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养老模式不断完善,但受传统价值取向的影响,居家养老依然是当前老年人选择的主要养老形式之一。因此,家庭环境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尤为重要。例如,关于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研究显示,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非空巢老人,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空巢家庭情境的影响。
隔代抚养、失独、啃老:
三种新兴家庭情境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一些新兴家庭情境的出现给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是隔代抚养情境。国外研究显示,隔代抚养对于老年人的消极影响较为明显。相比而言,国内研究者对该群体的关注较少。在已有研究中,有学者基于访谈而进行的研究显示,老年人在隔代抚养关系中的心理状态各不相同,既有积极的心理状态,也有消极的心理状态,还包括矛盾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的差异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关系是关键因素。
国外研究认为隔代抚养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不利,而国内研究则认为,隔代抚养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这种差异可能源于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差异,西方的家庭讲求独立性,老人对于成年子女和孙辈并无法定或伦理上的抚养责任。而在中国,家族取向是中国人社会取向的主要内涵之一。子女在抚养下一代上对于老年父母的依赖,能使老人感受到存在的价值,这也是他们拥有积极心态的重要方面。
但部分老年人在隔代抚养关系中依然存在消极心态。社会和家庭都应给予更多的关注。有学者指出,政府和社会给予的经济帮扶、疾病诊疗、心理咨询等对于隔代抚养关系中的老年人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此外,构建积极的家庭关系也是帮助隔代抚养关系中的老年群体建立积极心态的重要途径。
二是失独情境。“失独”对于老年群体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对该老年群体心理上的打击,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社会支持度偏低、严重的更年期综合征等,甚至出现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在内的严重精神创伤。
此外,失独家庭的家庭功能受损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方面,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失独家庭的核心功能受损,子女的去世导致家庭对于子女的抚育功能无法实现;“失独”导致家庭经济功能受损,或因为缺少了子女收入的来源,或因为子女去世而负债累累,或老人因为精神创伤而无法继续工作。另一方面,当失独家庭的父母失去他们唯一的孩子时,他们作为父母的角色就遭遇到了矛盾和障碍,甚至会因子女的去世而产生自责情绪。此外,“失独”通常还会导致失独家庭的老年人社会交往缺失,最终导致该群体其他社会角色出现失调。
三是啃老情境。国内有的研究与西方研究结论一致,即认为“啃老”对于“被啃”的老年人而言,无论在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有不利的影响。但也有研究发现,“啃老”对于中国老年人的消极影响似乎并不明显,一些老年人甚至心甘情愿地被子女“啃”。与西方的家庭讲求独立性,老人对于成年子女没有法定或伦理上的抚养责任不同,中国社会关注家族和家庭,即使子女已成年,父母也将其视为家庭的成员,从而愿意给予帮助。此外,子女在生活上对于父母的依赖,能使得老人感受到存在的价值,这也印证了老年人存在的价值感和尊严是他们积极心态的重要内容。
“啃老”对于老年人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今后生活的担忧,当子女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时,无疑会给老年人造成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负担。二是对子女今后生活的担忧,就像一项访谈研究中一名母亲反复念叨的那样,“到时候我老了,做不动了,他还这个样子,怎么办哦”。
近年来,我国养老模式不断完善,但受传统价值取向的影响,居家养老依然是当前老年人选择的主要养老形式之一。因此,家庭环境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尤为重要。例如,关于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研究显示,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非空巢老人,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空巢家庭情境的影响。
隔代抚养、失独、啃老:
三种新兴家庭情境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一些新兴家庭情境的出现给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是隔代抚养情境。国外研究显示,隔代抚养对于老年人的消极影响较为明显。相比而言,国内研究者对该群体的关注较少。在已有研究中,有学者基于访谈而进行的研究显示,老年人在隔代抚养关系中的心理状态各不相同,既有积极的心理状态,也有消极的心理状态,还包括矛盾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的差异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关系是关键因素。
国外研究认为隔代抚养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不利,而国内研究则认为,隔代抚养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这种差异可能源于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差异,西方的家庭讲求独立性,老人对于成年子女和孙辈并无法定或伦理上的抚养责任。而在中国,家族取向是中国人社会取向的主要内涵之一。子女在抚养下一代上对于老年父母的依赖,能使老人感受到存在的价值,这也是他们拥有积极心态的重要方面。
但部分老年人在隔代抚养关系中依然存在消极心态。社会和家庭都应给予更多的关注。有学者指出,政府和社会给予的经济帮扶、疾病诊疗、心理咨询等对于隔代抚养关系中的老年人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此外,构建积极的家庭关系也是帮助隔代抚养关系中的老年群体建立积极心态的重要途径。
二是失独情境。“失独”对于老年群体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对该老年群体心理上的打击,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社会支持度偏低、严重的更年期综合征等,甚至出现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在内的严重精神创伤。
此外,失独家庭的家庭功能受损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方面,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失独家庭的核心功能受损,子女的去世导致家庭对于子女的抚育功能无法实现;“失独”导致家庭经济功能受损,或因为缺少了子女收入的来源,或因为子女去世而负债累累,或老人因为精神创伤而无法继续工作。另一方面,当失独家庭的父母失去他们唯一的孩子时,他们作为父母的角色就遭遇到了矛盾和障碍,甚至会因子女的去世而产生自责情绪。此外,“失独”通常还会导致失独家庭的老年人社会交往缺失,最终导致该群体其他社会角色出现失调。
三是啃老情境。国内有的研究与西方研究结论一致,即认为“啃老”对于“被啃”的老年人而言,无论在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有不利的影响。但也有研究发现,“啃老”对于中国老年人的消极影响似乎并不明显,一些老年人甚至心甘情愿地被子女“啃”。与西方的家庭讲求独立性,老人对于成年子女没有法定或伦理上的抚养责任不同,中国社会关注家族和家庭,即使子女已成年,父母也将其视为家庭的成员,从而愿意给予帮助。此外,子女在生活上对于父母的依赖,能使得老人感受到存在的价值,这也印证了老年人存在的价值感和尊严是他们积极心态的重要内容。
“啃老”对于老年人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今后生活的担忧,当子女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时,无疑会给老年人造成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负担。二是对子女今后生活的担忧,就像一项访谈研究中一名母亲反复念叨的那样,“到时候我老了,做不动了,他还这个样子,怎么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