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烦恼就成佛 ---这是真的吗??它出自哪部经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3:09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19:43
我放下了这三种烦恼?这是不可能的。您对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的概念没有搞清楚,把这个想的太简单了。如果您放下见思惑就没有“我”感觉了,甚至连个“空”都不存在,在《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中讲道:“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一般会有大爆炸发生,感觉能觉、所觉都破碎掉了,也就是所说的“虚空粉碎、大地平沉、根尘脱落、能所双忘”,这就是禅宗所谓的初关、破本参,这还不是阿罗汉,在小乘是初果、菩萨位是七住位到初地之间。(我为什么说之间呢,因往世修行功德不同,也有一举破两关甚至三关的)。这时悟境还不稳固,需要绵密保任。古人都是本参后入山闭关的。第二步,在保任纯熟以后要起妙用,要利益众生,在度众生的同时磨练自己的习气……这里就不多说了,所谓初关容易重关难,重关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把习气消光。过去赵州和尚说“老僧四十年才打成一片”。这时会大放光明,所以说朗照当头。但这个也不能住,举例如下:
(以下节选自元音老人《恒河大手印》)从前有一个僧人问曹山大师,他说:“朗月当头时如何?”就是有个月亮照头上时是怎么样呢?这功夫已经做到了意中玄了,但还不是体中玄。那么做到体中玄,就是月亮变为太阳,更亮了。但是,在宗下的语句上,只是用月亮来表示,而没有说太阳。这个朗月当头怎么样呢?曹山说:“犹是阶下汉。”你还是在接引室的台阶下面,非但没有升堂入室,还在接引室下面,就是说你功夫还差得远,但这僧人也是个汉子,不放过曹山,就说:“师父,请接引上阶”。就是说请你助一臂之力,把我拉上来,接引我登堂入室!曹山说:“月落时相见。”等你头上月亮落掉了、没有了,再和你见面。这功夫做到最后的时候,浑化相忘,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是不是断灭空?我们上面说无味当中有至味在!他并不是光明没有了,而是不知不觉了,不见了,不执着它了,浑化相忘,毫无痕迹了。
那么末后呢?唉!更是不能言讲了,至此难于开口措词,世尊见文殊、迦叶白椎竟便下座,古来诸禅大德至此便拂衣归方丈。因为这时候你那朗照的太阳光也没有了。 ……
另外佛法说的空是妙有真空,不是什么也没有。不过您的根器是非常好的。您目前的状态已经快到初关的门口了。您应该更进一步,把“我”"世界"“空”统统放下,连放下也放下,就有可能破初关。您应该看看达照法师的“悟道路上的十种歧途”一文,上面把类似开悟的十种情况都说了,您这个只是其中的一种。但这仅仅是破初关!尚未了脱生死,更别谈成佛。您根器很好,(但不能骄傲产生我慢),因为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恢复本来没有什么可骄傲的。推荐您看一下元音老人的书,上面把禅宗开悟证道的过程讲的很细。另外他的师父王骧陆居士的书也是必看的,还有元音老人的弟子达照法师我也推荐您好好看看,尤其是《真正大圆满——净土法门》一文,讲出了净土的真实义。至于修行的果位、过程以及出现的种种偏差,一定要认真研究《楞严经》。这几年看到的狂禅、误入歧途的太多了,一定要看楞严经!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19:37
如何有人对色认识不正确 对受 想 行 识认识不正确 那么他就会被 色 受 想 行 识所迷 进一步产生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 轮回迷茫其中。
如果有人眼睛瞎了 他跟你们说 我看见红色的花朵了 你们相信吗 你的情况跟他一样的 你说你放下三种烦恼,这可能吗,真正放下的人根本就没有放不放下这回事 只有没有真正放下的人 才说自己是放下的 而且你一点境界都没有 也不明白佛说的意思 跟随语言文字思考 这样修行很难
在佛教当中 佛说的一个字 有一种意思 也有两种三种 千种万种意思 而语言一般一个字只能表达一个意思 所以随语言文字理解 就会产生种种不实的见解 根本而言 语言文字只是一种工具 不俱有根本的义理。也没有阿罗汉 佛 众生 这些都是方便表达的名词,你认为有这些东西吗,它只是你的一种想象一种认知观念。还是依烦恼 习气所生的知见。。。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19:40
经虽然这样说是对的。你也要用功依佛法修行而证入这个境界才行啊!呵呵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19:39
呵呵,一切众生本来面目皆佛,但因分别,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我们需要找回最初的自己.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19:37
我放下了这三种烦恼现在看什么都跟虚空的一样,无边无际
--------您现在说放下了,过几天甚至是过一会外境一转,又被转了。
放下并不简单,很多时候只是理上的认知和一时的飘渺感觉而已,
若想遇事起佛法之用,还需长久熏染串习。
----
个人推荐:
1,阿含经 故事集
2,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几个特点’
3,菩提道次第广论,或,菩提道次第科颂
前面个是白话文,百度能搜索到,一篇篇很短,但是非常深入浅出;
第2个是很重要的一个,建立佛教的一种正信观念,也是白话文,不太长;
第3个就是一个属于完整的系统的内容,后一个稍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