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7:2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分钟前
人体的运作相当精细与巧妙,我们可以看到东西、听到声音、闻到 气味、尝到味道、感到抚触,是因为我们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皮肤感觉等感官功能,让我们可以跟外界接触与互动。除了上述所提到的感觉功能外,人体有一种非常重要却令人不悦的感觉——痛觉。
肌能系贴扎如何减轻疼痛? ©mds-protect 我们如何感觉到疼痛?
疼痛 是因真正或潜在的身体组织损伤所引起之不舒服的知觉和心理感觉,它 是主观的感受。因为无法用客观数据来量化,所以大多只能根据病患描 述的强度、种类,以及持续时间来判断其严重性。疼痛的觉察是一连串 复杂而精密的神经系统运作。有害而危险的 *** 会被人体感觉接受器接 收,将 *** 转换成电讯号,透过神经纤维传递到脊髓再进入到大脑,大 脑会进行分析、区别与判断,并决定需要采取的反应,将讯息以相反方 向往外传送到肌肉或其他器官,进而产生行动或是生理反应。对人体来 说,痛觉就像警报器,是种保护机制,当我们感受到疼痛时,即预期人 体遭受到有害 *** ,我们便会避免有害 *** 持续伤害人体。
疼痛的种类与成因可以简单地用下列两种方式来分类:
分类一
伤害 *** 性疼痛 (Nociceptive): 大多数疼痛属于此类,它是人体组织如皮肤、肌肉、关节、肌 腱、骨头或内脏器官受到伤害而产生的正常反应。又可以分为躯体性(Somatic)与内脏性疼痛(Visceral),前者主要来自肌肉骨骼(关节疼痛、肌筋膜疼痛)与皮肤,疼痛通常容易定位。后者主要来自内脏器官与平滑肌,疼痛通常会转移。
神经源性疼痛 (Neuropathic): 由于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所产生的疼痛,可能来自周边神经、脊髓神经与脑部的伤害,因此症状表现差异性大,从麻木感或过度敏感皆有可能,疼痛性质则多为麻痛、烧灼感、针刺感等。例如糖尿病神经病变、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脊髓损伤、脑中风后中枢神经痛、幻肢痛等都属于此类。
发炎疼痛 (Inflammatory): 是指由于发炎组织释放出多种传导物质,使伤害感觉受器疼痛路径活化与敏感化所产生的疼痛,发炎疼痛包括盲肠炎、类风湿关节炎等。
分类二
急性疼痛 :一般伴随疾病、伤害或手术产生,可以明确知道造成疼痛的原因,且持续时间较短,可于一段可预期的时间之后消失。将其做为疾病或组织伤害的指标具有警示作用,可用来保护身体。
慢性疼痛 : 一般没有明确造成疼痛的原因,通常持续时间超过三个月,疼痛程度不一致,可能反复间歇性或持续性发作。可能是身体对于疾病的预警,通常只能控制无法治愈。
疼痛的理论
疼痛是每个人一定有过的经历,更是所有医疗人员从患者身上常常 接收到的讯息,如何减轻甚至消除疼痛,成为最重要也最被关心的课题。传统的止痛理论,如门阀理论(Gate Control Theory)认为,脊髓后角胶质层细胞与T细胞扮演控制疼痛门阀的角色,利用 *** 或振动,可使Aβ纤维兴奋并传递讯号,让传递疼痛的门阀关闭,使传导速 度比较慢的C纤维传递痛觉讯息受到阻隔,痛觉无法向上传到大脑,疼痛感因此减轻。常见的伤害 *** 性疼痛,特别是肌肉骨骼相关的疼痛,常利用门阀理论的概念来处理。当疼痛发生时,可以使用 *** 轻 抚或是振动来减轻痛觉的感受,物理治疗所使用的经皮神经电 *** 的止痛理论基础也是根据门阀理论概念开发出来的。
在门阀理论提出之后,有学者提出另一个疼痛理论,称之为神经矩 阵理论(Neuromatrix Theory),有别于传统门阀理论强调脊髓与大脑 之间神经传导的机制,神经矩阵理论的核心概念指出:大脑是负责与疼痛有关的神经冲动之过滤、选择及调节的主要系统。学者认为,疼痛并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与认知、感觉区辨、情感情绪有所关联。也就是说,疼痛感受是大脑接收到认知、感觉与情感三层面讯息输入的交互影响,经过整合后产生反应输出。因此,人体对疼痛的解读与反应有所不同,疼痛的感受未必跟 *** 的强度成比例,个人主观感受、负面情绪、心理压力等心理因素都有可能造成疼痛感受的加剧。
从早先发展的门阀理论到较新的神经矩阵理论,我们可以了解到,透过特定感觉的输入,可以进一步改变人体对于疼痛的感受。
肌能系贴扎如何减轻疼痛?
