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质理论特质理论(Trait Theories)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3:3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7 04:10
特质理论(Trait Theories)作为人格理论的一种,与类型论相对立,致力于研究人格的内在稳定特质。特质是指个体在不同环境背景下展现出的相对持久、一致且稳定的思维、情感与动作特点,这些特质构成了个体人格的独特性。特质的形成可能源于遗传或后天经验。特质论者通过描述个体差异和综合个体变量,将人格解释为一系列稳定特质的集合。在判定人的行为时,特质理论强调了个体行为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环境压力、作用及内在心理因素可能影响特质的显现。
G.W.奥尔波特是特质理论的先驱,他在《人格模式和发展》中提出,特质是人格结构的核心,是行为模式的倾向系统,与相同刺激和相同反应相关联。特质理论认为,任何情境下,当个体对刺激具有同等意义时,就会激发特定的行为倾向。特质理论将人格解释为一系列稳定的特质,这一观点在传统非心理动力学的人格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促进了相关研究和测量方法的发展。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强调特质是个体众多行为中最稳定的部分。在描述个体行为时,特质理论通过行为的频率、情境和强度三个标准来评估。他将特质分为个体特质和共同特质,前者指的是特定个体独有的特质,而共同特质则是广泛存在于多人身上的特质。这种区分基于个体特质精确反映人格特性,共同特质反映了个体所属群体的特征。通过大量研究,奥尔波特规定了个体特质的强弱分类,进一步将特质区分为首要特质、重要特质和次要特质,这些特质反映了个体动力倾向的差异。
1966年,奥尔波特在《再论特质》中重新强调特质理论的重要性,并指出特质是防止或激发特定行为反应的倾向,这一观点在复杂的心理动力结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他承认,特质理论在处理社会因素和情境因素时需要更加全面,特质理论必须将内在系统(特质)与外在系统(环境)结合起来,以形成完善的理论框架。
R.B.卡特尔对特质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提出了人格特质的“语言人格球体”或“语言人格范围”,认为所有人格特质都可以从语言中提取。卡特尔区分了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前者是一组相关的人格特征,而根源特质则决定了基本的倾向水平,这些特质可以是先天或后天的。卡特尔引入因素分析方法,将人格特质缩小到几个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这成为预测行为的理论基础。
H.J.艾森克的特质理论将重点放在类型上,而非特质本身。他提出了内倾-外倾、神经质-稳定性、精神质三种类型,这与卡特尔的特质理论形成互补。艾森克的类型理论关注人格特质之间的关联,为类型理论与特质理论提供了逻辑上的联系。
最后,R.斯塔格纳的论文强调特质理论的重要性,主张将特质视为心理学中的必要度量,将其视为认知-情感的深层结构,既可转化为行为倾向,也能预测行为模式。然而,关于特质理论的批评集中在特质的概括化程度、因果关系解释的循环论证以及对环境作用的忽视等方面,但这些批评被特质理论家通过理论发展和研究证据逐步回应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