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老龄化问题,我们要建立一种“后天观”:为了抵达明天,必须远望后天,否则明天只是又一个今天。
据辽宁省老龄办近日公布的《辽宁省2017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末,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2.65%。这意味着,辽宁已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其实,不只是辽宁省,国内很多地方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老龄化困境。如何应对老龄化,成了当今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但围绕这一问题,很多人的观念还停留在昨天。历史证明,能否用明天乃至后天的观念来看今天的问题,才是找到答案的关键。
那么,老龄化的昨天、今天、明天、后天指的是什么呢?我觉得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那就是老年(old age)、老龄(aging)、全龄(all age)、超龄(surpass the age)。
老年和老龄意义大不同
首先,就老年而言,维基百科对其定义是,“老年,一般指生物的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即中年到死亡的这么一段时间”。这个定义很有普遍性,即以生命周期来界定老年。
可以看出,老年一词不仅界定标准模糊,并且非常主观。它泛指的是生物从出现衰弱特征后到死亡前的一个阶段。
那么何谓老龄呢?老龄,其实是一个外来词。1956年,联合国发布《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认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1982年维也纳第一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确定“老龄”是指60岁以上的人。
老年、老龄,虽只一字之差,但意义大有不同。老年按照生命周期划分,老龄按年龄划分。老年界定标准模糊,老龄界定标准清楚。老年一词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老龄一词更强调客观性。老年将人指向人生的最后阶段,而老龄只是将人指向人生的一个必经阶段。
更重要的是,与以往的老年群体相比,今天的老龄群体更健康、更有活力。他们要面对的是20-3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社会生活问题。他们有能力,也不应被排除在社会主体之外。随着人数的增多、群体的扩大,老龄群体正成为社会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全社会今天和未来所要应对的老龄化,已不再是一个单独的“养老”问题。
正因为此,重新认识和界定养老、老龄化、老龄社会也就成了当务之急。很多人提出,伴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以60岁为老龄的定义应该发生变化。日本2014年一项“你认为从多少岁算老龄”的调查中,近90%的人认为是“70岁以上”或“不能用年龄来判断”。
用“后天观”看待老龄化
人的寿命到底有多少?2016年,英国期刊《Nature》一篇文章称,人类寿命的自然限制约为115岁,最长寿的年龄可能是125岁,未来超过125岁的长寿老人出现概率低于万分之一。而美国《科学》期刊今年的一篇文章认为,人类寿命没有固定极限,超过105岁,人的死亡率将不会上升。
既然人的寿命没有上限,那么老龄化的问题就不会停止。必须看到,平均年龄的增加,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今天,60岁是老龄,下一步可能70岁才是老龄;直到明天,我们将摒弃所谓低龄、老龄,将所有年龄的人群整合而非隔离起来;再到后天,我们不再以年龄为任何标准。这就是我想说的“全龄”和“超龄”。
进入“全龄”,社会将重新认识各年龄人群的价值,不再有低龄、老龄之分。人在不同的年龄,会有不同的社会参与方式,产生不同的社会价值。小到购买手机,不会有所谓“儿童手机”或“老人手机”;中到买房装修,不用选择什么适小化或适老化改造;大到市政建设,不用考虑哪些设计是不是适合老龄群体。各种标准只有一个——适合所有年龄的人。社会要照顾的不是老龄群体,而是所有有需要的人。社会要发展,依靠的是所有年龄人群的集体贡献。
而进入“超龄”,社会将发生全新的变化,人们以新的标准重新聚合起来,可能是兴趣,可能是思维方式等。
到了那一天,我们再回头看今天的老龄化问题,会发现原来一切都是那么简单,那么顺其自然。因此,认识老龄化问题,我们要建立一种“后天观”:为了抵达明天,必须远望后天,否则明天只是又一个今天。从今天到明天很难,从后天到明天较易。因此,要应对老龄化,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起全新的“后天观”。(李佳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