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釉里红瓷胎釉和呈色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3:1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7 22:45
洪武官窑釉里红和青花在技术上有着相似之处,它们均使用了类似的工艺流程,但在呈色剂的选择上有所不同,前者使用的是铜,而后者使用的是钴。虽然两者在胎釉特征上有着较大的相似性,但在釉的要求和窑炉条件上存在差异,这也导致了它们在外观特征上有所区别。
洪武朝历时31年,釉里红的原料配方和制作工艺在不同阶段有所不同,这在胎釉特征和釉里红呈色上也有所体现。洪武釉里红的胎骨有粗松和致密之分,粗松的胎骨手感较轻,瓷化程度较低;而致密的胎骨断面细腻紧密,呈白中略带灰色。理化测试显示,釉层CaO的含量比青花瓷高,含钾量较低,属钙碱质,高温烧成时粘度变化不大,较少出现流釉现象。
洪武釉里红的釉具明代青花器的特点,釉质肥厚滋润,釉色发青白。釉层有两种,一种肥厚莹亮如堆脂,乳白色,有冰裂状或长条状开片;另一种则肥润致密,釉表有极细微的橘皮纹,白中含青或青灰。普遍见缩釉点或缩釉线,露胎处见窑红。玉壶春瓶、执壶及口径20厘米左右的大碗底部施釉,但底部釉的光泽感不强,与器身玻璃化程度较高的釉面色调不同,为白浆釉,薄处微泛黄,厚处呈乳白或青色。器身往往有开片,尤其是火力不足时,有类似浆胎的现象。釉里红呈色红艳的多为釉色乳白,呈色灰暗的多为釉色趋灰。
洪武釉里红的足部变化明显,带足器物的足已不再是元代的斜削特点,而是平削,器底微微下塌。釉里红呈色多样,多数呈较淡或偏灰的色泽,有的器物有正红现象,有的呈暗黑色。其中,艳红色呈色纯正浓艳,线条外缘大多有晕散,有些甚至整个釉面都呈浅红色。赭红色色厚重,剖面用高倍放大镜观察,釉里红处于白釉层中间,即胎上有一层白釉,其上是釉里红,釉里红上又有一层白釉。灰红色釉里红彩较薄。灰黑色呈色以灰黑为主,微见红意,称釉里灰或釉里黑。有些呈色黑灰的可见明显的铁褐斑,这是含较多铁质之故。
南京明故宫和凤阳皇陵的釉里红建筑构件的呈色多样,如赭红色(局部有绿苔点)、酱红色(有晕散)、赭褐色(有绿苔点和晕散)、黄褐色、黑褐色等,呈色极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