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棣华生平经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1:18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9分钟前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枪声惊醒了沉睡的中国,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日本的侵略。在印度国大党领袖尼赫鲁应朱德总司令的请求下,印度决定派医疗队援助中国,这得到了广泛支持,报名人数高达700多位医生。


1938年6月29日,孟买居民为这一天命名为“中国日”。柯棣华在这天申请加入了由爱德华、巴苏华等五位医生组成的医疗队,踏上赴华之路。医疗队于9月17日抵达广州,受到热烈欢迎,宋庆龄主席亲自迎接。随后,他们辗转至汉口,被编为第15救护队,在汉口、宜昌和重庆等地展开工作。


在重庆,医疗队员们为了表明与中国人民的紧密联系,谭云山为他们取了中国名字,柯棣华的名字自此改为“柯棣华”。医疗队希望能到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多次向宋庆龄、周恩来和董必武提出请求。1939年1月,得知父亲去世,柯棣华选择留下,坚持完成在华工作一年的承诺。


1939年11月,柯棣华与医疗队成员在战火中穿梭,深入抗日根据地,与军民同甘共苦,施行手术救治无数伤病员。在百团大战中,他全力投入阵地救护,甚至连续三天三夜未眠。战后,巴苏华返回延安,而柯棣华继续在白求恩学校和医院工作,成为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首任院长。


1941年,柯棣华与郭庆兰结婚,并有了孩子。孩子取名“柯印华”,象征着中印友谊。柯棣华在194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虽然在12月因病去世,但他对反法西斯斗争的献身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他的名字,和他的工作,都成为了他精神的象征。


扩展资料

柯棣华,印度人,著名医生,国际主义战士。1910年出生于印度孟买,1938年随同印度援华医疗队到中国协助抗日,先后在延安和华北抗日根据地服务,任八路军医院外科主治医生、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一任院长。1942年12月9日凌晨,柯棣华因癫痫病发作在河北唐县逝世,年仅32岁。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