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文章列表1
资讯文章列表5
网站首页
老年资讯
老年风采
老年养生
老年旅游
老人文苑
老有所学
老有所养
老有所乐
老有所为
老龄产业
老年文化
老年大学
至爱老年
中华孝道
智慧养老
医养结合
养老新政
养老机构
国内养老
养老服务
养老金融
当前位置:
首页
> 个性化锻炼方式与精神健康关联性揭示
个性化锻炼方式与精神健康关联性揭示
来源:无忧晚年-老年人第一门户
2024-11-15
科技日报讯 (记者吴纯新 通讯员高翔 左盈)你知道最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是什么吗?锻炼和精神健康之间又有哪些关联?1月8日,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该校研究团队揭示了不同锻炼方式与精神健康的关联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性。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通讯医学》发表。
过去10年,全球范围内精神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增加了13%。在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精神不佳的风险在所有年龄段人群中最高。
锻炼有助于促进精神健康,减轻抑郁、焦虑,改善情绪状态。然而,不同的锻炼方式在不同人群中产生的效果可能存在差异。
研究团队经过长期探索,具体分析了锻炼的频率、时长、类型和强度与不同性别、年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人群精神健康的关联,并进一步量化了运动量与精神健康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对于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从不喝酒、抽烟的人群来说,游泳或使用健身器材这类锻炼方式与精神健康的相关性更强。其中,对于老年人而言,每周至少6次55分钟中等强度的健身器材锻炼最为有益。
此外,和没有慢性病的群体相比,运动量越大、精神不佳的风险越低这一关联性,在慢性病患者中更显著。在运动量相同的情况下,保持不抽烟、不喝酒等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精神不佳的风险比抽烟、喝酒的人群更低一些。
该研究可基于工作场所、学校、社区和家庭等各种环境,为不同性别、年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的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锻炼策略,帮助人们提升精神健康水平。
上一篇文章
新型候选药物分子有望对抗超级细菌
下一篇文章
要大力推进血液领域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