不同于我们熟悉的药物是以化学性作用来改善疼痛,贴扎是以物理 性的力学作用来影响人体,达到减轻疼痛的效果。贴布以不同的张力贴 扎在人体,可提供各类神经受器不同的感觉 *** ,达到减轻疼痛 的目的。例如:自然张力的贴扎提供表皮层及真皮层的触觉及压觉等不 同的感觉 *** 输入;中度张力及特定方向的贴扎可以 *** 肌肉的高尔基 氏体,调节肌肉的收缩作用;极大张力的贴扎则是可保护弹性相对较不 足的韧带与肌腱被过度的拉扯,并提供本体觉 *** 来稳定关节。
换句话说,当我们了解疼痛的起因是什么,且运用正确的方式贴扎在目标组织上时,便可以借由贴扎与身体组织之间发生的力学作用来改善疼痛。举例来说,当疼痛是因急性发炎而产生的,自然张力的贴布能促进 循环代谢以减轻疼痛;若是因慢性发炎而引起的疼痛,可以借由自然张力的贴扎减轻皮肤内神经受器的压力,调节传导到脑部的神经讯息,另外借由较大张力的贴扎方式可以影响较深层的组织以间接处理疼痛。若疼痛是因筋膜肌肉过度拉扯,或是过度紧绷所引起的,可以运用中度张力与特定方向的贴扎来引导筋膜肌肉,让身体产生预期的活动,或运用极大张力的贴扎维持关节之间良好的相对位置,让人体姿势或动作趋向避免伤害且正常化的模式。
如何使肌能系贴扎发挥最佳作用?
执行贴扎前、中、后若能留意以下几件事,可以让贴扎作用发挥到最大喔!
1. 使用肌能系贴布前应先清洁皮肤,可以用水清洁或用酒精消毒,确认皮肤干净无水分后再进行贴扎,能减少皮肤过敏的发生,也有助于贴布对皮肤的附着性。
2.将肌能系贴布两端的直角修剪成圆角,有助于延长贴布停留在皮肤的时间,避免因为摩擦而掀起。
3.肌能系贴布上的胶属感温胶,贴扎后用掌心摩擦或按压贴布,能帮助胶的黏着性更好。
4.如要进行剧烈运动,例如游泳、球赛,建议至少于运动前三十分钟 完成贴扎,以让贴布在身上的适应性及黏着性稳定。
5.撕除贴布时,从较靠近躯干的一端开始往远端肢体的方向将贴布撕除。可以一手抓握贴布一端,另一手轻压皮肤或按压在贴布上移除贴布。
6. 贴扎后若感到任何不适,或是皮肤有搔痒的感觉,须立即用正确方式撕除贴布。
7. 贴布的固定端与末端不拉张力,张力主要施予在目标区域。
8.若一条贴布必须重叠贴在另一条贴布上,上层的贴布会较容易脱落,因此进行贴扎时,应尽可能让贴布固定端及末端直接黏着于皮肤上。
9.贴扎时应尽可能伸展贴扎区域的局部皮肤,贴布与皮肤愈密合,贴扎效果愈佳!
10.贴在身上的贴布若因洗澡、游泳或是淋雨而浸湿,可使用干毛巾或纸巾按压吸干水分,不可以使用吹风机的热风吹乾,避免造成皮肤烫伤。
11.怀孕或是特殊疾病患者,例如心脏病、糖尿病、肾脏疾病、呼吸系 统问题等,如有贴扎的需求,必须先征询医师建议。
12. 皮肤有开放性伤口、蜂窝性组织炎等感染现象,勿进行贴扎。
书籍资讯
◎ 图文摘自脸谱出版社,侯雅娟、洪千婷 著作。
本书特色
对症舒缓,轻松应付30种「你一定遇过」的日常不适
提前预防,根据生活情境量身设计预防性贴扎
调整姿势,辅助维持健康良好的体态
全彩图解,初学者也能轻松上手
安全有效,医师与物治师专业解说,无药免手术
落枕、闪到腰、胀气、便秘、吃萝卜干、骨盆前/后倾……,面对日常的小病小痛,你通常都怎么解决?是放任不管?还是拿罐药膏涂一涂就了事?其实你可以从现在就开始学习肌能系贴扎,从此摆脱难忍的疼痛!不论是因长期累积,或是突然发生的意外,日常的病痛都大大影响我们的生活品质。由日本加濑建造博士发明的肌能系贴扎利用皮肤与贴布之间的交互作用,带动皮下筋膜移动、促进循环代谢,因此不用药物就可以安全地达到放松肌肉或促进肌肉收缩、缓解疼痛、稳定关节等效果,进而解决日常病痛的困扰。例如,当腹部胀气时,将贴布以自然张力贴上,可以提供皮肤触觉与压觉,减轻腹胀感;脚踝扭伤时,贴上贴布可调节肌肉收缩与减轻局部压力来稳定受伤的脚踝;另外,如退化性膝关节炎等不稳定的关节也可用贴布来支持保护。
本书由复健科主治医师与物理治疗师集结十多年的临床经验撰写而成,收录了30多种可解决现代人常见疼痛与不适的贴扎,与20个改善、调整身形与预防伤害的预防性贴扎法,不但能让你重拾无疼痛的健康生活,更能进一步在伤害发生之前事先预防与自我保护,是每个努力为生活奔波忙碌的你/你一定要拥有的疼痛自救指南。现在就请快打开本书,一起来体验肌能系贴扎的神奇之处吧!
• 更多脸谱《肌能系贴扎2日常生活与工作的酸痛一贴见效!》一书资讯请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