家社会乃至个人均应为其通学路程之安全尽最大的保护。台北市 *** 交通局与靖娟基金会自民国95到97年开始的合作模式,服务学校数虽然仅有24校,但深入社区且以稳扎稳打的方式,透过实际行动解决学校学童路程安全问题,除了解决首要的交通环境问题外,仍陆续针对学校新衍生的交通安全议题,持续进行问题诊断与改善之服务,成为学校在安全维护工作上长期的合作伙伴;未来,台北市 *** 除将持续编列预算执行外,另已向中央 *** 申请补助款扩大服务学校之规模,并将过去执行经验与成果研拟纲要计画作为执行准则,并计画至民国101年,每年以30间学校为改善目标,以建立学童通学路程安全的环境,让台北市向「安全城市」之目标前进。

文章出处:

作者为前台北市 *** 交通局局长 罗孝贤

本文出自靖娟基金会97年出版之半年刊第一期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