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02:3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02:13
跳丧舞,亦称萨尔嗬,是土家族独特的一种古老丧葬仪式舞蹈,主要盛行于清江流域的土家族地区,与摆手舞的流行区域相对应,因此有“南摆手北跳丧”之说。这种舞蹈历史悠久,源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歌丧”。在隋唐时期,土家族先民在父母初丧后,击鼓以表达哀伤,其歌声高亢,众人随之起舞。至今,土家族老人去世后,邻里乡亲都会前来跳丧。
鄂西土家族的跳丧舞在不同地域间有着不同的鼓点与舞蹈动作。其形式包括“待尸”、“摇丧”、“哭丧”、“穿丧”、“践丧”、“退丧”等;舞蹈动作则有“凤凰闪翅”、“燕儿含泥”、“猛虎下山”、“犀牛望月”、“牛擦痒”等。巴东跳丧舞中,“四大步”的动作最为独特,舞者双膝不断上下颤动,胯部左右摆动幅度大,上肢随胯部摆动自然在胸前晃动,展现了土家舞蹈的曲线美。建始的跳丧舞腿部动作多为八字步前进,每行一步都用脚紧紧抓地,显得稳固有力。
动作皆为模仿飞禽走兽,主要特点是舞者全身不断上下颤动,胯部左右摆动幅度大,上肢随胯部摆动自然在胸前晃动,具有粗犷美。在摆臂、下沉、扣胸、圆肩、脚内侧交替移动等方面,跳丧舞与巴渝舞有所不同。《隋书》曾记载跳丧舞的壮观场面,描述了置尸馆舍,邻里少年持弓箭绕尸唱歌,以箭扣弓为节击鼓悼念,歌声高亢,众人起舞。
如今,跳丧舞已逐渐从丧葬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极具观赏性的土家族群众性舞蹈。它不仅是土家人民自己创造的艺术财富,也是土家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侧面展示了土家民族的风情习俗。跳丧舞形式多样,是土家民俗文化的瑰宝。
跳丧舞源远流长,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歌丧”。《后汉书》曾提及它起源于巴渝舞。当年,巴人在面对强敌殷人70万大军时,通过大跳“巴渝舞”来驱鬼避邪,同时也鼓舞士气。巴渝舞在当时确实起到了巨大作用,武王因此下令将其列为宫廷舞。后来,巴渝舞逐渐演化为土家族的祭祀舞,刘向的《世本》、郦道元的《水经注》、唐人的《晋书》、杜佑的《通典》、樊绰的《蛮书》都有记载。
在隋唐时期,土家族先民就有“其父母初丧,击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的习俗。《后汉书》记载,家有亲人去世,乡邻前来吊唁,至夜不去,被称为“伴亡”。在柩旁击鼓,唱俚歌哀词,这种祭祀歌舞在古代巴人后裔土家族的聚居区世代相传,延续至今。每当土家族老人去世,村民们便会闻讯而至,通宵达旦参与跳丧,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
跳丧舞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四大步”、“待尸”、“么连嗬”、“摇丧”、“打丧”、“哭丧”等20多种类型。按模拟形象动作分,有“凤凰展翅”、“犀牛望月”、“猛虎下山”、“虎抱头”、“牛擦痒”、“猴子爬岩”、“狗吃月”、“狗撒尿”、“燕儿衔泥”、“古树盘根”、“幺姑筛箩”、“耍五巾”、“风夹雪”、“滚身子”等。在跳丧时,锣鼓齐鸣,鞭炮声声,一人击鼓领唱,跳者围棺接歌而起,舞者二至四人,但女性不能参与。击鼓者领唱,对舞者和唱,多为高腔俚调,边唱边舞。鼓声响起,或高歌狂舞,或轻歌曼舞。舞者头、肩、腰、臂、腿、脚尖、脚跟齐动作,跳着变化多姿的舞步。有时,掌鼓击锣二人坐唱,其余人唱和,名为“坐丧歌”;有时,掌鼓击锣二人坐唱,另二人边跳边唱,名为“跳丧鼓”;有时,四人围棺转圈,边跳边唱,名为“转丧鼓”。跳丧舞不仅展现了土家族人民的哀思之情,也体现了其独特的舞蹈艺术与文化传承。
跳丧舞又称“跳丧鼓”,土家语叫“撒尔嗬”,是巴人后裔土家族特有的一种古老的丧葬仪式舞蹈,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主要流行于清江流域的土家族地区,与摆手舞的流行地域相对应,故有“南摆手北跳丧”之说。跳丧舞是以讲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传说故事为主要内容。开场时先由一人提锣绕棺边敲边唱,其后掌鼓师和众舞者便以“相合之声”加衬词衬句,歌子曲调宽广、音域奔放、节奏明快,极似古巴渝民歌。跳丧舞有双人、三人、群舞三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