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技术应对变异病毒逃逸
来源:无忧晚年 2024-11-15
气候和环境变化会影响病原体的分布和传播,新病原体的跨种传播时有发生……在日前召开的第一届中国病原学发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表示,面对新病原体和突变株的不断出现及大部分病原体当前无特异性治疗药物和预防疫苗的现状,应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融合。
“全球持续面临新发传染病威胁,世界卫生组织每年都会公布一份优先研究名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沈洪兵指出,加强病原学领域的创新研究十分重要,世界卫生组织启动的新版全球健康危机研究和创新计划以重点病原为突破口,持续关注针对病毒家族的通用应对技术开发。
新发传染病还会发生吗?下一次如何把它的传播消灭于萌芽状态?如何推进病原学领域的创新与探索以有效应对新发传染病?针对上述问题,多位院士专家在会上给出应对策略。
像天气预报那样预测新病原体
“在疫情发生前开展研究,依靠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阻止、减缓或者预防重大新发传染病疫情发生,是病原学领域一直努力的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建国介绍,病原学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在病原体引起人类疫情前,就对其进行发现、鉴定和研究。
据介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于2012年—2017年资助的“动物源性病原体及其对人类致病性”重大项目支持下,我国微生物学家已经对多种野生动物、媒介生物等携带的微生物进行了研究,发现大量新病毒。课题形成了“我国可能存在的新发传染病”病原体名录,包括西尼罗病毒、寨卡病毒、冠状病毒、山羊无形体等17种病原体。扎实的基础研究工作有望做到未雨绸缪、主动防疫。
“名单中的病原体在一些地方出现,引发疫情,得到了印证。”徐建国表示,“过去我们没办法预测传染病的发生,如今对自然界的微生物进行调查和公共卫生安全评估,可提高传染病疫情的预测能力,实现像天气预报那样的预判,用于指导应对。”
据介绍,世界卫生组织特别重视未知传染病的应对。一些发达国家也在加强对未知病原体的监测和预警研究。我国在原有流感监测网的基础上也扩大了病毒监测的范围,同步监测多种病毒。沈洪兵表示,监测对病原学的研究意义重大。我国从去年10月开始进行多病原监测,随着秋冬季呼吸道疾病感染高峰的到来,监测对我国的多病原感染情况实现了快速摸底,监测得出的客观数据表明了中国近期没有出现新病原体。
通用型药物和疫苗正在研发
如何有效应对可能到来的下一次“大流行”?王辰指出,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病原体威胁,基于病原体分类学上的科属层级,建立优先布局的病原体清单,开展广谱疫苗、药物和诊断研究,加快储备防治技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昌平实验室主任谢晓亮表示,对新病毒进行识别以及测序并鉴定其对应的关键宿主细胞结合蛋白和宿主受体,相关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此外,通过单B细胞测序从康复患者血浆中鉴定数百种中和抗体的技术,也已经相对成熟。
“当前的关键是如何快速找到广谱中和抗体,也就是不易让多种病毒变异株不断逃逸的中和抗体。”谢晓亮表示,“高通量深度突变扫描技术的发展,提升了我们对病毒变异的预测能力。基于此,可开发出能应对逃逸突变的广谱抗体药物甚至广谱疫苗。”
群体免疫屏障可以看作是人类抵御传染病流行中形成的“防御工事”。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张文宏表示:“国际上倡导的‘大流行’准备方案中有一个‘100天计划’,即面对一个新病原体的突然出现与大流行,在100天内进行快速鉴别鉴定并完成诊断方法的研发,进而成功研制有效疫苗和药物。这就可以成功应对和抵御病毒的传播,最终将其危害控制在低水平。”
针对新冠病毒JN.1变异株,张文宏介绍,新变异株此前在其他国家引发过新冠病毒感染小高峰。根据截至1月底的中国医院监测数据显示,新冠病毒在我国传播量同样出现了一波上升。由于当前的免疫屏障仍有效,此次新冠病毒感染并未造成非常大的临床压力,但新冠病毒变异引发的逃逸现象仍需持续关注。(记者 张佳星)